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萍萍??
摘要:誠信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也是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基石和標志。然而,當今社會同時也存在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如不守承諾、欺騙欺詐等。這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也侵蝕著校園,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誠實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須從小培養(yǎng),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誠信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情感性;班集體建設;誠信教育;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6-075-1
“誠信”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倫理規(guī)范,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罢\”主要是講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信”主要講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自古以來,誠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來說,誠信是其文明程度的象征,對一個企業(yè)、一個單元、一個公司來說,誠信是其信譽和形象的體現(xiàn),對一個個體的人來說,誠信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公共道德水準的反映。當前,我國正大力提倡“以德治國”,作為德的內容之一的誠信顯得尤為重要。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加強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不但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在經濟全球化、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其意義是深遠的。在班集體建設中,應當如何開展誠信教育呢?
一、制定目標,營造氛圍,認知誠信
由于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對學生道德價值觀的教育、良好道德習慣、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缺乏足夠的重視,因而缺乏切實可行的系統(tǒng)的教育內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筆者認為,班主任可引導班級學生共同制訂下列幾個班級開展誠信活動的目標:一是道德層面目標:有效提高班級學生對“誠信”的道德認知水平,增強學生實踐“誠信”的道德認知水平,增強學生的自覺性以及這方面的動力和能力;二是行為層面目標:有效提高班級學生對“誠信”的道德情感體驗,完成誠信品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三是誠信教育層面:通過實踐研究,探索符合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切實有效的誠信教育的新途徑,形成適合我校學生誠信教育的系列活動方案,構建誠信校本課程,形成獨有的班級誠信文化積淀。
在有目標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班級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認知誠信。例如精心設計“誠信教育”長廊,讓教室的每一個地方,每一面墻壁,每一處角落都能說話,使教室成為一個具有導向性的學習教育場所。
二、教師示范,學科滲透,倡導誠信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方向性、影響性。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立己之后方可樹人。同時,充分發(fā)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形式。
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德育工作與各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將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yǎng)學生誠信的品質。德育課程和各科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誠信人物、事件于課堂教學之中,把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實現(xiàn)教書和育誠的統(tǒng)一,完成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
三、實踐活動,建立檔案,養(yǎng)成誠信
朱小蔓教授提出,情感是班級育人的基礎,良善的班級生活是學生道德成長的重要階梯,也是學生人格發(fā)展最深層的精神助力。班集體建設中實施誠信教育可以增強受教育者的體驗和實踐能力,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產生共情體驗。
創(chuàng)建誠信教育的多種方式方法。誠信教育不能采取單一的教育方法,防止枯燥無味。只有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學校范圍內組織校內無人監(jiān)考誠信考試。有幸參加誠信考試的學生必須經過“自己申請——書面承諾——領取誠信考試證——考后感言——學校表彰——致函家長”的程序,這種做法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關注、教師肯定、家長認可。
教育的作用就是讓學生經歷了他應當經歷的事情后逐步走向成熟!讓學生在誠信中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練自己的意志。
四、評比考核,家校聯(lián)動,內化誠信
誠信教育雖然重要,但是有時僅靠教育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加強誠信管理,特別是要建立相應的誠信制度、誠信機制和誠信措施。探索適合初中生身心特點的誠信教育有效途徑和方法,構建教育模式。
誠信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靠家庭、學校、單位和社會諸方面密切配合。單一性的誠信教育雖然也可以見效,但離開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配合,其效果往往不能持久。班主任應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育人為根本,提升全體師生對“誠信教育”的認識。班主任還可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chuàng)設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挖掘其內涵,促進其發(fā)展,將誠信教育與社會文化有機結合,發(fā)揮學校教育的整體效益,增強誠信教育對社會文化的輻射作用,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工程。
班主任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以及誠信教育的切入點,加強誠信管理;探索適合初中生身心特點的誠信教育有效途徑和方法,構建教育模式;建立誠信教育的系統(tǒng)格局,制定“情感性班集體誠信管理實施細則”,形成較完善的“班集體誠信教育評價體系”,以有效指導學校德育工作。
總之,班主任應開展多樣化思想道德建設活動,推動形成具有正向價值的班級情感教育場,全面提升師生情感品質和班級生活質量,從而促進立德樹人教育價值觀在班級場域中的真正實現(xiàn),把握和諧班級律動的“細脈”,促進學生人格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錦.班級管理中的誠信教育[J].教育論壇,2008.
[2]李鎮(zhèn)西.呼喚真的教育[J].班主任之友,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