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探討

      2017-08-17 00:32:07
      上海國土資源 2017年2期
      關鍵詞:湘潭市集約生產總值

      易 浪

      (湖南萬源評估咨詢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11)

      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探討

      易 浪

      (湖南萬源評估咨詢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11)

      以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為例,在參考國土資源部《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規(guī)程》的基礎上,構建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針對當前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理想值研究不足的實際情況,采用規(guī)劃目標值法、發(fā)展趨勢分析法等方法確定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各指標理想值;通過了解湘潭市區(qū)域土地利用現狀和經濟發(fā)展趨勢,結合多種方法來確定評價指標理想值,有利于減少主觀因素造成的干擾。該方法能準確反映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水平,更具科學性、客觀性和引導性。

      建設用地;土地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理想值

      城市是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集聚發(fā)展的空間實體形態(tài),城市建設用地是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過程中生產建設活動的重要載體[1~3]。城市建設用地的節(jié)約集約利用狀況側面反映出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水平,影響城市的發(fā)展質量、效率水平和功能發(fā)揮,決定了其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國土資源部發(fā)布的《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規(guī)程》為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提供了技術指導和依據。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其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城市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狀況、潛力規(guī)模與空間分布及變化趨勢,因此評價標準的制定尤為重要[4~8]。評價指標的理想值是對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程度評判的標準,指標理想值的確定既是關鍵點也是難點,因此理想值確定的合理性將影響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如不能準確反映區(qū)域建設用地利用狀況,將失去評價意義[9,10]。由于各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和現狀條件的差異,以及政府決策傾向、發(fā)展重點的不同,導致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不具有普遍性,統(tǒng)一標準的難以制定。

      因此,本文結合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實踐,進行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理想值的實證研究,探討各評價指標理想值的確定方法,并制定各指標的理想值,為合理地評價湘潭市區(qū)域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程度做出貢獻,并為國土土地管理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實證依據。

      1 研究區(qū)概況

      湘潭市地處湖南省中偏東部,湘江中下游,與長沙、株洲共同構成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最發(fā)達的“金三角”城市群[11]。湘潭地跨東經11158~11305,北緯2721~2805;東接株洲,南靠衡陽,西鄰婁底,北界長沙,東西橫寬108km,南北縱長81km,土地總面積5006.5km2。2015年湘潭市地區(qū)生產總值1703.1億元,比上年增長9.6%。

      2 方法與數據

      評價對象為湘潭市區(qū)域內的全部建設用地,區(qū)域土地總面積為500581.45hm2,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為79637.98hm2。在湘潭市域尺度上構建區(qū)域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采用規(guī)劃目標值法等方法綜合確定2015年12月31日評價時點的理想值。統(tǒng)計數據主要來源于2011~2016年的《湘潭市統(tǒng)計年鑒》,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數據來源于湘潭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數據。土地供應數據采用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與監(jiān)管系統(tǒng)導出的數據。

      3 評價指標體系

      以節(jié)約集約用地原則為指導,基于建設用地普查評價工作內涵的界定,根據《城市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手冊》,湘潭市城市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由指數、分指數和指標三個層次構成。本文從利用強度指數(UII)、增長耗地指數(GCI)、用地彈性指數(EI)和管理績效指數(API)5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狀況定量評價指標體系Table 1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se of ____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4 理想值分析與確定

      目前理想值確定主要有專家咨詢法、文件資料法、發(fā)展趨勢法、最大(?。┲捣?、目標值法、平均值法等[12~16]。湘潭市城市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理想值依照節(jié)約集約用地原則,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的基礎上,依據土地利用規(guī)劃所確定的控制目標、上級分解下達的節(jié)約集約用地管理目標、湖南省或湘潭市平均狀況、湘潭市下轄各縣市區(qū)相關指標現狀值,采用專家咨詢等方法綜合確定。

      4.1 利用強度指數

      增長耗地指數主要由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和建設用地地均地區(qū)生產總值3個方面反映。

