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qū)W軍
【摘要】小學語文高段的訓練重點之一是在低、中年段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進行詞句的訓練。成語積累可以強化訓練重點,提高閱讀與寫作的質(zhì)量。以固定形式出現(xiàn)的成語,是言簡意賅、濃縮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智慧的詞組,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廣泛應用。教學中可以在課內(nèi)和課外開展多種方式引導小學生對成語的學習興趣,進行成語的積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加大學生對成語的掌握數(shù)量,以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高段語文;成語;興趣;積累;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擁有識字量是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成語作為語言文字的中華文化瑰寶,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掌握更多的成語,不但可以擴大識字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出現(xiàn)的成語,激發(fā)小學生對成語的學習興趣,并開展多種課外活動進行積累豐富,使小學生既可以繼承中華文化的瑰寶,又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能力和熱情。
一、做好教材內(nèi)的成語教學,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
小學語文對于各學段的教材安排,都涉及成語教學。如小學高段湘教版五年級的第十四課:《塞翁失馬》和《破釜沉舟》。塞翁失馬的故事選自《淮南鴻烈集解》中的一個典故,后來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可以單獨來用也隱含著“焉知非?!钡暮x,“塞翁失馬”的意思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焙汀暗湣笨梢韵嗷マD(zhuǎn)化。教材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塞翁失馬的過程,啟發(fā)人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都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站在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高度去考慮事物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變化,啟發(fā)學生遇到困難要倍加努力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這個成語以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就要利用故事生動、曲折、有趣的特點向?qū)W生介紹“成語”的一些來源,讓學生懂得成語之所以源遠流長幾千年并沿用至今,是因為它們本身對事物有著隱喻、轉(zhuǎn)喻的豐富內(nèi)涵,是中國語言的特色。它不但是啟迪智慧的故事,更是可以被自己所用的詞語。教學中結(ji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塞翁失馬》的動畫片作為課前導入,在課堂里由淺入深解決字詞障礙后,引導發(fā)現(xiàn)這類的成語故事有很多。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中,利用教材內(nèi)容拋磚引玉,激發(fā)小學生對成語故事的學習興趣。學習《破釜沉舟》時,小學生自然懂得在學習過程中要弄懂什么,這個故事在比喻什么,而且可以加大布置課外作業(yè)的難度。如查找“破”字打頭的成語,了解其成語的意思并寫下來,如破涕為笑、破鏡重圓、破綻百出等。
二、開展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增加小學生對成語的掌握數(shù)量
加大識字量,擴充詞語在記憶里的存儲,在小學高段必須開展并放大課外閱讀,閱讀范圍確定在“成語故事”系列書籍范圍內(nèi)。如利用每天晨讀的一小部分時間指定某個學生講個成語故事,然后老師點評,其他學生把成語收集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上,慢慢體會對比與自己理解的意思有何差別,這樣一來,每天一點時間,每天一名學生、每天一個成語,一學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一百多個。在學生對成語感興趣后,老師可以在課間與小學生做“成語接龍”的游戲。首先,老師可以給出成語接龍的樣本,讓學生按照接好的成語內(nèi)容接下一個成語,熟練以后再隨意出題,如塞翁失馬、馬馬虎虎、虎頭蛇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顧、顧名思義、義正詞嚴、辭舊迎新、新仇舊恨、恨之入骨……在樣本面前,小學生也是有難度的。既然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成語接龍,就可以自主規(guī)定游戲的規(guī)則。如可以將小學生臨時“改名”,老師布置誰接哪個成語,誰就暫時用哪個成語當作自己的名字,接龍之前,小學生先“自我介紹”所屬的成語,加深自己和同學對這個成語的印象。這樣玩起來才更有趣,記憶在興趣中自然生成,巧妙地把小學生的有意記憶與無意記憶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體會到這種“玩中學”的快樂。課余時間只要有兩個以上的學生在一起,就可以做成語接龍的游戲。小學生好勝心理較強,為了在游戲中“打敗”對手,他們會爭取一切機會豐富自己的成語數(shù)量作為“資本”,并能夠模仿老師的“樣本”,為其他同學示范自己的“龍”有多長。小學生對成語掌握的數(shù)量有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突飛猛進,有效地服務于閱讀和寫作。
三、通過舉辦運用成語說與寫的比賽,鞏固小學生對成語的使用能力
小學生對于成語的掌握要做到學以致用,就要通過更具體的“說與寫”進行鞏固與提升。對于“說”的訓練,可以每學期舉行同年組的成語大賽,用展示成語的表演活動來增加成語的積累量。對內(nèi)容難度小的,可以先確定打頭成語,讓小學生準備;對難度加大的內(nèi)容,要在比賽現(xiàn)場臨時抽簽確定,或是數(shù)字打頭或是某個字打頭,讓對壘的班級PK。還可以做“猜表演成語”的比賽,即老師給出成語,本班的表演者看到成語后表演成語的意思,本班代表“猜”的同學,心領(lǐng)神會后,寫在題卡上,交給評委老師確定正誤,給出比賽分數(shù)。而更高難度的考核是作文比賽,在作文比賽的句段篇中,計算成語的運用個數(shù),考查運用是否恰當、是否符合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對于整篇作文增色多少,是否使要表達的主題更突出,等等。對于優(yōu)秀的“成語作文”,要采取“公示”的方式展出,讓更多的同學通過圍觀、欣賞來提高成語掌握水平。
四、結(jié)語
小學語文高段的成語訓練既鞏固了中低年段的字詞,又開闊了小學生學習中華語言文化的視野。當然在小學語文高段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成語,并嘗試合理運用成語,這需要老師課內(nèi)的指導、課外的扶持,以及學校對此項活動的支持,才能鼓勵小學生不斷完善自己,使學生在成語學習上不斷進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文章增光添彩,在興趣的基礎(chǔ)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繼承中華文化語言文字中“成語”這一瑰寶,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陸永宏.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J].閱讀與鑒賞,2011(11).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