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姍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441)
單片門電路魚缸水位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王 姍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441)
文章研究并設計了一種高精度魚缸水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夠實現信號采集、處理和水泵驅動等功能,并能自動補水和控制水位。利用獨立電路采集超高水位與超低水位信號和控制繼電器開關,控制水泵開或關的工作循環(huán),實現自動檢測水位和自動補水。設計的系統(tǒng)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廉,靈敏度較高。
水位;水泵;單片門電路;自動補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家居休閑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生態(tài)魚缸是目前需求較大的一種休閑產品。生態(tài)魚缸的底濾、測濾、角濾能夠對魚缸中的水進行過慮和凈化。魚缸水泵促進水不斷循環(huán),加快了魚缸中的水蒸發(fā),每天每個無蓋魚缸蒸發(fā)1~4升的水量。魚缸中的水蒸發(fā)后,必須及時補充,否則會導致魚缸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燒毀水泵。及時給魚缸補充水往往也給家庭帶來負擔,特別是家庭成員出差或旅游外出時,無人給魚缸補充水,成為困擾家庭養(yǎng)魚的難題。
設計開發(fā)魚缸自動補水控制系統(tǒng),對養(yǎng)魚愛好者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設計的補水控制系統(tǒng)應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廉、控制方便、易于操作的優(yōu)點。
1.1 設計構想
利用簡單的電子線路和獨立的水泵設計一種控制裝置,對魚缸水位進行自動檢測與補水控制[1]。通過控制系統(tǒng),使魚缸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范圍內,當水位低于下限時,水泵自動供水;當水達到水位上限時,水泵自動停止供水。根據控制原理可知,要實現控制對象的被控量(測定值)自動比較給定值,控制系統(tǒng)應具有測量、比較、執(zhí)行等三種基本功能。利用單片門電路執(zhí)行器來實現這三種功能。按偏差調節(jié)控制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按偏差調節(jié)的控制原理
1)被控量:調控的水位高低;
2)受控對象:貯水容器(魚缸)中的水;
3)測量器件:水位探頭將水位值轉化為相應的電位值;
4)給定值:是水位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5)計算比較:將測量得到的水位實際值與給定值進行比較;
6)執(zhí)行機構:驅動水泵電路工作和開啟指示燈;7)執(zhí)行器件:為水泵注水。
在上限水位和下限水位之間設定系統(tǒng)的閾值范圍。當測定值在閾值范圍內,執(zhí)行器件不工作;當測定值超出閾值范圍,執(zhí)行機構驅動水泵自動補水。從圖1表明,控制系統(tǒng)是一個閉合回路,系統(tǒng)是根據按偏差調節(jié)原則設計的,只要被控量的偏離值達到修正閾值,系統(tǒng)就能自行糾偏,實現水位自動補償,實現魚缸自動補水或停止供水。
1.2 設計方案
控制器電路由電源電路、水位信號采集與檢測電路、輸出驅動執(zhí)行電路三部分組成[2],圖2所示。
圖2 水位控制電路
下面分別分析電源電路、水位信號采集與檢測電路、輸出驅動執(zhí)行電路。
1.2.1 電源電路
電源電路直接與220V的交流電源聯接,經過變壓器電路、整流電路、濾波電路和穩(wěn)壓電路,得到低壓直流輸出。首先,220V電壓經變壓器降壓。其次,輸出低壓交流電加至由D1—D4構成的橋式整流輸入端,整流后經電容CI濾波得到大約為10V的直流電壓,并經R1可開啟紅色發(fā)光管LED1,并送到水位檢測電極上。10V的低壓電不影響魚缸內魚的生命。
1.2.2 水位信號檢測電路
水位信號檢測與監(jiān)控電路以四二輸入與門電路CD4081為核心,并由五根水位檢測電極探針 A、B 、C、D、E 構成,一般情況下只使用 A、B、C三個電極探針。根據系統(tǒng)電極實測水位的變化,把測量值反饋至CD4081相應的引腳,以實現電平調節(jié),以驅動輸出電路,進而執(zhí)行元件驅動水泵[3]。
1.2.3 輸出驅動電路