      (1)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

      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指基準年的常住總人口規(guī)模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總面積的比值,反映評價時點土地承載人口總量的能力,屬正向相關指標。該指標理想值采用規(guī)劃目標值法和發(fā)展趨勢分析法的基礎上,咨詢有關專家綜合確定。

      《湘潭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8~2020)》中規(guī)劃2010年湘潭市總人口為300萬人,2020年為340萬人,《湘潭市域規(guī)劃(2008~2020)》中規(guī)劃2020年湘潭市總人口為340萬人,均較好地體現了“兩型”社會建設時期湘潭市人口快速集聚的趨勢,因此確定2020年湘潭市總人口為340萬。根據《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中確定的湘潭市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2020年湘潭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模為63197hm2。根據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公式計算得到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的目標值為5380 人/km2。

      發(fā)展趨勢分析法是通過查閱《湘潭市統(tǒng)計年鑒》獲取2010~2015年湘潭市常住人口數據,選用一元線性回歸方法預測2020年人口數據,擬合R2為0.9939,因此2020年湘潭市人口預測值為290.07萬人;根據《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中確定的湘潭市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2020年湘潭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模為63197hm2;根據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的計算公式,該指標理想值為4590人/ km2。

      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屬正向相關指標,指標理想值原則上愈大愈佳,為了提高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因此結合規(guī)劃目標值法和發(fā)展趨勢分析法,咨詢有關專家意見后最終確定城鄉(xiāng)建設用地人口密度的理想值為5380萬元/km2。

      (2)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

      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屬正向相關指標,反映評價時點土地投入狀況,該指標理想值采用規(guī)劃目標值法和平均值法的基礎上,咨詢有關專家綜合確定。

      根據《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年)》,湘潭市到2020年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81365hm2?!笆濉逼陂g,湘潭市地區(qū)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894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703.1億元,年均增長11.6%;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68億元,年均增長30.4%。根據《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湘潭市地區(q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根據湖南省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2015年湘潭市GDP增速已回落到9.6%,因此將湘潭市2016~2020年GDP年均增長速度設置為9%,湘潭市2016~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速度設置為15%。由此以2015年湘潭市GDP和固定資產投資為基礎,推算出2020年湘潭市GDP總量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2620.43億元和3631.3億元。根據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公式計算得到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的規(guī)劃目標值為44629.75萬元/km2。

      經測算2011~2015年,湘潭市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率分別為:57.84%、69.70%、84.19%、92.15%和105.99%,平均值為81.97%,根據湘潭市近5年固定資產投資額與GDP比值的平均狀況,由此預測2020年湘潭市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為2620.43億元×81.97%=2147.97億元,根據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公式計算得到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的目標值為26399.12萬元/km2。

      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屬正向相關指標,指標理想值原則上愈大愈佳,與此同時2015年湘潭市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為22607.08萬元/km2。為了提高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因此確定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的理想值為44629.75萬元/km2。

      (3)建設用地地均地區(qū)生產總值

      建設用地地均地區(qū)生產總值屬正向相關指標,反映評價時點土地產出效益狀況和土地承載經濟總量的能。結合湘潭市國民經濟發(fā)展相關規(guī)劃以及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我們確定未來湘潭市GDP年均增長率為9%,以2015年的GDP為基礎從而推算出2020年地區(qū)生產總值為2620.43億元。根據《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中確定的湘潭市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2020年湘潭市建設用地總規(guī)模為81365hm2。根據建設用地地均地區(qū)生產總值計算公式,得到2020年建設用地地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目標值為32205.86萬元/km2。

      4.2 增長耗地指數

      增長耗地指數主要由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和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4個方面反映。

      (1)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

      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是反映人口增長消耗的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狀況,屬反向相關指標,采用目標值法和發(fā)展趨勢分析法綜合確定。

      發(fā)展趨勢分析法是通過查閱《湘潭市統(tǒng)計年鑒》獲取2010~2015年湘潭市常住人口數據和城鄉(xiāng)建設用地數據,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方法預測2020年人口和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的預測值分別為290.07萬人和68758.31hm2,2010年人口和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分別為275.22萬人和61812.96hm2;根據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的計算公式,該指標理想值為467.70m2/人。

