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顯華
黃金年代
1519年,西班牙在墨西哥建立了殖民地。
之后,西班牙還在秘魯發(fā)現(xiàn)了印加人的部落,而印加文明也從此受到巨大影響。然后還發(fā)現(xiàn)了秘魯。
當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了穩(wěn)定的殖民統(tǒng)治后,從那里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從而使得他們的國力得到快速增長。
西班牙在墨西哥獲得了不菲的黃金后,又在秘魯找到了大量的金礦。在美洲新大陸建立了殖民地后,西班牙人并不滿足于此。麥哲倫航線的開辟、美洲南部海道的發(fā)現(xiàn)繼續(xù)刺激著狂熱的西班牙人進行探索。幾十年后,他們建立了跨越太平洋北部的貿(mào)易航線。西班牙人通過在太平洋的數(shù)次航行,終于掌握了北太平洋上季風和洋流的規(guī)律。到了16世紀中期,只剩下太平洋南部還有大量區(qū)域沒有探索,但西班牙對此區(qū)域的向往還是較為強烈的,于是,他們把這一大片區(qū)域命名為澳大利亞,意思是未知的南方土地。
16世紀上半葉的時候,西班牙人擁有大量的殖民地,他們在那里開采黃金,大量的財富涌入西班牙。到了16世紀中葉,由于過度開采,黃金產(chǎn)量開始大幅度縮減。16世紀40年代,在今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又發(fā)現(xiàn)兩大銀礦。大量的財富再次涌入西班牙。
在大航海時代,來自于新大陸礦山中的無數(shù)金銀,其中有20%都是屬于西班牙國王的。大量財富的涌入,讓西班牙王室過上了奢華、糜爛的生活。
隨著西班牙從海外貿(mào)易中獲得的資本越來越充足,其崛起的勢頭也就愈發(fā)“勢不可當”了。事實證明,西班牙帝國的確如愿以償?shù)亟⒘似饋恚?521年至1643年,這是西班牙的黃金年代。
對于西班牙的暴富,英國人早就眼饞了。
有這樣兩個英國人,他們?yōu)榱四墙馉N燦的財富可謂是煞費苦心,這兩個人是,弗朗西斯·德雷克和約翰·霍金斯,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1573年2月,這兩人在巴拿馬地峽雁列山脈的某一山口向著遠處瞭望。
弗朗西斯·德雷克無比興奮,開始大聲地向上帝禱告:有生之年,一定要親自指揮第一艘英國艦船在太平洋上航行。
隨后,更大的驚喜出現(xiàn)了。原來,從秘魯?shù)V場運送金銀出來的車隊正從雁列山脈經(jīng)過,數(shù)量非常多,多到連西班牙人都無法護航。
弗朗西斯·德雷克決定出手了,開始他最擅長的勾當——打劫!
經(jīng)過一番人仰馬翻的戰(zhàn)斗,這一票收獲不菲,得到了多達十萬比索的金銀財寶,回到英國后,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富翁,然而,這些財富于他的夢想——航行太平洋來說,差得還是太遠。所以,他需要得到王室的支持。因為航行太平洋所需的費用實在是太龐大了!
有一個疑問其實一直都存在:弗朗西斯·德雷克為什么敢去打劫強大的西班牙帝國的金銀財寶呢?這事還得往回說起。
1568年,弗朗西斯·德雷克和表兄約翰·霍金斯帶領(lǐng)5艘販奴船前往墨西哥(這兩人的走私貿(mào)易當然是罪惡骯臟的交易,他們身上都沾滿了奴隸的鮮血。當然,他們的走私貿(mào)易也影響到了西班牙的貿(mào)易利益)。
當時,他們受到風暴的猛烈襲擊,船只損壞嚴重,無法繼續(xù)航行。于是,他們求助于西班牙,隨后便駛?cè)敫劭谶M行維修。然而,幾天后突然發(fā)生了驚天變故,西班牙總督突然下令:處死他們的全部船員。這就是讓英國人憤怒不已的圣胡安港事件。
原以為跟隨他們能發(fā)橫財?shù)挠瑔T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趟走私之行竟然成為了喪命之旅。當鮮血染紅了海水,一切復歸平靜,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和表兄約翰·霍金斯癱坐在地上,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西班牙為什么要屠殺他們?憑什么只有西班牙才能享受新大陸的財富?
