(溫州醫(yī)科大學 期刊社,浙江 溫州 325035)
·編輯學研究·
開放存取期刊對出版論文的補正處理
——以PLoS ONE為例
魯翠濤,胡臻
(溫州醫(yī)科大學 期刊社,浙江 溫州 325035)
通過PLoS ONE編輯部對一篇出版論文補正處理的實例,介紹國際開放存取學術期刊對出版論文補正處理的原則。PLoS ONE期刊編輯對出版論文補正處理的科學做法和積極態(tài)度對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發(fā)展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補正處理;出版論文;開放存取期刊;學術期刊編輯
從本質上說,期刊是一種科學技術或是文化知識的載體,它在傳承文明、播種知識、輿論宣傳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1]。科技期刊是反映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隨著經(jīng)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我國發(fā)行的期刊已從建國時的257種發(fā)展到至今的近9 000種,其中科學和技術類期刊約5 000種。僅從期刊數(shù)量上看,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科技期刊大國;但從質量上看,我國的科技期刊總體水平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科技期刊總體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還不能稱為科技期刊強國[2]。
學術出版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國家出版業(yè)的水平,鄔書林指出,做好學術出版是我們學術期刊編輯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3]。一篇論文從收稿到出版,最后展現(xiàn)出來的可能并不是盡善盡美。如果后續(xù)有必要對出版論文作一些補充或修改,編輯部該如何處理?目前我國的大多數(shù)科技期刊注重于審稿和出版環(huán)節(jié)與國際期刊接軌,但由于人力和財力的限制,在學術論文出版后的善后處理方面,還未見有相應的研究報道。而評價一個期刊的質量水平,不僅在于其出版的論文質量,也在于期刊整體管理體系的質量建設。
作為國際開放存取學術期刊的典范,美國公共 科學圖書館(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 的代表刊物PLoS ONE,在期刊論文出版后的善后處理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流程,并有專職的機構組織負責。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補正涉及的是除論文科學性或學術不端以外的其他可以進行修正的問題。本文以一則PLoS ONE對出版論文補正處理的實例,介紹國際開放存取學術期刊關于出版論文補正的處理過程、處理態(tài)度以及作者體驗,以期為我國科技期刊提供借鑒。
2013年8月27日,PLoS ONE發(fā)表了筆者參與完成的一篇研究性論文“Evaluation of a novel thermosensitive heparin-poloxamer hydrogel for improving vascular anastomosis quality and safety in a rabbit model”(應用溫敏型肝素-泊洛沙姆凝膠提高兔模型的血管吻合術的質量和安全性的評價)[4]。論文在線版刊出后,論文作者從網(wǎng)站下載,閱讀時發(fā)現(xiàn)此論文尚存在小錯誤,因此提出補正申請。
論文作者以“基金的編號有誤”為由提出第一次補正申請;而后又發(fā)現(xiàn)“出版論文中的圖片顯示有誤”(在線版最終顯示的為底片格式,而不是論文作者原先提供的正片格式),因此提出第二次補正申請。如表1所示。
PLoS ONE最后的補正結果是,在該刊在線版的論文標題欄下方,給出兩次補正的通知和相關補正后的內容的鏈接,同時在PubMed數(shù)據(jù)庫中以單列文獻的形式增加該論文補正的信息。如圖1所示。
表1 PLoS ONE對出版論文兩次補正的處理過程
圖1 在線版的論文信息
通過這次與PLoS ONE期刊針對出版論文的補正進行的接觸,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
2.1 專業(yè)的處理機構和高效的處理系統(tǒng) 如表1所示,PLoS ONE從接收補正請求到在線出版補正通知,第一次補正處理全過程僅歷時3 d(以工作日計算),第二次補正處理全過程歷時10 d。如此高效的處理速度,表明PLoS ONE在期刊論文出版后的善后方面已形成了一條完善的處理系統(tǒng),并由專業(yè)的 處理機構負責。
作為國際開放存取期刊的先行者,PLoS ONE擁有自己的開放存取預印庫平臺和在線出版機構,不需經(jīng)過傳統(tǒng)期刊的委托校印出版等過程,這點對于保證出版論文信息的及時更新起到關鍵作用。
2.2 可溯源的公開處理模式 作為開放存取期刊,PLoS ONE完全可以用補正后的論文替換補正前的論文。但是筆者注意到PLoS ONE在首次回復的信函中特別強調“根據(jù)PLoS的規(guī)定,補正后的論文不能在線替換,是以在線的論文補正方式公布,以保證不同時間段的讀者獲取的論文信息一致”。這樣透明度高的論文補正處理模式,盡管給在線出版帶來了不少的“繁瑣”,但卻保證了前后不同時段下載論文的讀者所獲取的論文內容是一致的,也有利于防范學術不端行為。
