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3—2016年全球牛結節(jié)性皮膚病流行狀況分析

      2017-09-15 05:44:38袁麗萍宋建德
      中國動物檢疫 2017年9期
      關鍵詞:亞歐交界以色列

      袁麗萍,宋建德

      (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山東青島 266032)

      2013—2016年全球牛結節(jié)性皮膚病流行狀況分析

      袁麗萍,宋建德

      (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山東青島 266032)

      2013以來,全球共有60個國家報告發(fā)生牛結節(jié)性皮膚病(LSD)疫情。其中,非洲多數(shù)國家仍呈地方流行性,在中東地區(qū)進一步蔓延,傳入伊拉克、伊朗等國家,并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傳入部分亞歐交界國家和歐洲國家。LSD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持續(xù)向北擴散,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全球疫情形勢持續(xù)惡化;二是以散發(fā)為主,季節(jié)性差異較大,受氣候環(huán)境因素顯著影響;三是傳播途徑廣泛,傳播媒介眾多,但以感染動物移動和蚊子蒼蠅等節(jié)肢媒介機械傳播為主;四是LSD發(fā)病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疫苗免疫是控制LSD傳播的最主要措施。目前,該病傳入我國的風險不斷加大,提示應做好進口監(jiān)管、監(jiān)測、宣傳培訓和技術研究等儲備工作。

      全球;牛結節(jié)性皮膚?。涣餍胁W

      牛結節(jié)性皮膚?。↙umpy skin disease,LSD),又稱牛結節(jié)疹、牛結節(jié)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膚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屬牛結節(jié)性皮膚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fā)熱、皮膚(黏膜、器官)表面廣泛性結節(jié)、消瘦、淋巴結腫大、皮膚水腫為主要特征,發(fā)病率在5%~45%之間,病死率最高可達10%[1]。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指出,LSD的潛伏期為28 d[2],易感動物為牛(主要包括黃牛、瘤牛和家養(yǎng)亞洲水牛),主要通過蚊、蠅等節(jié)肢動物進行機械性傳播,無特異性治療方法?!禣IE診斷試驗和疫苗手冊》中列出的診斷方法包括病原學(病原分離、抗原檢測、聚合酶鏈式反應)和血清學方法(病毒中和試驗、間接熒光抗體檢測)[3]。該病過去主要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但近年來已遍布非洲多數(shù)國家,并逐漸傳播到中東和部分歐洲國家,尤其是2014年以來在東南歐地區(qū)的快速擴散,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

      1 流行史

      1929年,LSD首次在贊比亞發(fā)生,當時人們認為該病是由于中毒或者對昆蟲叮咬過敏引起的。1943—1945年,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南非出現(xiàn)LSD病例,此后才確定該病為傳染性疾病。直到1949年,該病持續(xù)在南非流行,導致800多萬頭牛感染,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1957年,該病傳入東非的肯尼亞,1972年向北蔓延至蘇丹,1974年傳入西非的尼日利亞,1977年,毛里塔尼亞、馬里、加納和利比里亞都有報道該病病例。1981—1986年,坦桑尼亞、肯尼亞、津巴布韋、索馬里和喀麥隆均有該病流行,感染牛死亡率約為20%。1988年,LSD首次傳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埃及;1989年,埃及再次發(fā)生LSD,并擴散到22個省,雖然發(fā)病率僅為2%,但造成1 449頭牛死亡。1989年,LSD首次傳出非洲大陸,傳入中東的以色列,以色列對所有感染牛和接觸牛進行了撲殺,并進行了環(huán)形免疫,疫情迅速被撲滅;此后科威特(1991年)、巴林(1994年)、巴勒斯坦(1994年)、阿聯(lián)酋(2000年)等中東國家相繼報道發(fā)生LSD疫情,但多為散發(fā)。2006—2012年,LSD持續(xù)在非洲地區(qū)多數(shù)國家呈地方性流行,并在巴林、以色列、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等部分中東國家散發(fā),期間累計共有43個國家報告發(fā)生LSD,但總體擴散范圍并未有大的增加。

