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楊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醫(yī)院,湖南 湘潭 411300)
探討ICU患者院內(nèi)真菌性敗血癥的發(fā)生特點及其防治策略
成楊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醫(yī)院,湖南 湘潭 411300)
目的 針對ICU患者院內(nèi)真菌性敗血癥的發(fā)生特點以及對應防治對策進行分析。方法 對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ICU病房內(nèi)出現(xiàn)真菌性敗血癥的12例患者的各方面資料加以分析,針對其病發(fā)特點進行綜合,并對針對性防治對策加以探索。結果 結合對本組患者血液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共存在有15株菌株,其中以念珠菌為主(8株),且誘發(fā)該癥因素存在于多個方面,以中心靜脈置管而誘發(fā)感染為主,在針對性治療下,無患者死亡。結論 真菌性敗血癥為ICU較為嚴重的病癥,存在一定致死率,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需要對其加以重視,并采用有效的防治對策,實現(xiàn)對該癥病發(fā)率的有效控制。
ICU病房;真菌性敗血癥;發(fā)生特點;防治對策
真菌性敗血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病癥,且主要出現(xiàn)于院內(nèi),以ICU病房病發(fā)率居高。該癥早期不具備顯著臨床特點,很難做到盡早確診,存在有一定的病死率。結合我院近幾年ICU病房統(tǒng)計情況可知,該癥病發(fā)率呈現(xiàn)出緩慢上升的趨勢[1]。為此,必須采取有效對策,針對該癥進行預防。本次我院就結合12例患者對該癥發(fā)生特點以及針對性防治策略加以摸索。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ICU病房內(nèi)出現(xiàn)真菌性敗血癥12例患者各方面資料加以分析。本組患者中存在有男性8例,女性4例,年齡于15-78歲間,中間值為(51.55±1.52)歲。在入住ICU 6-17天后,被確診出現(xiàn)真菌性敗血癥,均值為(9.68±1.58)天。
1.2 方法
針對本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各方面臨床資料加以回顧,針對該癥的病發(fā)特點進行分析,進而對有關防治對策進行總結。
2.1 血液培養(yǎng)情況
采集本組患者靜脈血進行組織培養(yǎng)共發(fā)現(xiàn)15株菌株,其中以念珠菌為主(8株),具體見下表1:
表1 本組患者血液培養(yǎng)結果
2.2 本組患者病癥以及誘發(fā)因素分析
經(jīng)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中存在2例重癥胰腺炎、3例重型顱腦損傷、3例腦出血、1例消化道瘺、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組患者中5例長時間采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4例患者進行中心靜脈插管,2例患者留置導尿管治療,1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例腦出血患者及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曾使用呼吸機治療。
2.3 臨床特征
結合對患者資料整理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均存在有發(fā)熱、畏懼寒冷的情況,體溫在38-41度,均值為(39.32±0.32)度。6例患者存在有呼吸急促的情況,同時存在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礙,表現(xiàn)為嗜睡、冷漠或者輕度語言功能障礙。3例患者出現(xiàn)嘔吐、腹脹以及腹瀉的癥狀。4例患者在四肢以及背部等部位能觀察到明顯皮疹,表現(xiàn)為半透明狀,直徑在1 mm左右,且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后,真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皮疹部位即出現(xiàn)脫屑,并緩慢恢復正常。此外,經(jīng)血液檢測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中,有4例白細胞計數(shù)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含量在0.9左右。2例患者出現(xiàn)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
2.4 感染路徑分析
結合培養(yǎng)結果以及患者臨床實際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感染路徑存在于多個方面,其中以中心靜脈導管入侵為主,6例患者均因此而誘發(fā)感染。2例由呼吸道入侵,2例由泌尿道入侵,其余2例患者則由腹腔以及引流管入侵而導致。
2.5 臨床治療情況
本組患者在確診為真菌性敗血癥后,結合血液培養(yǎng)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無患者出現(xiàn)死亡。
真菌性敗血癥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病癥,主要出現(xiàn)于重癥ICU病房中,且以臟器功能衰竭患者病發(fā)幾率較高,其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重癥ICU病房患者,病癥均較為嚴重,且存在有一種及以上原發(fā)病癥,其綜合免疫能力較低,對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強。(2)存在有多種感染因素,且原發(fā)病癥未得到有效控制。受手術創(chuàng)傷、置管引流、氣管插管以及深靜脈置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將使得患者遭受感染的幾率增加。(3)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大部分ICU患者在治療期間均需要使用抗菌藥進行治療,考慮到抗菌藥本身存在有一定毒性,且該類患者病癥較為嚴重,其肝腎功能存在有不同程度損傷,對于藥物的耐受能力較差,進而導致藥物使用劑量受到限制。(4)很難做到早期確診。因真菌性敗血癥在病發(fā)早期,患者無明顯異常癥狀,容易被醫(yī)護人員所忽視,導致患者無法及時得到治療[2-3]。