此外,筆者注意到PLoS ONE在回復信函中對于所有作者的知情同意權十分重視,不僅專門發(fā)函讓通訊作者轉告所有作者有關補正的請求和處理結果,還同時發(fā)電子郵件給所有該論文有電子郵件登記的作者。這種基于讀者和作者兩方面考慮的可溯源的公開處理模式,有效避免了日后可能產(chǎn)生的法律糾紛。
2.3 積極誠摯的處理態(tài)度 盡管作為稿件最終確認方,作者未在最終確認稿件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修改意見,確實應承擔很大的疏漏責任,但在兩次論文補正處理過程中,PLoS ONE回復信函始終以一種“謙遜自責”的態(tài)度與作者溝通,絲毫沒有懈怠或推托的感覺,使得論文作者在交流過程中體會到了PLoS ONE的積極誠摯的處理態(tài)度,因而增加了對該期刊的尊敬。
開放存取期刊PLoS ONE(eISSN-1932-6203)的出版商是美國的PLoS,PLoS的宗旨是及時出版,使世界上的科學和醫(yī)學文獻成為公共資源。PLoS ONE是基于全球科學同行評審的開放存取期刊[5],其秉承PLoS的宗旨,借助網(wǎng)絡平臺優(yōu)勢,迅速發(fā)展成為目前年發(fā)文量最多的開放存取期刊,每年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在萬篇以上,2012年發(fā)文數(shù)量甚至達到23 406篇,堪稱國際科技期刊中的“航空母艦”[6]。
PLoS ONE作為國際開放存取期刊的成功典范,其論文出版“速度快”是其為廣大研究者所喜愛的一個優(yōu)勢,但也造成了可能存在論文質量瑕疵的隱患。筆者參與完成的這篇發(fā)表在PLoS ONE上的論文經(jīng)歷了兩次補正處理,通過實際接觸,筆者感受到了PLoS ONE在處理已發(fā)表論文的“善后事件”時嚴謹負責的態(tài)度,也體會到開放存取期刊對論文信息及時更新的重要性。
其實,無論開放存取的在線出版期刊,還是傳統(tǒng)的紙質出版期刊,都會在實際工作中碰到出版后的論文因存在除論文科學性或學術不端以外的其他問題,而需要做補正處理這樣的事件。當前,我國的科技期刊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這為出版論文的補正提供了便利。如果是作者發(fā)現(xiàn)刊后論文存在遺漏或缺陷,編輯部宜及時回復,并與作者商量補正措施,在期刊網(wǎng)站或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補正公告,必要時在后續(xù)的紙質刊期上公告。如果是讀者發(fā)現(xiàn)刊后論文存在遺漏或缺陷,編輯部宜認真對待,然后與作者協(xié)商,進行必要的公告,并將處理結果告知讀者。如果刊后論文的缺陷來自期刊編輯部,比如印刷問題,編輯部應及時改正;如果有缺陷的刊物已經(jīng)發(fā)行,編輯部還應在網(wǎng)站或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公告,負責調換。
科技期刊辦刊的真正目的是為讀者和作者服 務[7],促進學科發(fā)展,推動科技進步。從這點來說,如何針對出版后的論文質量瑕疵進行正確的補正處理,是當前我們科技期刊編輯不可忽視的一項技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LoS ONE作為期刊中的“航空母艦”,其成功的辦刊經(jīng)驗值得國內同行不斷學習,兼收并蓄,最終為我國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作出貢獻。
[1] 唐玉宏. 從中國近現(xiàn)代期刊發(fā)展史看期刊的社會功能[J].中州學刊, 2006, 6: 248-250.
[2] 師昌緒, 祖廣安. 我國科技期刊要從大做到強[J]. 中國科學基金, 2007, 3: 139-140.
[3] 鄔書林. 中國學術出版質量亟待提高[N]. 光明日報, 2014-01-09(2).
[4] ZHAO Y Z, LV H F, LU C T, et 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thermosensitive heparin-poloxamer hydrogel for improving vascular anastomosis quality and safety in a rabbit model[J]. PLoS One, 2013, 8(8): e73178.
[5] Journal information [EB/OL]. [2017-06-06]. http://www. plosone.org/static/information.action.
[6] 陳愛香. 開放存取期刊PLoS ONE網(wǎng)絡出版模式研究[J]. 現(xiàn)代情報, 2012, 32(9): 69-71.
[7] 游蘇寧. 逾耄耋成就大家風范 近期頤恪守謙遜美德[J]. 編輯學報, 2013, 25(2): 103-105.
(本文編輯:丁敏嬌)
G232
A
10.3969/j.issn.2095-9400.2017.08.018
2017-02-15
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16—2017年度面上課題(2017MSA15);浙江省期刊協(xié)會/浙江省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研究會重點課題(ZGXB201605)。
魯翠濤(1974-),女,湖北天門人,副編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