      根據《湘潭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8~2020)》和《湖南省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規(guī)劃2010年和2020年湘潭市總人口分別300萬人和340萬人,而2010年和2020年湖南省省級規(guī)劃下達的湘潭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模分別為57994hm2和63197hm2。根據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計算公式,計算得到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為301.95m2/人。

      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屬反向相關指標,指標理想值原則上越小越佳,因此結合發(fā)展趨勢分析法和目標值法,最終確定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量理想值為301.95m2/人。

      (2)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

      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是反映經濟增長耗地下降的速率,屬正向相關指標。湖南省逐級分解下達給湘潭市的“十二五”期間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目標任務為30.11%,通過目標任務推算湘潭市年均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為6.80%,而湘潭市整體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為8.68%,已遠遠超過了湖南省下達的下降目標。而從《湘潭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0~2020年)》可知,湘潭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指標體系中對湘潭市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做了約束性規(guī)定,規(guī)定2016~2020年湘潭市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為9%,因此確定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耗地下降率的理想值為9%。

      (3)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

      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是反映經濟增長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狀況,屬反向相關指標,采用極值法和規(guī)劃目標值法綜合確定。根據《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對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做了約束性的規(guī)定,其區(qū)間為0.4445~0.3067km2/億元,利用極值法取最小值為理想值,則理想值為30.67m2/萬元。

      2020年湘潭市區(qū)域整體地區(qū)生產總值預測值為2620.43億元,2010年湘潭市區(qū)域整體地區(qū)生產總值為894億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2010~2020年湘潭市新增建設用地規(guī)??刂圃?2078hm2,由此計算出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的規(guī)劃目標值為6.70m2/萬元。綜合分析規(guī)劃目標值法與極值法確定的理想值,同時考慮湘潭市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區(qū)間從0.4445~0.3067km2/億元波動幅度較大,并且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屬反向相關指標,指標理想值原則上越小越佳,因此通過專家咨詢,最終確定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的理想值為6.70m2/萬元。

      (4)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

      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是反映單位投資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狀況,屬反向相關指標,規(guī)劃目標值法確定。根據《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湘潭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因此2010~2020年間湘潭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總額將達到20699.61億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2010~2020年新增建設用規(guī)??刂茷?2078hm2,由此計算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規(guī)劃目標值0.58m2/萬元。

      4.3 用地彈性指數

      用地彈性指數主要由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和地區(qū)生產總值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方面反映。

      (1)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

      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屬于正向相關指標,反映建設用地消耗與自身社會發(fā)展的協(xié)調程度。通過2011~2015年的湘潭市統(tǒng)計年鑒和變更調查數據成果收集人口和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現狀數據,根據指標含義計算2015年湘潭市和下轄縣市區(qū)的現狀值,2015年湘潭市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指標現狀值為0.57,2015年湘潭市下轄縣市區(qū)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現狀值的1/4分位數法得出的理想值為1.31。與此同時《標準規(guī)范》中提到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理想值確定以湘潭市指標現狀值為基礎,結合其他類比城市情況、下轄各行政單元指標現狀值等綜合確定,原則上不低于1.0。結合相關專家意見以及湘潭市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確定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的理想值為1.0。

      (2)地區(qū)生產總值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

      地區(qū)生產總值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屬于正向相關指標,反映建設用地消耗與自身經濟發(fā)展的協(xié)調程度。根據《湘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6~2020)》中確定的湘潭市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2010至2020年湘潭市新增建設用地規(guī)模為12078hm2,因此可知建設用地增長率為16%。根據《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湘潭市地區(q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由此可知2010年至2020年湘潭市GDP增長率為193%,通過計算公式得出地區(qū)生產總值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理想值為12.06。

