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英,周宏斌
他汀類藥物對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載脂蛋白的影響
龔紅英,周宏斌
目的 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評估對病人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改善作用,分析對載脂蛋白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擇114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病人,均為女性,根據(jù)入院病例編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57例。對照組病人給予常規(guī)進行治療;觀察組病人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3個月后應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神經(jīng)功能評估,檢測治療前后血清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及血脂水平。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病人血清Apo A1和Apo E分別為(1.65±0.21)g/L和(17.31±0.94) mg/L,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Apo B為(0.96±0.22)g/L,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NIHSS 評分為(9.55±0.76)分,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分別為(1.66±0.39)mmol/L和(2.24±0.30)mmol/L,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4.28±0.66)mmol/L和(2.71±0.24)mmol/L,研究組治療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1.33±0.19)mmol/L,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能夠顯著改善載脂蛋白和血脂水平,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
急性期缺血性卒中;阿托伐他汀鈣;女性;載脂蛋白;血脂;神經(jīng)功能
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疾病,病人腦內(nèi)血管阻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急性期病人起病急、進展快,??稍斐刹豢赡嬗谰眯該p傷[1]。非心源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機體內(nèi)血脂水平常發(fā)生異常改變,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動脈管腔狹窄、閉塞。載脂蛋白(Apo) 是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參與調(diào)節(jié)與脂蛋白代謝有關酶的活性。他汀類藥物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臨床對缺血性腦卒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及時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以改善病人脂質(zhì)代謝水平,越來越引起臨床關注[2]。而多項研究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年齡大、預后差,嚴重威脅女性病人的身心健康與生存質(zhì)量。本研究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評估對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作用,檢測并分析對載脂蛋白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女性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病人114例,病例納入標準:經(jīng)頭顱MRI等影像學確診,符合 《卒中和短暫性缺血發(fā)作病人的卒中預防指南》的診斷標準[3-4]。所有病人卒中分型符合TOSAT分型的動脈粥樣硬化型,年齡51歲~82歲(68.33歲±7.41歲),根據(jù)入院病例編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7例,對照組年齡(68.39±7.54)歲,常規(guī)進行治療;觀察組年齡(68.26歲±7.20歲),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強化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排除病例:腦腫瘤、原發(fā)性腦室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深度昏迷或腦疝形成者、入院時即有嚴重感染、心、肝、腎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與指標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等常規(guī)對癥及支持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規(guī)格:10 mg/片,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51407,生產(chǎn)批號:20141028),給予(40~80)mg/d,口服。
1.2.2 主要觀察指標 兩組均治療3個月后進行評估。所有病人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奧林帕斯 5400)檢測治療前后血清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及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應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病人神經(jīng)功能評估。本研究所有檢驗方法均進行一致性檢驗,檢驗人員和NIHSS評分測評人員于研究開始前進行過統(tǒng)一培訓,NIHSS評分采用盲法測評,均由同一組人員進行。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量、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項載脂蛋白和NIHSS評分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Apo A1和Apo E,均高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血清Apo B和NIHS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清Apo A1和Apo B分別為(1.65±0.21)g/L和(17.31±0.94) mg/L,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清Apo B為(0.96±0.22)g/L,低于對照組治療后 (P<0.05),研究組治療后NIHSS 評分為(9.55±0.76)分,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載脂蛋白和NIHSS評分結果比較(±s)
2.2 兩組各項血脂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TG和LDL-C均低于治療前,HDL-C高于治療前(P<0.05),研究組治療后TG和LDL-C分別為(1.66±0.39)mmol/L和(2.24±0.30)mmol/L,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研究組治療后HDL-C為(1.33±0.19)mmol/L,高于對照組治療后 (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血脂結果比較(±s)