      2 近期流行狀況

      2013年以來,LSD出現(xiàn)蔓延擴散趨勢,感染范圍進一步擴大,新發(fā)病國家持續(xù)增多,并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傳入歐洲[4]。2013年,LSD傳入約旦、伊拉克和土耳其;2014年,LSD傳入伊朗和阿塞拜疆;2015年,LSD持續(xù)擴散傳入亞美尼亞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并首次傳入希臘和俄羅斯等歐洲國家;2016年,LSD在歐洲及歐亞交界等地繼續(xù)蔓延,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格魯吉亞、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相繼報告發(fā)生LSD疫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3—2016年,全球共有60個國家向OIE報告發(fā)生LSD疫情,其中非洲、亞洲和歐洲國家分別占63%、25%和12%[5]。

      表1 2013—2016年全球發(fā)生LSD的國家

      2.1 非洲

      LSD起源于非洲,1988年之前一直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流行,在非洲中南部流行比較嚴重;1988—1989年,LSD首次傳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區(qū)。近年來,非洲仍是LSD流行最嚴重的地區(qū),每年發(fā)病國家數(shù)量在30個左右,發(fā)病國家跨越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等非洲廣大地區(qū),并在許多非洲國家呈地方流行性。據(jù)OIE世界動物衛(wèi)生信息系統(tǒng)(WAHIS)統(tǒng)計,2013—2016年,非洲的安哥拉、貝寧和贊比亞等38個國家報告發(fā)生LSD,期間該地區(qū)未新增LSD首次發(fā)病國家。其中,津巴布韋每年報告的LSD疫情起數(shù)最多,2013—2016年累計報告疫情達6 349起,累計發(fā)病牛26 258頭、死亡1 260頭。除津巴布韋外,2013—2016年報告LSD疫情較多的國家還有贊比亞、埃塞爾比亞、斯威士蘭、南非、布基納法索和坦桑尼亞等國家(圖1)。

      2.2 中東

      1989年,LSD首次傳入中東的以色列,并在該地區(qū)國家間不斷擴散,先后蔓延至以色列、科威特、巴林、巴勒斯坦、阿聯(lián)酋、黎巴嫩、阿曼和約旦等8個國家。2013—2016年,LSD在中東地區(qū)進一步擴散,伊拉克(2013年)、伊朗(2014年)和沙特阿拉伯(2015年)先后首次報告發(fā)生LSD,導致該地區(qū)累計發(fā)病國家增加到11個。其中,伊拉克、阿曼、伊朗和以色列報告的疫情起數(shù)最多,2013—2016年分別累計報告LSD疫情918起、505起、433起和172起。截至目前,除以色列、約旦、黎巴嫩、阿曼和巴勒斯坦的疫情已經(jīng)撲滅外,中東其他國家的疫情還在繼續(xù)。

      圖1 非州主要LSD發(fā)病國家

      2.3 亞歐交界和歐洲

      2013年,LSD首次傳入亞歐交界的土耳其后,在該國定殖流行并不斷擴散。此后,LSD進一步擴散,傳入亞歐交界的多個國家,并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傳入希臘、俄羅斯等歐洲國家,并繼續(xù)在歐洲地區(qū)蔓延。其中,土耳其LSD已呈地方流行性,每年報告疫情數(shù)百起,發(fā)病省份達50余個,2013—2016年累計報告發(fā)生1 533起LSD疫情(其中2013年18起、2014年784起、2015年510起、2016年221起),累計7 931頭牛發(fā)病、1 459頭牛死亡、4 460頭牛被銷毀。截至2017年6月,該區(qū)域共有12個國家首次報告發(fā)生LSD,累計報告疫情3 014起,發(fā)病牛達31 451頭(表2)。發(fā)病國家采取了動物移動控制、篩檢監(jiān)測、清洗消毒滅蟲、區(qū)劃管理、追溯、媒介控制、隔離檢疫、無害化處理、免疫撲殺等一系列措施。目前,除土耳其、俄羅斯、希臘、馬其頓和黑山共和國這5個國家外,保加利亞等7個國家已經(jīng)宣布撲滅疫情。