一顆仇恨西班牙并誓死要復仇的種子,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并且深深扎入了他的心底。
四年后,也就是1572年,復仇行動開始了,弗朗西斯·德雷克帶領(lǐng)他的復仇小船隊橫渡大西洋,悄然躲進了巴拿馬地峽。隨后,他們以堅韌的毅力躲在南美叢林里近一個月。
這樣的付出在不久后得到了回報,而這種回報對他、對英國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搶奪了大量的黃金,財富陡然劇增。
其二,弗朗西斯·德雷克成為英國人的英雄,獲得了大量民眾以及英國皇室的支持。由此,他受到伊麗莎白女王的召見,并很快成了她的親信。
其三,通過這次行動,讓英國看出了端倪:西班牙不是不可侵犯的。
這也為日后的撕破臉提升了信心。
一場載入史冊的搶劫
1577年,弗朗西斯·德雷克開始了一場由南美洲到南太平洋的航行,此事得到了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大力支持。于是,他帶領(lǐng)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橫渡大西洋,于1578年春到達了巴西。接著,他沿南美洲海岸南下。
這次他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火地島和南極洲隔開的航道。
返航時,他沿著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向北行駛,橫渡太平洋到達香料群島,最后繞過好望角返回英國。
這次航行,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船隊全副武裝,很明顯,他打算給西班牙一點厲害瞧瞧。1月7日,當他們到達里爾角海域的時候,三艘西班牙捕魚船與他們遭遇了。面對德雷克如此龐大的船隊,西班牙人沒有任何逃走的機會,隨著弗朗西斯·德雷克一聲令下,僅一會兒工夫,所有的貨物就被洗劫一空。
弗朗西斯·德雷克覺得這樣還不解氣,又強令這三艘西班牙船跟著他們走了900英里。當然,西班牙人也不甘坐以待斃,中途連連使絆。出于大局考慮,德雷克還是放了這一幫西班牙人。
然后,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船隊繼續(xù)前行,他們繞過布蘭克角,在那里,又發(fā)現(xiàn)了幾艘拋錨的葡萄牙船只。
葡萄牙人看到這突如其來的大船隊,一臉驚恐。
以弗朗西斯·德雷克的作風,自然不會放過他們。
之后繼續(xù)航行到了佛得角群島,遇見了一艘名為圣瑪利亞的葡萄牙巨船,上面補給充足,裝滿了紅酒、羊毛、布匹。
弗朗西斯·德雷克哈哈大笑,狂叫著,命令手下進攻。
很快這艘巨船就成為他的了,當然也是英國的了。他還將這艘船的名字給改了,改成了瑪麗號。
指揮這艘船的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手下努諾·達席爾瓦,因為,此人知道通往巴西的最佳航線,也熟悉在南美洲海岸航行途中的所有危險。
弗朗西斯·德雷克很會收買人心,為了讓努諾·達席爾瓦甘心為他賣命,特意在船長的會議上給了他一個位置;同時還給他配備最好的房間、食物,自然少不了美麗的女人。
由于弗朗西斯·德雷克運回了西班牙的黃金,伊麗莎白女王將其封為了爵士。
1578年,弗朗西斯·德雷克的金鹿號船(因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只金鹿而得名)成功通過了麥哲倫海峽。僅僅七天的時間,在他帶領(lǐng)下的三艘船就到達了太平洋,這是一片極度考驗航海家們航海能力的海域,上面隨時出現(xiàn)的強烈暴風雨讓人難以防范。