      4.4 管理績效指數

      管理績效指數主要由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和城市批次土地供應比率方面反映。

      (1)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

      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屬于正向相關指標,反映存量用地盤活促進節(jié)約集約用地的管理效果。國土資源部簽發(fā)的《關于推進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中強調重點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其中提到了具體標準,“制定促進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有效利用的政策,將實際供地率作為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城鎮(zhèn)批次用地規(guī)模的重要依據,對近五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市、縣,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暫停安排新增用地指標,促進建設用地以盤活存量為主”。湘潭市前五年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平均值為26.04%,而2011~2015年存量建設用地供應面積為1052.08hm2,存量建設用地供應面積供應比率為22.44%。理論上,對于完備的土地市場該指標的理想值應趨于100%,但考慮到我國土地市場發(fā)展較晚。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作為正向指標,值越大越佳,結合分析湘潭市前五年城市存量土地供應比率實際值和存量土地供應比率平均值,咨詢有關專家確定其理想值為26.04%。

      (2)城市批次土地供應比率

      城市批次土地供應比率屬正向相關指標,反映新增用地供應管理促進節(jié)約集約用地的效果。采用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歷年對供應率的考核標準(四六八原則),即2012~2014年批次土地供應率應完成80%、60%和40%確定。通過匯總湘潭市2012~2014年批準批次土地供應面積,2012~2014年湘潭市累計批準批次土地總面積為5063.21hm2,按照四六八原則,到2014年底應完成3131.44hm2土地供應,綜合供應率為61.85%,因此四六八原則計算確定的城市批次土地供應比率為61.85%。

      表2 湘潭市區(qū)域用地狀況整體評價指標理想值匯總Table 2 Regional land use situation overall evaluation index ideal value summary table of Xiangtan city

      5 結論

      (1)區(qū)域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確定評價指標的理想值,理想值的標準對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及評價結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確定理想值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多種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突出理想值確定的科學性,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本文類比不同的方法制定了湘潭市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的理想值。

      (2)在掌握湘潭市土地利用現狀水平和未來經濟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以城市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及相關法規(guī)為依據,采取發(fā)展趨勢分析法、規(guī)劃目標值法、平均值法和四分之一分位數等多種定量方法來確定評價的理想值,可有效避免因專家打分法確定評價指標理想值的主觀性。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是一項延續(xù)性較強的工作,從理想值結果來看,符合湘潭市未來城市的發(fā)展狀況,反映出本文提出的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確定過程合理,對其他地區(qū)城市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的確定提供參考依據。

      References)

      [1] 汪波,鄭家響. 我國大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2 (1):24-28. Wang B, Zheng J X.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megalopolis of China[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22(1):24-28.

      [2] 蔡文,萬濤,王雄. 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1):137-139. Cai W, Wan T, Wang X. Study on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potentia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6,(1):137-139.

      [3] 鄭澤慶,黃賢金,鐘太洋,等. 我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綜述[J].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23(3):62-64. Zheng Z Q, Huang X J, Zhong T Y, et al.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assessm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8,23(3):62-64.

      [4] 楊樹海. 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內涵及其評價指標的構建[J]. 經濟問題探索,2007,(1):27-31. Yang S H. The inten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evaluation index[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07,(1):27-31.

      [5] 林堅,張沛,劉詩毅. 論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的技術體系與思路[J]. 中國土地科學,2009,23(4):4-10. Lin J, Zhang P, Liu S Y. Discussion on technical system and perspectives of evaluation on construction land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J]. China Land Science, 2009,23(4):4-10.

      [6] 曹銀貴,鄭新奇,胡業(yè)翠. 區(qū)域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濟南市為例[J]. 經濟地理,2010,30(6):1016-1020. Cao Y G, Zheng X Q, Hu Y C. Appraisal on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Taking Jinan as exampl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6):1016-1020.

      [7] 孫東升. 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中指標理想值的確定[J]. 上海國土資源,2014,35(3):47-49. Sun D S. Evalu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4,35(3):47-49.

      [8] 任飛陽,韋仕川. 區(qū)域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三亞市為例[J]. 上海國土資源,2016,37(3):35-39,70. Ren F Y, Wei S C. Evaluat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intensive land use: The case of Sanya city[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6,37(3):35-39,70.

      [9] 王家庭,季凱文. 中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影響因素分析[J]. 經濟地理,2009,29(7):1172-l176. Wang J T, Ji K W.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Based on the data of 34 sample cities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29(7):1172-l176.