      3 當前流行特點

      2013年以來,非洲地區(qū)LSD疫情持續(xù)流行,多數(shù)國家均為地方流行性;中東地區(qū)LSD進一步蔓延,傳入伊拉克、伊朗等國家;在其他地區(qū)則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傳入部分亞歐交界國家和歐洲國家,引起全球廣泛關注。2013—2016年全球LSD的流行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表2 2013—2016年亞歐交界及歐洲國家LSD發(fā)生情況

      3.1 持續(xù)向北擴散,再次出現(xiàn)跨湖傳播,全球疫情形勢持續(xù)惡化

      2013年以來,雖然非洲和中東地區(qū)仍是LSD最主要的流行區(qū)域(發(fā)病國家占全球的88%),但是LSD卻繼續(xù)向北擴散,再次實現(xiàn)跨湖傳播,傳入土耳其、俄羅斯等亞歐交界國家,并繼續(xù)沿黑海向北擴散,穿過西岸的東南歐和東岸的高加索地區(qū),傳到俄羅斯[6]。據(jù)統(tǒng)計,2013—2016年全球新增LSD首次發(fā)病國家15個(其中歐洲、亞歐交界和中東地區(qū)分別為7個、5個和3個),說明全球LSD疫情形勢持續(xù)惡化。

      3.2 以散發(fā)為主,季節(jié)性差異較大,受氣候環(huán)境因素影響顯著

      LSD發(fā)生一般為散發(fā),多數(shù)國家每起疫情的平均病例數(shù)都較少,主要取決于動物移動、免疫狀態(tài)、風向和降水等因素,如埃及和以色列時隔17年后再次發(fā)生LSD,就是由這些因素共同引起的[7]。同時,LSD在非洲、中東和歐洲發(fā)生的季節(jié)性差異較大,在歐洲季節(jié)性模式明顯,而在中東和非洲則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如2016年東南歐國家發(fā)生的LSD疫情多數(shù)集中在夏季,這主要與媒介存活的溫度、降水等氣候因素有關[6],而非洲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中東的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國家,則全年均有LSD疫情發(fā)生,土耳其部分疫情甚至發(fā)生在冬季。此外,據(jù)有關專家建立的環(huán)境因素(如氣候、土壤、溫度、植被等)、牛群分布和疫病暴發(fā)之間關系的預測模型[8],LSD的發(fā)生受到氣候環(huán)境因素的顯著影響,通常與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和高密度的叮咬昆蟲有關。

      3.3 傳播途徑廣泛,傳播媒介眾多,但以感染動物移動和蚊子、蒼蠅等節(jié)肢媒介傳播為主

      LSD傳入無疫國家/地區(qū)的風險因素包括節(jié)肢媒介活動、動物移動、車輛或人員移動等,但感染動物和節(jié)肢媒介的移動被認為是LSDV傳入和進一步擴散的最主要風險因素[9]。其中,引入感染動物是將LSDV傳入一個國家最有效的途徑(尤其是長距離傳播),而攜帶病毒的媒介移動(包括風源傳播、借助動物移動等)是LSDV短距離傳入一個無疫國家的可能途徑。如阿曼LSDV是由于從非洲好望角國家(包括索馬里和吉布提)進口了部分感染牛而引入的;土耳其LSDV可能是由于感染動物非法移動和媒介移動從敘利亞和伊拉克傳入的;2014年阿塞拜疆、伊朗、黎巴嫩、埃及和巴勒斯坦等國家發(fā)生的LSD疫情,可能是由媒介昆蟲傳入的。根據(jù)有關文獻,可充當LSDV媒介的吸血節(jié)肢動物可能包括蚊子(雙翅目、蚊科)、蒼蠅、庫蠓、蜱等,多數(shù)媒介傳播LSD的距離很短(約10~20 km)、傳播速度也較慢(約2 km/d)[6]。如1993年和2006年以色列發(fā)生的LSD疫情,懷疑是由于風將感染的廄螫蠅從埃及攜帶到以色列導致的;在南部非洲,LSD發(fā)生與蒼蠅和蚊子有關。