隨后繼續(xù)前行,盡管中途充滿了艱辛,但絲毫不影響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果決。
不久,他得知一艘西班牙的大帆船已經(jīng)從利馬出航,這艘船上裝載著巨大的財富,出于海盜的思考方式,一個念頭從他心中升起:
打劫一艘寶船!不,不僅是打劫,這里面更有復仇的火藥味。
他為打劫而設(shè)計的方案十分巧妙,具體是這樣做的:首先,將裝滿葡萄酒的罐子蓋打開,狂飲幾口,剩下的倒掉,然后裝滿海水,再從船尾扔出,當然,其中一頭是用繩子拴系在船背上的。接著,將風帆拉起。
由于弗朗西斯·德雷克的金鹿號拖著不少裝滿海水的葡萄酒罐子,看起來就像是老爺車那樣在海面上緩緩地航行——毫無疑問這是騙局,而且,他還把西班牙的旗子掛在了船上,做出慢悠悠地、無害航行的樣子……
對方輕易就中計了,他們以為這是一艘跑不快,又裝滿“不值錢”玩意的商船——比起他們的寶船來說的確是如此。
就在對方放松警惕從旁經(jīng)過時,德雷克兇狠的嘴臉立刻暴露了出來,他突然砍斷酒罐端的繩子,金鹿號隨后大顯神威,以飛一般的速度追上了西班牙人的寶船。一邊靠近著,火炮一邊瞄準著,只等一聲令下,炮彈飛射而出,繼而炸裂。
兩船相交,弗朗西斯·德雷克的火炮手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第一顆炮彈就準確無誤地炸斷了對方船的后桅桿,寬闊的甲板上瞬間散落了一地的碎木屑、碎木塊,當然,還有折斷的桿子和繩索。整艘寶船頃刻間變得混亂不堪,因為他們毫無防備。
混亂中,弗朗西斯·德雷克分派的一隊人馬已經(jīng)從船的背風面攀爬了上去。他們的突然出現(xiàn),讓西班牙人更加慌亂、驚恐,短短幾分鐘時間,這艘寶船就被完全控制了。讓西班牙人郁悶的是,他們的船甚至連一顆炮彈都沒有發(fā)射出去,敗得無地自容。
戰(zhàn)后,弗朗西斯·德雷克站在西班牙人的船上,揚起雙臂,盡管海風淹沒了他的歡叫聲,但當他跳上這艘船時,內(nèi)心的極度狂喜已經(jīng)銘記下這輝煌的一刻——
14箱裝得滿滿的銀子和金幣;
大量用金銀制作的盤子;
滿貨艙的銀條,至少有1300根,閃閃發(fā)亮;
數(shù)箱珍珠寶石;
……
最后清點時發(fā)現(xiàn),銀條總重近26噸。難怪英國人看到這些財寶時幾乎都不敢相信:這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是一次足以寫進歷史的打劫,弗朗西斯·德雷克成功地獲取了西班牙著名寶船卡卡弗戈號上所有的財物。英國人,當然還有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的女王,給予了弗朗西斯·德雷克極高的榮譽。1580年9月26日,當滿載巨量財寶的金鹿號船駛進普利茅斯港時,伊麗莎白女王登上船,在甲板上授予了德雷克騎士爵位。
弗朗西斯·德雷克就此實現(xiàn)了從農(nóng)民到英雄的華麗轉(zhuǎn)身。據(jù)說,在很長的時間里,英國的半便士錢幣上,一直刻著德雷克的金鹿號艦船圖案,而流行于英國的民謠《德雷克的鼓》這樣唱道:若英國不幸蒙難了,只要德雷克的鼓響起,他就一定會回來為英國解難。
打破海上霸權(quán)
當弗朗西斯·德雷克在海上不遺余力地打劫西班牙商船時,另一位傳奇人物也沒有閑著。他就是約翰·霍金斯。
作為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表兄,他當然忘不了西班牙人帶給他的那次刻骨仇恨。很快,伊麗莎白女王就任命他為財政大臣,并掌管皇家艦隊。
剛一上任,他就投入到具體工作。他召集了一大批經(jīng)驗豐富的航海家,開始設(shè)計一種全新的戰(zhàn)艦,用以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權(quán)。