我國腦卒中呈現(xiàn)上升趨勢,其中血脂異常是公認的缺血性卒中可控危險因素。對于女性,尤其進入絕經(jīng)期,生理機能、體內(nèi)激素的改變,機體血壓、 膽固醇、 血糖水平等發(fā)生變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增加。他汀類藥物是臨床應用較廣泛的調(diào)脂類藥物,具有調(diào)脂、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等作用[5]。阿托伐他汀是一種羥戊酸內(nèi)酯衍生物,分子結構含有一個苯環(huán)和氮雜環(huán),在體內(nèi)不需代謝即具有生物活性,具有降脂作用強、持續(xù)時間長等優(yōu)點[6-7]。
TC 和 LDL-C等血脂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機體血脂水平增高,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腦部血流量供應下降。Apo能夠調(diào)節(jié)與脂蛋白代謝有關酶的活性發(fā)揮其生理功能[8-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Apo B、TG和LDL-C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治療后Apo A、Apo E與HDL-C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能夠顯著改善載脂蛋白和血脂水平。Apo A1是Apo A族最多的一種組分,是HDL-C中的主要載脂蛋白,在膽固醇從組織到肝臟的逆向轉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脂蛋白的代謝中可促進脂類的運輸、調(diào)節(jié)酶活性,引導血漿脂蛋白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等重要作用。載脂蛋白B 存在于LDL的表面,細胞通過識別載脂蛋白B攝取、運輸LDL。Apo E作為CM殘粒受體和LDL受體的配體在脂質(zhì)殘粒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是脂蛋白代謝的關鍵節(jié)點之一[10-12]。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肝細胞內(nèi)羥甲基戊二酰輔酶 A(HMG-CoA)還原酶活性,干擾HMG-CoA向甲基二氫戊酸的轉化,減少肝臟合成總膽固醇,降低血漿和組織細胞內(nèi)TC水平;TC水平的下調(diào)可增加肝細胞表面LDL-受體活性,促使LDL-分解[13]。
本研究結果顯示,阿托伐他汀對載脂蛋白和血脂的影響相一致。缺血性卒中主要發(fā)生于中老年病人,女性大多處于絕經(jīng)期,性激素的改變及脂質(zhì)代謝的異常使女性病人發(fā)生率有增高趨勢,應用阿托伐他汀對于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脂具有顯著意義。ApoH 可能參與啟動并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本研究結果沒有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后的差異,需要進一步延長觀察時間或增加樣本量進行研究。
Apo E與膽固醇結合后進一步與神經(jīng)元的LDL受體相結合并被神經(jīng)元攝取,將膽固醇釋放至神經(jīng)元內(nèi),不僅能夠穩(wěn)定細胞膜,參與膜和突觸的形成,對神經(jīng)具有營養(yǎng)作用,參與神經(jīng)功能的修復。研究組治療后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阿托伐他汀能夠有效降低血液TG和LDL-C濃度,減少其在動脈內(nèi)斑塊脂質(zhì)的沉積,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人血脂水平的改善有助于緩解腦組織缺血、缺氧,減輕腦組織的壞死,還具有抗氧化應激、保護血管內(nèi)皮等作用,可有效下調(diào)動脈粥樣硬化病人血清 C 反應蛋白水平,促進梗死區(qū)域血液灌注的恢復,挽救缺血損傷部分的腦細胞。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女性病人血脂水平,緩解病情及改善預后 。
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能夠改善載脂蛋白和血脂水平,提高神經(jīng)功能。
[1] 王立秋,殷昌斌,李家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 a) 和超敏 C 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腦梗死病人的臨床意義[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5):782-785.
[2] 張勝,何順德.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2):88-90.
[3] 孫亞蒙,陳鶯,林巖,等.卒中和短暫性缺血發(fā)作病人的卒中預防指南: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卒中協(xié)會指南[J].神經(jīng)病學與神經(jīng)康復學雜志,2014,11(2):61-116.
[4] 周靜茹,孟翠麗.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與載脂蛋白相關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19):1589-1592.
[5] 他汀類藥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專家共識組.他汀類藥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專家共識[J].中國卒中雜志,2013,8(7):565-576.
[6] Lawrence M,Pringle J,Kerr S,et al.Stroke survivors’and family members’perspectives of multimodal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qualitative review and meta-aggregation[J].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6,38(1):11-21.
[7] 鄭雪丹,李曉秋,張景華,等.阿托伐他汀對北方漢族人群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5,40(7):519-525.
[8] 吳佳,吳碩琳,李菁晶,等.老年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他汀藥物治療短期預后及不良反應相關性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5,10(5):391-400.
[9] 程瓊,莊文錦,李云飛,等.阿托伐他汀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氧化應激和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577-6578.
[10] 嚴培玲,王菁,黃錫亮.匹伐他汀鈣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脂和頸動脈斑塊的影響 [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6):864-865.
[11] 笪正,翟正平,閆福嶺. 急性腦梗死進展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4,11(11):569-575.
[12] Zhou MS,Tian R,Jaimes EA,et al.Combination therapy of amlodipine and atorvastatin has more beneficial vascular effects than monotherapy in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27(6):873-880.
[13] 張嬈.脂蛋白(a)與腦梗死急性期中醫(yī)證型及危險因素的研究[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5,15(1):4-7.
(本文編輯王雅潔)
湖北省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襄陽441021)
周宏斌 ,E-mail: qzpltdx@yeah.net
信息:龔紅英,周宏斌.他汀類藥物對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載脂蛋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5):1927-1929.
R743.3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5.039
1672-1349(2017)15-1927-03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