就該癥的臨床治療來講,早期抗真菌治療為主要治療方案。結合血液培養(yǎng)可針對誘發(fā)患者感染的病菌類型進行探明。而病原體在患者血液內(nèi)的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很容易向其他組織、器官進行轉(zhuǎn)移,且血液培養(yǎng)陽性率相對較低,導致早期診斷存在有一定難度。按照培養(yǎng)結果,科學合理選用抗真菌藥物治療,便能達到對病癥控制的效果。考慮到氟康唑具備較廣的抗菌譜,可將其視為針對該部分患者治療的首選用藥。而針對存在有血源性感染或者血液動力情況不穩(wěn)定的患者,以及在使用氟康唑治療后病癥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可使用脂質(zhì)體兩性霉素B進行治療。該藥近幾年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中,具備極強的穩(wěn)定性,且殺菌能力好,兼具降低毒性反應的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氟康唑治療中,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而在使用兩性霉素B治療中,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的情況,在用藥中需加以重視[4-5]。
除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外,還可以使用其他方式進行防治。針對已確診為真菌性敗血癥患者,在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可立即拔出導管,或者對導管進行更換。針對存在有膿腫以及壞死感染病灶的患者,可實施引流以及清除操作[6]。同時,需要對醫(yī)護人員無菌理念進行強化,在實施各方面治療與護理操作時,均需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進行。更需要做好對患者胃腸道的保護工作,起到對念珠菌的預防作用。針對胃腸道功能健全的患者,可選用鼻飼或者進行胃腸造瘺,滿足自主進食條件的患者,則應鼓勵其自主進食。
[1] 余旻,俞康龍,林兆奮,等.ICU院內(nèi)真菌性敗血癥的發(fā)生特點及其防治[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1,21(2):84-85.
[2] 顧江紅,倪虹,緱東元,等.ICU院內(nèi)真菌性敗血癥的防治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4):3-4.
[3] 楊向紅,孫仁華,徐良,等.院內(nèi)真菌性敗血癥的臨床研究[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08,35(5):304-306.
[4] 李秋平,高昕,黃捷婷,等.PNICU內(nèi)早產(chǎn)兒真菌性敗血癥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0,28(6):531-534.
[5] Harrison LH,Petit S,Craig AS,et al.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1999-2005.[J].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7(17):258-259.
[6] 緱東元,董兆平.ICU院內(nèi)獲得性真菌性敗血癥的臨床特點和防治策略[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2,24(12):727-729.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ICU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Fungal Septicemia
CHENG Yang
(Shaoshan Hospital of Xiangtan, Xiangtan, Hu’nan, 4113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osocomial fungal septicemia in ICU pati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12 patients with fungal septicemia in ICU ward from January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analyzed, and for 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o explore.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blood culture found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there were 15 strains, among them, Candida dominated (8 strains), and the disease induced factors exist in many aspects,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duced infection mainly in targeted therapy, there were no deaths. Conclusion Fungal septicemia is ICU serious illness, there are certain death rate in the actual course of treatmen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ICU ward; Fungal septicemia;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