1521年至1643年的西班牙帝國正處于黃金時期,擁有無可爭議的海上霸權(quán),當時西班牙的海軍和戰(zhàn)艦堪稱整個歐洲的典范,大多以“巨艦”著稱,這種艦船的特點是船身寬闊,在船艏和船艉均建有高大的船樓,可以容納更多的作戰(zhàn)士兵。
不過,由于這種巨艦重心高,航速不可避免的有些慢,靈活性較差。當然,從另一方面說,也有航行平穩(wěn)和抗風浪能力很強的優(yōu)點。
而西班牙人的海戰(zhàn)戰(zhàn)法,一直以中世紀的接舷戰(zhàn)為主。簡單來說,就是先用火炮破壞敵艦的風帆和纜繩,使敵艦失去行動能力,再靠近敵方船舷,由士兵跳幫進行格斗。由于雙方距離很近,必須通過靠幫廝殺來決出勝負。
有時候,還會造成自身的誤傷,甚至混作一團。顯然,這是一種古老的海戰(zhàn)法,但西班牙一直沿用了下來。
他們在巨艦上的設(shè)計也體現(xiàn)出其海戰(zhàn)理念,很顯然,這種戰(zhàn)術(shù)理念并沒能擺脫陸戰(zhàn)的思維模式。這也是其日后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得不承認,約翰·霍金斯是一個極富遠見的人。
他和他的團隊發(fā)現(xiàn)了西班牙巨艦的弱點,未來的海戰(zhàn)將以火炮為主要進攻手段。于是,他們完全推翻了西班牙巨艦的設(shè)計原則。這種敢于打破常規(guī),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與改革的思維模式,讓英國在接下來的海戰(zhàn)中受益匪淺。
新型戰(zhàn)艦的誕生,振奮了英國人的精神。和西班牙巨艦相比,它擁有船型窄長、航速高、靈活性好的特點。由于船舷較低,還完全取消了前船樓,縮小了后船樓。這樣一來,整個船的重心就大大降低了,而可配備的大口徑重炮又協(xié)調(diào)地保持了船的整體穩(wěn)定性。
不過,這樣的設(shè)計也存在缺點:低矮的船舷一旦被敵方接舷,危險系數(shù)將大大提升。當然,這也不是無法可解,只要在戰(zhàn)術(shù)指揮與發(fā)揮上做到機動性與炮火攻擊的完美結(jié)合,充分利用快速靈活的特點,始終同敵艦保持一定距離,不給敵艦接舷的機會,那這種快速戰(zhàn)艦將在未來海戰(zhàn)上獨樹一幟。
在后來抗擊西班牙無敵艦隊戰(zhàn)爭中,英國快艦復仇號——也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復仇之艦,表現(xiàn)不俗。這種快艦是四桅帆船,排水量高達500噸,長36米,寬9.6米。雙層甲板的設(shè)計是為了裝配更多的火炮,以提高火炮的密集度與攻擊力。其中,底層甲板裝備18門口徑約14公分的18磅重炮,通過船身的射窗發(fā)射實心炮彈;上層甲板也裝備了同樣數(shù)量的10磅火炮,只是口徑小了一些,約為11公分。
另外,快艦的諸多位置都有著火炮攻擊點:在艏艉和船舷還裝有若干小口徑火炮。在定員的配置上,共計250人,軍官和水手140人、炮手110人。和西班牙的巨艦定員相比,這些人員一般綜合素質(zhì)與技能都較強,既可當水手使用,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操炮和射擊。這樣一來,即便是在海戰(zhàn)中遭受了相當嚴重的戰(zhàn)損,依然可以讓戰(zhàn)力不減。
有了這樣先進的戰(zhàn)艦,西班牙在海戰(zhàn)中完全無法掌握主導權(quán)。等待它們的結(jié)局,不言而喻。
1588年著名的英西大海戰(zhàn),擁有134艘艦船組成的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僅有34艘戰(zhàn)艦和25艘海盜船的英國艦隊擊敗,就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