輸出驅動主要由驅動管(三極管)VT1、繼電器J1、功能選擇開關K和能實現輸出狀態(tài)指示的綠色發(fā)光管LED2組成。在功能選擇開關處于“開”的位置時,繼電器J1被強制工作,相應觸點J1-1閉合,外接負荷(單相電動水泵或控制接觸器)開始工作,實現強制補水(人工干預補水),開啟輸出狀態(tài)指示綠色發(fā)光管LED2;在處于“關”的位置時,J1-1觸點斷開,外接負荷被全部切斷;處于“自動”位置時,J1工作受驅動管VT1控制。當VT1基極電位處于高電平時,驅動管飽和導通,繼電器通電,開始吸合動作,開啟綠色發(fā)光管LED2,驅動水泵實現補水。當VT1基極電位低電平時,驅動管截止,繼電器J1-1失電,綠色發(fā)光管LED2關閉,驅動水泵斷電,水泵停止泵水。
1.3 主要元器件選擇
1)門電路 IC1:選用 CD4081,四-2輸入與門集成電路;
2)驅動三極管VT1、VT2:選用8050小功率晶體NPN型三極管,放大倍數大于50;
3)整流二極管 D1~D4:選用 IN4007,整流二極管;
4)發(fā)光管LED1:電源加電指示,紅色發(fā)光管;發(fā)光管LED2:輸出狀態(tài)指示,綠色發(fā)光管;
5)二極管 D5~D7:選用 IN41418,D5、D6 為隔離自鎖二極管;
6)電容C2—C5:濾除信號干擾。
2.1 水位控制邏輯
魚缸自動補水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魚缸自動補水示意圖
電極探針A用于設置水位上限控制點。水位上升到A點水位,水與探頭接觸,由于液體的導電性,A、B兩極接通,導致水泵供水斷開,水位控制器自動關閉水泵。電極探針B是水位下限液位控制點,水位下降到B點水位時,水與探頭接觸脫離,水位控制器自動開泵,魚缸充水。電極C為地線,與魚缸底部接觸。當水位低于電極B時,驅動管VT1飽和導通,水泵向魚缸內補水。隨著水位升高,檢測電極B升至高電位,魚缸繼續(xù)補水。當水位上升到上限水位控制點A點時,與門輸出端VT2飽和導通,VT1截止,水泵失電,外控水泵停止工作,補水停止。
表1 水位控制程序表
系統(tǒng)控制門電路執(zhí)行邏輯:水位低于B點,執(zhí)行控制門電路導通,水泵控制邏輯為“1”,水泵執(zhí)行注水動作;水位高于B點但低于A點,執(zhí)行控制門電路繼續(xù)導通,水泵控制邏輯為“1”水泵繼續(xù)執(zhí)行注水動作;水位到達A點,執(zhí)行控制門電路截止,水泵控制邏輯為“0”,水泵停止注水;魚缸水量蒸發(fā),水位降低,但水位低于A點高于B點,執(zhí)行控制門電路繼續(xù)截止,水泵控制邏輯為“0”,水泵無動作;直至水位下降至B點,執(zhí)行控制門電路再次導通,水泵控制邏輯為“1”,水泵再次執(zhí)行注水動作。
2.2 水位監(jiān)控實驗
表1為魚缸自動補水實驗參數和結果。
表1 魚缸自動補水實驗
首先,將水位探測電極A、B、C置于魚缸中,其中C置于缸底,B與A置于魚缸最低目標水位(下限水位)和最高目標水位(上限水位)。第一組實驗使魚缸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接通電路,控制電路接受檢測電極信息,輸出二極管點亮開始向魚缸補水。當水位達到B(下限水位)后繼續(xù)補水,直至升到上限水位,水泵停止。實際注水高度5厘米,注水量5升,用時30秒,水泵停止注水。
魚缸水量蒸發(fā),水位下降,低于上限水位但高于下限水位,水泵停止,輸出二極管無顯示。當水位達到下限水位時,輸出二極管開啟,開始向魚缸補水,達到上限水位,水泵停止,實際注水高度2厘米,注水量2升,用時12秒,水泵停止注水。此后監(jiān)控電路把魚缸水位控制在上限水位與下限水位之間。
系統(tǒng)的控制精度不宜設置太高,實驗可知A、B兩個電極探針的高度差一般不低于2厘米,以保證系統(tǒng)在閾值內自動補水。
設計的系統(tǒng)能實時監(jiān)測并控制魚缸水位,采用分立元件電路控制魚缸補水。設計的水位控制器生產成本低,實用價值大,在魚缸無人值守的環(huán)境下,能實現自動補水。實驗結果表明,采用的技術路線合理,設計方法可靠。
[1]李明偉,陳守雄.模糊液位控制器的設計與MATLAB仿真[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6(6):21-22.
[2]牛標,張代遠.可監(jiān)控智能液位控制器系統(tǒng)設計[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0(7):188-191.
[3]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1-12.
責任編輯仇大勇
TU273.5
A
1674-5787(2017)03-0146-03
10.13887/j.cnki.jccee.2017(3).38
2017-02-15
本文系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職學院多學科無紙化考試平臺建設與應用”(項目編號:2012-GX-18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王姍(1989—),女,在職碩士研究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與專業(y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