      3.4 發(fā)病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疫苗免疫是控制LSD傳播的最主要措施

      針對LSD防控,發(fā)病國家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移動、消毒滅蟲、隔離檢疫、篩檢監(jiān)測、撲殺銷毀、無害化處理、媒介控制和免疫接種等[10],但用LSD同源活疫苗進行大規(guī)模免疫接種被認為是控制LSD傳播的最有效方法[11]。非洲(如津巴布韋、納米比亞、馬里、塞內(nèi)加爾、肯尼亞等)、中東(伊拉克、以色列、巴林、約旦等)等的很多國家都進行了LSD疫苗免疫;亞歐交界和東南歐國家發(fā)生LSD疫情后,采取了全面撲殺結合免疫的防控政策,如亞美尼亞對34.4萬頭牛進行了免疫,格魯吉亞對23.5萬頭牛進行了免疫。目前,僅有LSD弱毒疫苗可商業(yè)化供應,常用的有Neethling株同源弱毒苗和異源的綿羊痘或山羊痘弱毒苗,如非洲和中東等用Neethling株弱毒疫苗對牛進行免疫,免疫力持續(xù)2~3年[12]。

      4 有關思考

      2013年以來,LSD在亞歐交界和東南歐國家的首次流行以及在中東地區(qū)的擴散,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我國境內(nèi)尚未發(fā)生LSD疫情,但我國與全球有關國家(包括LSD流行的非洲、中東、亞歐和東南歐等地區(qū)的國家)的國際貿(mào)易往來日益頻繁,該病傳入我國的風險也在加大。LSD屬于OIE法定須報告的動物疫病之一,雖不屬于我國農(nóng)業(yè)部發(fā)布的《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疫病,但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檢疫疫病名錄》規(guī)定的一類傳染病,且2014年以來我國農(nóng)業(yè)部和國家質(zhì)檢總局已發(fā)布一系列防止LSD傳入我國的公告及相關文件,禁止直接或間接從LSD發(fā)病國家進口牛及相關產(chǎn)品。在此基礎上,應加強口岸監(jiān)管和邊境控制,對進口動物及其產(chǎn)品的輪船、飛機等運輸工具采取媒介控制措施,對季節(jié)性轉場放牧牛群加強監(jiān)測,對養(yǎng)牛業(yè)從業(yè)人員和獸醫(yī)人員開展LSD宣傳培訓;同時加大對LSD流行病學(如病原特性及其基因?qū)W、傳播途徑、媒介種類、野生動物作用等)、診斷技術(區(qū)分疫苗毒和野毒的試驗方法、簡單快速實用價廉的血清學篩檢方法等)和防控技術(不同控制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疫苗和診斷試劑研制等)研究,強化LSD防控技術儲備,有效預防LSD的傳入。

      [1] OIE. Technical disease cards:Lumpy Skin Disease[EB/ OL].(2017-07-01)[2017-08-10]. http://www.oie.int/fileadmin/ Home/eng/Animal_Health_in_the_World/docs/pdf/Disease_ cards/LUMPY_SKIN_DISEASE_FINAL.pdf.

      [2] OIE. Terrestrial Animal Health Code :Chapter 11.11Lumpy Skin Disease[M]. Paris,F(xiàn)rance:OIE,2016.

