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睿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社會中家庭模式逐漸發(fā)生著變化。單親家庭逐漸增多。大量的資料研究表明,單親家庭的學生在生活、學習、行為、心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單親家庭中學生的教育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行為;學校教育策略
在筆者近幾年的工作中,接觸到的單親家庭比較多,他們大多數(shù)遵循學校規(guī)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但是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比正常家庭的學生多一些。傳統(tǒng)家庭婚姻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離婚率攀升,一些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單親家庭中對于孩子的教育存在較為嚴重的疏忽,這些學生容易出現(xiàn)焦慮、易怒、暴躁等。本文將對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進行分析,以便在學校內(nèi)尋找正確的教育策略,讓這些孩子健康成長。
一、初中生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和行為偏差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首先,單親家庭會給學生一些不良好的心理暗示。在喪偶式的單親家庭中,他們經(jīng)歷過親人愛人的去世,承受著較大的痛苦,好多的家長難以從悲痛的心情中平復回來,對于子女的教育、重視程度都會降低,這樣的悲傷與痛苦會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孩子心理上產(chǎn)生問題。那些離婚家庭中,這些家庭的家長,任務繁重,獨自賺錢撫養(yǎng)孩子,承受外界的輿論,久而久之,對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特別是撫養(yǎng)子女的這一方,會抱怨另一方,孩子對于自己的家庭關系不能夠正確的看待。第二,單親家庭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有些單親家庭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得不到來自父母完整的愛,他們會比較內(nèi)疚與自責,對于孩子的條件會無條件的滿足,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認為孩子是沒有了父親或者母親才這樣的,怕孩子苦、怕孩子累、怕孩子受到傷害、怕孩子出事情,過度溺愛、一味遷就。
(二)學校教育因素。首先,教師僅僅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大部分的學校,為了提升學校的升學率,僅僅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學習,單親家庭學生在經(jīng)歷了家庭變故之后,還要在學習中苦苦掙扎,孩子長期處于重分數(shù)、高期望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常常精神緊張,忽略心理疏導。第二,對單親單親家庭學生的管理到位。許多單親家庭學生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偏差越來越大,當前學校對單親家庭的重視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具體的實踐與實施,工作并沒有長期堅持下來,許多學校教學任務繁重,沒有多余的教師專門進行單親家庭的學生教育。
(三)社會因素。在傳統(tǒng)思想與文化教育下,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較低下,為了家庭、為了丈夫、為了孩子,他們總是在默默的忍受著,在婚姻生活中也是能過且過。雖然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一些中老年人也認為,離異的家庭,都是夫妻雙方有過錯的,有的家長甚至告訴學生,要遠離單親家庭的孩子,說他們都是壞孩子,有的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可憐,用憐憫的眼光看待他們,在這樣的偏見下,他們變得冷漠,霸道,消極悲觀、不自信。同時,社會中存在許多不良的誘惑。不良書刊、影視、網(wǎng)絡信息、游戲機等等,他們在家庭中缺少的愛,缺少的心理滿足感,讓他們逐漸沉溺于其中消磨時間,逐漸沉溺于其中,讓他們的心理與行為逐漸趨于偏差。
二、單親家庭學生心理行為偏差的學校教育策略
(一)建立專門的單親家庭學生檔案。學校要重視單親家庭學生的管理,在開學之初,要開展談話、問卷等方式,掌握各個班級內(nèi)部單親家庭學生的人數(shù),了解每個單親家庭學生的家庭、家庭成員、經(jīng)濟、思想狀況,了解他們對學習是否認知,對父母的態(tài)度以及家長的教育形式,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學生檔案,方便學校進行教育與管理,并且及時的跟蹤與觀察,對他們的成長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落實到各個班級中,每個班級的班主任要及時掌握自己班級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任性、情感、認知的發(fā)展,對他們采取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有時效性的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對于那些特殊的需要保護的學生,可以一對一的談心,給與他們更多的關心愛護。
(二)加強單親家庭學生的保護。很多年在看待單親家庭學生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帶上標簽,這個孩子沒有爸爸,這個孩子沒有媽媽,心底多多少少認為單親家庭都不是好學生,或者同情他們,這些看法對學生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傷害。在學校教育中,需要保護每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在與這些學生接觸的時候,要用平常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們,平等、信任、溝通、交流是給單親學生最好的獎勵,保護這些學生自尊心,教師需要為單親家庭學生營造平等的、愉悅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溫馨環(huán)境中,他們的心靈會被打開,將自己內(nèi)心的疑慮、疑惑擺在其他學生與教師的面前。
(三)多多鼓勵單親家庭學生,樹立學生信心。家庭的不完整,會給學生造成比較大的心理陰影,會產(chǎn)生自卑的、怯懦的心理,認為自己的家庭、學習、性格等等一切都比不上其他同學生,缺少前行的勇氣,缺少鼓勵與支持,教師要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樹立自信心,消除他們的自卑感。首先,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多表揚與鼓勵。教師應該用鼓勵的學生去觀察這些孩子,從他們身上找到優(yōu)秀品質(zhì)與良好的行為,抓住這些優(yōu)點,給與贊揚與鼓勵,激發(fā)他們努力前進的欲望。同時,要鼓勵單親家庭學生多多參加集體活動。單親家庭學生往往不愿意進行社交活動,教師要組織文藝表演、讀書活動、社區(qū)服務等等,讓單親家庭學生多多接觸同學,接觸各種社會人士,讓單親家庭學生與其他學生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四)培養(yǎng)單親家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許多單親家庭學生,自身學習成績差,在他們身上有著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與行為習慣。家庭變故造成的心理傷痛,意志力比較薄弱,他們難以經(jīng)受生活中的不良誘惑。作為教師,需要多多關心單親家庭的學生,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開展講座、討論活動等,幫助學生克服生活中的障礙與困難,開展師生之間一對一的活動,制定幫扶活動,讓他們從老師這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一些單親家庭學在表達自己上比較欠缺,行為禮貌上比較粗魯,對這些行為,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梅林.離異單親家庭初中生人際交往特征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
[2]龔鑫.單親家庭初中生人際交往障礙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