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梅
摘 要:用認知學習理論來評價高職院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就要看教師喚醒、調(diào)度學生認知結構的能力;講好新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的同化能力;指導學生重構和優(yōu)化認知結構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質量評價 學生評教 認知結構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7(c)-0186-02
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綜合素質等。教學目標更是綜合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工作任務。因此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多元化的評價具有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nèi)容和標準多元化、評價方式和方法多元化的特點?;诖?,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也存在分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1.1 過分依賴“學生評教”,其他評價方式流于形式
部分高校越來越趨向市場化屬性,尤其是高職院校和民辦高校,既然學校趨向市場化,勢必接受社會和學生的監(jiān)督和評價?!皩W生評教”這種方式和評價結果受到高校重視。然而,“學生評教”相當不盡人意,打分隨意性、盲目性、感情分(有正分也有負分)無處不在,打擊了部分教師教學熱情和工作態(tài)度,可謂受到不少老師的詬病。這種過分依賴學生評教的方式已經(jīng)引起了課堂教學貶值、分數(shù)膨脹等問題。西方有些發(fā)達國家要求學生在評教時署上個人信息,以此來避免此類現(xiàn)象。
1.2 評價內(nèi)容和標準過于單一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要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必須深入課堂,與教師面對面、與學生一起聽課,做到真正了解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了解教材、了解課堂、了解教師、關注學生。評價主體來自不同的專業(yè),其背景不同、愛好不同,評價內(nèi)容和標準難以統(tǒng)一。通常對評價主體和客體進行考察??疾旖處煵捎檬裁捶绞絹韺崿F(xiàn)教學目標,如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組織課堂教學、課堂管理等。二是學生的課堂學習為主要觀測對象,重點考察學生如何學,包括學生的學習狀況(精力是否集中,聽講是否全神貫注)、課堂氣氛、課堂紀律、課堂練習、師生互動,以此考量課堂教學效果。這些評價因素筆者也認為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因素,但如何衡量該課堂教學對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屏障。
1.3 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
教學評價應以總結、交流、切磋為前提,一堂課成效與否,不僅僅在于教師講了多少,更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教師講得再好再全再深,學生沒有聽懂沒有領會沒有掌握全是枉然。因此好老師才有好課堂;好課堂離不開好老師。這就要求評價主體(專家、領導、同行或督導)不僅要聽、要看,更要想,想即分析、即思考。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的觀察上,更要做到正確的判斷和深刻的思考,包括教師駕馭、管理課堂的能力;包括如何組織教學、啟發(fā)教學、互動教學;包括教師提問題的價值、是否重點處、關鍵處,學生響應的程度、領悟的表情或疑惑的神態(tài)等等,觀測越具體、越全面、越細致、其判斷與評介就越準確、越公正,越能看出教師對教學所花的工夫所在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有效地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2 課堂教學評價的幾個要點
用認知學習理論來評價藝術設計類教師的課堂教學,就要看教師喚醒、調(diào)度學生認知結構的能力;講好新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的同化能力;指導學生重構和優(yōu)化認知結構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2.1 重視每次課的開始概述
每次課開始的概述,就是“開場白”。有經(jīng)驗的老師在備課時都會花費較多的時間設計開場白,不重視開場白的老師,很難說他是位成熟的老師。開場白的設計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上次課遺留的問題精心組織準備的。
從認知結構概念出發(fā),好的開場白至少可以有下列作用:
與學生建立思想上的溝通,讓學生在上課的開始就以愉悅的心情、渴望的態(tài)度,準備聽老師講授;喚醒和提取認知結構中與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讓舊知識到“大腦的前臺”來,“迎接”新知識;開場白是展現(xiàn)老師才能的最好機會,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的邏輯性,對學生的親和力,為了讓學生愛聽你的課,你就是要處處向學生“示好”。
2.2 暢通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
老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狀態(tài),從認知結構角度看,這樣的互動必然能促進新舊知識的結合和認知結構的重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正是教師展現(xiàn)“親和力”的重要,師生在眼神、表情、語言、行動方面的互動中拉近了思想和感情的距離,教師能感覺到聽課的不是虛幻的人群,而是你伸手就能摸到的。
2.3 創(chuàng)新重要的專業(yè)術語的講解
如何將晦澀難懂,枯燥乏味專業(yè)術語講解得生動有趣,將知識點深入淺出地表現(xiàn)出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黑板或投影上出現(xiàn)一條標題時,聽者的第一反應“這個標題是什么意思?”,甚至包括那些溜號的人,都會等待老師給出簡要的答案。有經(jīng)驗的老師絕對不放過這個機會,會以精煉且淺顯易懂的語言給出答案。這樣做遵從了認知規(guī)律,出現(xiàn)一系列連環(huán)效應。老師創(chuàng)新專業(yè)術語的講解,刺激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建立和保持師生思想溝通,有利于喚醒、調(diào)動認知結構中的背景知識,也有利于教師本身對標題、術語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本質,促使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本質,優(yōu)化自己認知結構。
2.4 把握合適時機,重構認知結構
有經(jīng)驗的老師善于選擇合適的時機,指導學生歸納和總結,促進認知結構的重構和優(yōu)化。什么樣的認知結構是優(yōu)化的,那就是知識的排列必須有條理、有關聯(lián),既有樹形又有網(wǎng)形,這樣才有很好的可檢索性、可提取性。在教學活動中,有些過程會影響知識排列的條理性,如:接受新舊知識的內(nèi)化;老師講課適時的引導;學生自己復習和總結。這些都關系到知識條理化,特別是指導學生歸納和小結,對于學生知識條理化更有意義。
我們在考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同時,必須正視一個現(xiàn)象,幽默風趣的、充滿激情的教學語言無不給課堂加分。我們不評價這種現(xiàn)象是否很合理,但學生喜歡,這是客觀事實,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津津有味地聽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并掌握知識這是客觀事實,聽課者心情愉悅這是客觀事實。因此教師的語言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馮燕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8):34-36.
[2] 黃玲青,唐閃光.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建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29):21-22.
[3] 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課題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1-18.
[4] 陳俁秀,羅茂華.對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4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