      [3] OIE. Manual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 for Terrestrial Animals:Chapter 2.4.13 Lumpy Skin Disease[M]. Paris:OIE,2017.

      [4] 袁麗萍,宋建德. 2015—2016年歐洲牛結節(jié)性皮膚病流行狀況分析[J]. 中國動物檢疫,2017,34(8):32-35.

      [5] OIE. WAHIS[DB/OL]. 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 wahid.php/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timelines.

      [6] EFSA. Lumpy skin disease: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J]. EFSA journal,2017,15(4):4773.

      [7] EFSA. Scientific Opinion on lumpy skin disease[J]. EFSA journal,2015,13(1):3986.

      [8] LINA A,MARKO P,PAOLO T,et al. Current animal health situation worldwide:analysis of events and trends: 85th General Session[R]. Paris:OIE,2017.

      [9] EFSA.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 East Europe and Middle East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umpy Skin Disease(LSD)[J]. EFSA supporting publications,2016,13(7):7.

      [10] CORNELL T,AWADA L,TIZZANI P,et al. Mapping the spread of lumpy skin disease using WAHIS data[J]. OIE bulletin,2017(1):81-88.

      [11] EFSA. Urgent advice on lumpy skin disease[J]. EFSA journal,2016,14(8):4573.

      [12] FAO. Emergence of lumpy skin diseas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Basin countries[J]. FAO-empres watch,2013,29:2.

      (責任編輯:杜憲)

      Analysis on Global Epidemic Situation of Lumpy Skin Disease from 2013 to 2016

      Yuan Liping,Song Jiande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

      The outbreaks of Lumpy skin disease(LSD)were reported in 60 countries since 2013. LSD was endemic in most African countries and spread further into Iraq and Iran in Middle East. Meanwhile LSD was spread across continents again and introduced into Eurasian and Europe reg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SD were followed. Firstly,LSD virus was expanded northwards persistently,introducing into Europe and showing a deterioration of the global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Secondly,the outbreaks of LSD were mainly sporadic and the difference of seasonal pattern was influenced b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rdly,the principle method of transmission was mechanical by arthropod vector and movement of infected animals. Fourthly,vaccination with homologous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 was most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LSD spread. Now the risk of LSD introducing into China was constantly increasing. Some technology reserving works should be done well,such as supervising of import,surveillance,awareness and training,and technology research,etc.

      global;LSD;epidemiology

      S851.3

      B

      1005-944X(2017)09-0019-05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9.006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7YFC1200500)

      并列第一作者:袁麗萍、宋建德

      猜你喜歡
      亞歐交界以色列
      以色列家喻戶曉的“中國奚”
      華人時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3:52
      伊拉克立法反對以色列
      以色列發(fā)現(xiàn)前年雞蛋
      哀傷
      法人(2021年12期)2021-05-09 17:24:24
      “一帶一路”為亞歐地區(qū)帶來共贏效應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16
      任意門
      Экономичесий коридор Китай
      --Монголия--Россия содействует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ности в Евразии
      中亞信息(2016年7期)2016-10-20 01:41:30
      新疆天業(yè)集團在亞歐博覽會簽約金額達1.4億美元
      中國氯堿(2014年9期)2014-02-28 01:04:54
      交界性卵巢腫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進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訪問亞歐非五國
      當代世界(2011年5期)2011-03-20 06:59:57
      襄汾县| 五大连池市| 广西| 阿坝| 宣武区| 泰宁县| 金塔县| 阳曲县| 赞皇县| 仙居县| 滕州市| 宝丰县| 雅安市| 安溪县| 布尔津县| 旬邑县| 丰顺县| 皋兰县| 宁南县| 潮州市| 犍为县| 双峰县| 塔城市| 丹棱县| 枝江市| 东兴市| 正安县| 红安县| 芦溪县| 平泉县| 遵义县| 凤阳县| 巴里| 龙口市| 合作市| 天长市| 梁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石泉县| 集安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