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摘 要:語用型課堂教學主要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語言文字的運用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為目的,重在聯(lián)系、重在悟法、重在運用,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語用點教學;識字教學;寫字教學;詞語教學
語用型課堂教學主要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語言文字的運用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為目的,重在聯(lián)系、重在悟法、重在運用,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面以《父親和鳥》一課為例,談語用點教學的課堂策略。
一、識字教學,重在聯(lián)系
1.內(nèi)在聯(lián)系
內(nèi)在聯(lián)系指的是漢字音形義上建立的相互聯(lián)系。首先,“騰”的字形復雜,筆畫繁多,可用學生喜歡的編順口溜來記字形。如“一位夫人頭戴花,騎著馬兒去賞月”。學生一邊看動畫演示一邊讀順口溜,很快就把“騰”的字形記住了,再不會把下方的“馬”寫成“水”。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加深對漢字的認知,從而強化了記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讓學生通過畫面情境說帶“騰”的詞語,如“歡騰”“沸騰”,還可加大難度,如“騰云駕霧”“萬馬奔騰”等學生還沒學過但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詞語。在看畫面情境說詞語的過程中,學生不但理解了“騰”的意思,還豐富了詞語的積累。其三,回歸課文中的詞語“熱騰騰”,利用ABB的構詞特點讀準音“rè tēnɡ tēng”,從而悟出很多像ABB的疊詞讀音要變作第一聲的規(guī)律。
2.外在聯(lián)系
外在聯(lián)系主要指的是生字詞與課文、與生活等方面的聯(lián)系。一是聯(lián)系生活,在運用中加深理解。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自由說說常見的“熱騰騰的()”,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畫面感十足的短語“熱騰騰的包子、熱騰騰的湯”等,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熱騰騰”的意思。二是聯(lián)系句子,在品讀中悟出詞語意思。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熱騰騰”的句子,反復誦讀“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悟出“熱騰騰的羽毛”。三是借助情境,在想象中明晰詞語意義。以“羽毛怎么會熱騰騰的呢?”這一問題來進一步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從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識字教學要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寫字教學,重在悟法
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必須做到學寫一個字,會寫一類字。如根據(jù)“重”和“喜”這兩個生字的共性,我采取以下課堂教學策略。一是觀察發(fā)現(xiàn),悟出寫法。這兩個字什么筆畫最多?學生很快找出“橫”的筆畫多。利用課件提示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橫”有什么不一樣,從而揭示多橫字的書寫規(guī)律:長短不一、主橫突出。二是教師范寫,學生書寫。教師的書寫示范是學生直接獲取書寫技巧的最佳方式。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精心設計寫字練習,盡可能做到“少而精”。兩個生字,我安排的寫字練習任務是各描紅兩個書寫一個。給學生時間練習,同時在寫好字的基礎上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三是圍繞重點,引導評議。首先示范師評,強調(diào)從“長短不一、主橫突出”這兩個方面對學生的字進行評價,教給學生一個評價的方向;接著引導他評,讓他們發(fā)現(xiàn)同學書寫方面的優(yōu)點與不足。最后鼓勵自評,針對自己書寫的不足進行有效的自我修改和提高。四是學寫一個,學會一類。我還注重引導學生歸類拓展,做到觀察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的學習。如學寫了“重”和“喜”這兩個多橫的字,從中悟出其他多橫字的書寫規(guī)律。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避免了逐字指導的繁瑣,又增強了學生學習寫字的主動性,讓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三、詞語教學,重在運用
字詞教學能幫助學生正確地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只有正確地理解了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才能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同時逐步積累詞語并能正確地運用。如本文中父親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的?顯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對于“望了又望、聞了又聞”這兩個詞的理解是非常關鍵的。根據(jù)這兩個詞的構詞特點,我采取如下三步教學策略。
1.從理解到發(fā)現(xiàn)
用“聯(lián)系詞句解詞法”,引導學生讀句子來明確“望”和“聞”是父親發(fā)現(xiàn)林子里有鳥的兩個動作。用“抓關鍵字解詞法”,父親只望一次只聞一次嗎?哪一個字告訴你很多次?通過反復品讀引導在關鍵詞中找出關鍵字“又”。
2.從“個”到“類”
從“望了又望、聞了又聞”這兩個詞中,悟出表示不止一次的重復動作,可以用“()了又()”這樣的詞來表達。接著引導學生嘗試用這樣的構詞方式說說這一類詞,如“想了又想、聽了又聽、看了又看”等。
3.從詞語到句子
詞語的教學不能脫離具體可感的語言環(huán)境,應該在課文的閱讀過程中進行。理解了這兩個表示重復動作的詞語,也就體會到了父親的愛鳥之情,從而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畫面。通過情境畫面的渲染,讓學生懂得運用,用“()了又()”進行補充式模仿寫話,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在低年級重視詞匯教學,完成講清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逐步積累詞語并能正確地完成任務,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