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才
摘 要:花生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是梓潼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豐產栽培技術也是我們農技部門多年以來的科研課題,為豐富的指導花生生產經驗,尤其是經過近幾年無公害花生的快速發(fā)展,新品種、新技術不斷得到應用推廣。本文重點就新肥料,新農藥在花生豐產上的應用做些探討。
關鍵詞:花生;栽培;新技術
一、影響花生產量的主要因素
1.連年重茬,造成花生的青枯、白絹等重茬病害年年加重。隨著高毒農藥的禁用,花生線蟲病,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病害。
2.土壤的過度利用,環(huán)境污染,自然生態(tài)變化、旱澇不均等也成為了影響花生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
3.現(xiàn)在的農技推廣形式,農技推廣的利益約束和分配機制,也嚴重制約了花生增產新技術在花生增產方面的推廣應用。
現(xiàn)在的農技推廣,主要是農資銷售、經營者起了主導作用。
近些年來,實際推廣、應用證明的花生產業(yè)化豐產栽培規(guī)程是:
二、花生種子處理技術,好的花生種子處理技術是花生奪取高產的基礎
1.種子儲存。種子儲存的安全水分含量要達到在10%以下,最好能達到8%以下,否則會很容易發(fā)生爛種現(xiàn)象,降低花生的發(fā)牙勢和發(fā)芽率,造成出苗不好。
2.種子挑選,要提高種子凈度,清除雜質及沒有發(fā)育成熟的秕果。
3.播前曬種,花生在下種前,采取帶殼曬種2~3天的方法,可以利用強烈的太陽紫外光將種子上攜帶的病菌殺死,降低病害的發(fā)生幾率。同時通過晾曬,降低種子的含水量,種子入土后,吸水迅速,萌發(fā)較快,縮短出土時間,發(fā)芽快,出苗整齊。
4.拌種。花生拌種是近些年推廣最成功、效果最好的一項實用新技術,特別是吡蟲啉成分的種衣劑,已經獲得農業(yè)部在花生上的登記。播種前用諾普信生產的“越眾”40毫升,兌水3兩加種肥拌種,可以實現(xiàn)花生一季不用打蚜蟲,也不用灌墩治蝙蝠蠐螬,效果非常好,‘地鷹拌種防蠐螬效果好,有花生青枯病的地塊,拌種時,可以加熒光假單胞桿菌250克,效果比較理想。
三、花生播前管理技術
1.土壤選擇和處理。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應選擇質地疏松、士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生茬地。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冬耕、深耕20-30厘米,熟化耕作層。早春淺耕,達到土壤細碎無坷垃,耕后及時耙平保墑。
2.花生施肥技術。由于花生施肥基本上都是一炮轟技術,因些花生用肥,相當關鍵。一般要結合整地每公頃施腐熟優(yōu)質圈肥 45000~60000kg,注重施用鈣肥,最好施用,恩泰克等控施、長效‘七曲山花生專用復合肥100kg,這樣的專用肥,營養(yǎng)全面,中微量元素含量全,而且吸收率高,能夠在花生的整個生長季節(jié)均衡提供花生各生長階段需要的養(yǎng)分。這是取得花生高產的關鍵技術。
3.起壟技術,播前80公分開廂覆膜,隔山施肥,打孔播種。這是不少農戶忽視的關鍵技術點之一。
四、花生播種技術
1.合理選擇花生播種時間,花生不耐低溫,抗霜凍能力最弱一定要等到當?shù)?cm地溫達到15度以上3-5天后,才可播種。播種過早,氣溫低,種子出苗慢和不整齊,種子在土壤中易霉爛,造成缺苗。土質粘重,土壤板結或蓋土厚、水分過多時,表現(xiàn)猶為嚴重。這也是近些年常常引起農戶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