      [10] 雷國平,宋戈. 城鎮(zhèn)土地集約利用的潛力計算與宏觀評價[J]. 學習與探索,2006,(6):184-191. Lei G P, Song G. Potential calculation and macro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J]. Study & Exploration, 2006,(6):184-191.

      [11] 程新艷,張坤. 構建長株潭大城市群過程中的政府關系分析[J].上海國土資源,2017,38(1):55-58,64. Cheng X Y, Zhang K. Analysis of 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7,38(1):55-58,64.

      [12] 徐瀟瑾,潘潤秋. 基于熵值法和統(tǒng)一理想值的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1,28(3):52-56. Xu X J, Pan R Q.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entropy and unified ideal value[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11,28(3):52-56.

      [13] 鐘仡妹,馬智宇,馬才學,等. 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理想值改進研究[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1,28(3):121-125. Zhong M M, Ma Z Y, Ma C X, et al. Ideal value improvement of intensive land use evaluation in development zones[J].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11,28(3):121-125.

      [14] 施飛鴻,倪貴平. 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理想值確定的探討—以福清市江陰開發(fā)區(qū)為例[J]. 臺灣農業(yè)探索,2010,(3):40-45. Shi F H, Ni G P. Discussion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ideal value of evaluation index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 A case study of Jiangyin development zone in Fuqing city[J].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3):40-45.

      [15] 李翔,靳相木. 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中的指標理想值[J]. 社會科學研究,2009,(5):27-33. Li X, Jin X M. Evaluation index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9,(5):27-33.

      [16] 廖平凡,楊小雄. 基于理想值法的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0):14820-14822. Liao P F, Yang X X. Study on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ideal value method[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37(30):14820-14822.

      Determining ideal values for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 Xiangtan city

      YI Lang
      (Wanyuan Valuation & Consultation Co., Ltd., Hunan Changsha 410011, 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ing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and Intensive Use,” and refers to Xiangtan City as a case study. The paper refers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namely, the shortage of an ideal value evaluation index for construction land and its intensive utilization, and the ideal value for each index of Xiangtan city’s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Then, the extent of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are determined using the “planned target value”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methods. Combining the assessment of Xiangtan’s regional land use stat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a variety of methods helps us to determine the ideal value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This method is conducive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subjective factors. It can also accurately reflect the levels of economic and intensive land use for construction in Xiangtan City in a manner that is simpler and mor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land us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deal values

      F293.22

      :A

      :2095-1329(2017)02-0096-05

      10.3969/j.issn.2095-1329.2017.02.023

      2017-02-16

      修回日期: 2017-03-15

      易浪(1989-),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等研究.

      電子郵箱: 148167735@qq.com

      聯系電話: 0731-84432609

      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外協(xié)項目:“土

      地資產核算試點工作”(2016-39-2)

      猜你喜歡
      湘潭市集約生產總值
      湘潭市:感悟百年黨史,踐行初心使命
      2020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什么將取代國內生產總值?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0
      湘潭市老年大學學員作品 展示
      老年教育(2017年8期)2017-09-12 09:17:56
      本地生產總值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牢筑節(jié)約集約“高壓線” 嚴守國土資源“生命線”——玉環(huán)縣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國土資源節(jié)約集約模范縣
      集約轉型 小城鎮(zhèn)發(fā)展之路
      湘潭市農地正外部性價值量估算
      陵水| 武功县| 广安市| 镇宁| 铁力市| 武山县| 玛沁县| 莎车县| 牡丹江市| 兴业县| 金阳县| 商都县| 西安市| 四子王旗| 西盟| 兰坪| 勃利县| 内乡县| 宁河县| 贵溪市| 南昌市| 鹤壁市| 蓬安县| 东丰县| 南漳县| 东丽区| 方山县| 洪湖市| 墨竹工卡县| 德保县| 谢通门县| 昭平县| 浪卡子县| 铅山县| 鄱阳县| 山西省| 高碑店市| 神木县| 铜梁县| 武夷山市|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