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霞+王永平
摘 要: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教學技能對學生來說是機械的,教師和教學技能是傳統英語的核心,但是現在教學技能在考試中需要越來越靈活。教師應尋求一種改變教學技巧和教學模式的使學生能夠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方法。以自主學習理論為基礎,以教學情境為重點,拋錨式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習者成為獨立的思考者和學習者。最后,學習者能夠理解信息的意義并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產生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拋錨式教學吸引了許多老師和學生的關注。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法;教學模式;高中
教學模式和教學技能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英語學習在這幾年是靈活的。在教師的教學中心模式下,學生很少或沒有機會與同伴交流。因此,建立溝通和團隊合作技能的機會可能會非常有限,而且他們很少能產生新的想法,拋錨式教學法由作者引入到此文中。拋錨式教學法是基于自主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思考如何吸引學生,并確保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這樣當學生被迫在現場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回答問題時,老師很容易看出學生哪里有問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這種交流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與小組成員合作解決問題。總之,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拋錨式教學能夠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拋錨式教學法的相關內容
1.理論基礎 :自主學習
對于學習者來說,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至關重要,而且他們有機會獨立學習,這樣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學習。
2.拋錨式的定義
拋錨式基于真實事件或問題的指令模式,它提供了教學和學習的真實背景。該教學目標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實際情況下學習,從學習的需要,到學生的嵌入式教學和合作學習,達到目的。它也被稱為“實例教學”、“個案研究”或“基于問題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把學習者作為教學中心。
3.拋錨式教學法的教學策略
高和王(1998),總結了拋錨式教學模式、指導原則和應用錨定教學方法。他們還提出了拋錨式教學的程序:
(1)獨立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不被告知要做什么和如何做,而是老師只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而學生則可以獨立解決問題。
(2)合作學習:學生們自己思考這些問題,他們有一些想法。他們互相溝通以表達對問題的理解。小組學習可以突出學生的主要角色,培養(yǎng)積極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3)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進行評估。固定教學需要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習過程是解決問題。
二、研究設計
1.假設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回答以下問題,并說明學習英語的錨定教學的有效性。
拋錨式教學模式有利于糾正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
2.研究對象
本題的研究對象是懷仁第十一中學學生。
3.方法
為了收集數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法。
(1)問卷調查。作者采用了封閉式的問卷。問卷調查與學生的學習英語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有關。它包含了15個問題,學生們可以從“強烈同意”、“同意”、“中立或不同意”的答案中選擇,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作答。
(2)訪談法。實驗結束時,我們隨機選擇了兩名實驗班學生。我們與學生們進行了自由交談。為了避免誤解,面試是用中文進行的。面試問題可以列出如下:
問題1:你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能提高你的英語學習能力嗎?
問題2:你在拋錨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問題3:在應用拋錨式教學方法中有什么問題嗎?
4.研究過程
(1)準備。在研究開始的時候,來自兩個平行的班。二班被選為實驗班,其中包括60名學生、30名女性和30名男性,而第一班被選為傳統班級,包括60名學生、28名女性和32名男性。所有學生的年齡大約都是18 - 20歲。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學生都是由同一老師和王女士和作者共同教授,并使用同樣的書。在上次考試中,這兩個班的平均成績幾乎是一樣的。在第二班,老師將教學生用拋錨式的教學方法來學習英語實驗班的學生。
(2)實踐。問卷調查后,實驗開始。二班的學生學習了拋錨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運用這種方法。
在學習英語中,運用情境設計、問題識別、獨立學習、協作學習、評價。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數據收集。在實驗前,所有的學生都完成了問卷。這些數據是由作者的同事收集的,實驗結束時收集的120份問卷調查問卷與實驗前內容數量都一樣,作者讓其他同事幫助她進行調查,并在實驗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
三、數據分析和討論
1.調查問卷的分析
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英語。問卷由一班和二班的120名學生填寫。問卷調查的目的與之前問卷調查的目的相比較,目的是為了證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所有120名學生填寫后問卷,與之前的實驗相同。
問卷調查是關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問題。這些數據是在以下兩張關于第一和二班的表中進行分析的:
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對在一班和二班學習英語不感興趣。學生的態(tài)度不積極,他們經常被老師引導。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依靠老師來學習英語,而不是出于興趣或僅僅是出于興趣。學生在問卷中選擇A的數量非常小。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態(tài)度很差,對學習英語缺乏興趣及獨立學習的能力。endprint
實驗結果表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采用拋錨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第二次問卷調查的數據在以下表格中被分析:
數據顯示,他們在一班和二班都取得了進步。但很明顯,二班的學生比第一班的學生優(yōu)越。二班學生對拋錨式教學方法有積極的態(tài)度。
2.訪談法的分析
在實驗后,進一步證明該方法是有效的,作者與學生進行了自由對話。并隨機挑選了實驗班學生,并對學生進行了采訪。席文軒說:“她認為教學方法能提高她的英語學習能力,成績也提高了;趙敏說:“她認為自己學會了自主學習,與同學交流,她們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在適當的時間引導她們;在這次采訪中,作者更確信這種方法對學生學習有好處。
四、結論
拋錨式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得出結論:拋錨式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有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應用拋錨式的教學方法來學習英語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對學習持積極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出一個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探索和合作的場景。教師應管理課堂,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下充當主持人的角色。因此,教師應該更新他們的知識,促進他們的教學技能。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應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Holec, 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
[2] 高文,王海燕.拋錨式教學模式(一)[J].全球教育展望,1998(3):8-10
[3] 高文,王海燕.拋錨式教學模式(二)[J].全球教育展望,1998(4):20-22
[4] 張殿玉. 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 [J]. 外語教學,2005(3)
[5] 楊學云. 教師的中介角色在學生外語自主學習中的作用[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6):135-138.
作者簡介:
劉利霞(1990—),女,山西右玉人,大同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語。
王永平(1982—),男,山西大同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實習與指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