2.慎選地膜。覆蓋花生的地膜,不宜用厚膜、舊膜、破膜。要選用用料好,厚度為0.004毫米左右的微膜,或0.014毫來的地膜。這樣的膜,保溫、透光好,延展性好,不易破裂。蓋膜時一定要蓋平蓋嚴。每間隔5米處應取土壓膜,避免刮大風時將膜吹翻或扯破。
3.除草劑的選擇,近年來,花生乙草胺超標成為制約花生出口的一個關鍵因素,花生生長緩慢等乙草胺藥害現(xiàn)象也非常普遍和嚴重。因此直接建議不用乙草胺及其復配制劑,特別是不能使用50%的乙草胺。更不能加量使用。建議選用異丙甲草胺,特別是金都爾等苗前封地比較好,或者選擇巴斯夫的百壟通苗后除草。
4.合理確定花生密度。
五、花生苗期管理,花生出苗后,是打下產量基礎的關鍵時間
1.及時扣膜,花生出苗后,要及時扣開地膜,防止花生灼傷,同時,開口要盡量小,增加增溫保濕效果。
2.花生出苗后一般地塊,每公頃噴百泰600g、鉬肥等防治根腐、莖腐病,促進壯苗和增產。對有青枯病地塊,用熒光假單胞或者多粘芽孢桿菌灌根,這是我國僅有兩個獲得正式登記,防治青枯病的農藥制劑。
六、花生中后期管理技術
在花生種植生產上,中、后期管理跟不上,會導致花生產量較低,是嚴重制約花生種植面積擴大的一個因素。
1.花生化控和防病,是本期的管理重點?;ㄉ?,一定要改變花生封壟后一次封死的習慣,改為多次化控,具體用藥上,以歐博、烯效唑、烯唑醇等為主?;貢r間上選擇花生苗高25cm左右就開始第一次控旺,促使莖基粗壯,抗倒伏,開花多,結果多。以后每隔15天左右結合用藥進行微量化控。
陽歷5月中對苗高25cm的花生進行第一次化控,對有白絹病的地塊,開始噴施凱澤、噻呋酰胺等藥物。同時間隔半月一次,共噴三次百泰,S-誘抗素,防治花生的死棵、葉斑病等,第一次噴施時,可以葉面加施鉬肥,第二次和第三次,可以加施硼肥、鉀肥。在花生膨果期,8月10號左右噴歐博、鉀肥等防銹病、網斑病等葉斑病。
2.及時澆水排澇。俗話說“地干不扎針,地濕不鼓?!?。就是說在花生生長的中、后期,地皮要保持“見干見濕”。盛花期至飽果期若降雨過多或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80%,就會因土壤缺氧影響根系或莢果發(fā)育,造成大量爛果。此期受澇,花生爛果率增加,平均減產可達30%左右。所以,對易澇地塊要及時疏通排水溝,做到小雨不內澇,大雨不成災。
3.噴施微肥和防早衰。噴施微肥。微量元素對花生的生長發(fā)育起著大量元素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某種微量元素缺乏,就會通過植株的外部形態(tài)表現(xiàn)出相應的缺素癥狀,并最終影響產量?;ㄉ鷮﹁F、鉬、硼、鈣等微量元素非常敏感,特別是鐵極為敏感,在堿性土壤種植花生易發(fā)生缺鐵癥,表現(xiàn)出黃葉白化癥狀。生產上建議及時噴施西班牙進口的格斯、果多康等全營養(yǎng)葉面肥,是最好的補肥方式,噴施兩次可增產10%以上。
4.適時防治病蟲害。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用48%的毒死蜱瑞蛙乳油200毫升/畝加適量水稀釋后與1公斤細沙拌勻,或用15%的毒死蜱顆粒劑撒旺、撒斯丹等1公斤/畝,與細干土1.5~2.5公斤混勻后,結合培土迎針掩埋于花生附近。也可以使用性誘劑撲金龜子。
防治棉鈴蟲、造橋蟲、斜紋夜蛾等害蟲,當蟲口基數(shù)30頭以上時,應在幼蟲3齡前,用甲維鹽、蟲螨蜻等噴灑葉面,進行防治。
5.適時收獲。當花生上部果枝葉片變黃,中部葉片大部分已經脫落,果殼網紋清晰,剝開莢果后,果殼內海綿層有黑色光澤,籽粒飽滿,種皮紅潤,飽果率達85%時,表明花生已經成熟,必須及時收獲,收獲過早、過晚都會降低品質及產量。
參考文獻:
[1]山東農業(yè)大學、萊陽農學院,編.余松烈,主編.作物栽培學[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2,2:3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