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鵬
(四川外國語大學 翻譯學院,重慶400031)
我國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研究
——以溫州高校為例
高曉鵬
(四川外國語大學 翻譯學院,重慶400031)
大學是莘莘學子心中的“象牙塔”,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不僅影響著一代人甚至整個民族,而大學的名稱作為大學的招牌,是其給予社會的一張“名片”。通過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目前溫州高校校名的英譯名翻譯標準存在不統(tǒng)一,譯文有用詞、拼寫和打印錯誤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高校領導的重視、譯者的團隊協(xié)作、語料庫的建立等方式是確保我國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途徑
在我國,高等院校主要有全日制大學、學院、高等??茖W院以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等,為國家、社會、企業(yè)、事業(yè)等單位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大學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日益加強與國外大學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如互派留學生、交換生等,然而,為了樹立國際形象和提升國際地位,眾多高校開始注重校名、院名的英譯,此舉對我國大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并對我國高校在國際交流中掌握話語權(quán)影響深遠。這一舉措引起了譯界眾多學者的關注,也成為了翻譯研究的一個熱點,有些學者借助翻譯理論視角進行描述,有些譯者對中國高?;蛘吣承┦》莞咝_M行宏觀論述,但是從微觀角度對高校校名及其下設院系名英譯的探究卻不多。筆者以溫州高校校、院名英譯為例進行微觀層面探析,并對我國高校校、院名英譯所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合理舉措,以期樹立中國高校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溫州乃浙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對國內(nèi)和國際經(jīng)濟交流和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偉大構(gòu)思,進一步密切與國外的商貿(mào)活動。溫州市政府響應我國1985年 《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對于我國教育提出的“三個面向”,注重溫州高等教育發(fā)展,深化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如溫州醫(yī)科大學的國際教育學院的創(chuàng)辦,中美合作構(gòu)建溫州肯恩大學等。準確和恰當?shù)貙刂莞咝PC?、院名翻譯成英語不僅有助于國際交流,而且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國高校走向世界,發(fā)展先進的專業(yè)技能和提升教育質(zhì)量。
1.1 溫州高校校院優(yōu)秀譯名
溫州很多高校嚴格按照我國《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中明確指定:設置普通高等學校,應當根據(jù)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科門類、規(guī)模、領導體制、所在地等,確定名實相符合的學校名稱[1],在此基礎上做出了相應的英文名稱以適應國際化的要求。筆者通過學校官網(wǎng)查詢和實地調(diào)研等方式獲取了溫州10所主要高校的校、院系英譯名稱,其中有3所本科高校、2所獨立院校和5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以及下設53個院系。
表1 溫州10所高校英語名
對于這些高校下設的53個院系用詞主要是“School”“College”“Institute”“Department”, 統(tǒng)計如表2。
表2 二級分院譯名
通過研究和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了如下優(yōu)秀的溫州高校校院名的英譯名稱和構(gòu)式:
1.1.1 綜合性大學
根據(jù)《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七版》給予“university”的定義是“an institution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where you can study for a degree or do research”[2],“大學” 是有權(quán)利授予學士學位或者更高等級學位的高等教育部門。溫州大學本身是一所綜合類院校,有權(quán)授予學位,溫州大學的英譯名所采用的是 “地名+University”這種結(jié)構(gòu),即譯為“Wenzhou University”,這種結(jié)構(gòu)簡單、明朗、清晰,彰顯了地方性特色,是我國許多大學校名英譯文常采用的構(gòu)式。又如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在國外也有此類別的高校,如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等采用“University+of+地名”這種形式也是被廣泛接受的。
1.1.2 專業(yè)性高校
對于溫州醫(yī)科大學,這種有學科名稱的大學校名,其英譯名是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采用的英譯名構(gòu)式是“地名+專業(yè)名+University”。通過其英譯名,任何懂英語的人士就可以得知該校主要專業(yè)與醫(yī)學相關,便于國外人士識別。為了更好地使醫(yī)科類大學的英譯名彰顯其專業(yè)特色,國外一些醫(yī)科大學的英譯名如美國南卡羅萊納醫(y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奧地利維也納醫(y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等,采用了“專業(yè)名+University+of+地區(qū)名”這一種結(jié)構(gòu),更加突出了該校的專業(yè)化,所以溫州醫(yī)科大學若譯成Medical University of Wenzhou也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翻譯方式。蔣劍鋒和張國利,在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校名英譯的討論中,二者均認為可以在university前面加上專業(yè)名稱作為修飾定語,所以可以譯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Zhejiang”[3],此舉對于我國其他專業(yè)化的院校英譯提供了一個優(yōu)秀的范本。
1.1.3 獨立性院校
溫州部分獨立院校的英譯名采用了“二級學院名(+of)+附屬高校名稱”[4],如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現(xiàn)更名為溫州商學院)City College Wenzhou U-niversity,這樣的英譯方式遵循小地名排在大地名之前,更符合英語國家表達習慣;因而,對于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的英譯名最好也應該按照這種方式翻譯為Oujiang College Wenzhou University。此類高校英譯名十分符合嚴復先生所說的“信”,而且也符合英文語法規(guī)則,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也凸顯了其附屬高校之名,這種翻譯方式比較全面,有助于外界對獨立院校本身和其附屬高校的了解。
1.1.4 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對于溫州的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校、院名的英譯,“浙江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和“溫州科技職業(yè)學院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英譯效果較為優(yōu)秀。前者常用的構(gòu)式是 “地名+專業(yè)+Vocational College”,后者采用的是“地名+Vocational College+of+專業(yè)”。溫州這兩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名稱的英語翻譯構(gòu)式是我國職業(yè)院校校院名英譯所常采用的方式。
1.2 溫州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問題分析
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是作為城市公示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尚未將大學譯名納入規(guī)范范疇[5]。因而,我國高校校院名英譯常常會給外國人士帶來誤解,嚴重影響著他們對我國高校的正確認知。經(jīng)過對比與研究,發(fā)現(xiàn)就目前溫州高校校院名英譯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2.1 “College,Institute,School,Department”使用混亂,不統(tǒng)一
從收集的溫州高校校院名的英譯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 college,institute,school,department的使用并未形成統(tǒng)一。人們對于高校下設的學院、分院、系的英譯名卻莫衷一是、存在不同的理解與表達,有的使用college,有的使用institute,有的卻用department一詞。
據(jù)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七版對college 一詞的解釋為:(in Britain)a place where students go to study or receive training after they have left school(英國)學院,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one of the separate institutions that some British universities,such as Oxford and Cambridge,are divided into(英國大學如牛津和劍橋中獨立的)學院[2]。溫州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甌江學院和城市學院的英譯名選用“college”一詞來翻譯原院名中的“學院”一詞是很好的,然而溫州醫(y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并非獨立的學院且有下設其他院系,若用school則更好。有學者認為“college”多指綜合性的學院,“institute”用以指以理工、技術(shù)類為主的學院,如果是軍事學院和體育還可以用“academy”,如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6],因而溫州大學美術(shù)與設計學院的英譯名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是不恰當?shù)摹?/p>
浙江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校院名的英譯名對“school”與“department”的使用較混亂。 韋氏詞典對于二詞有著清晰的區(qū)分:“Department is one of the major parts of a company,organization,government,or school?!备叩葘?茖W校其第二級單位“系”,大多數(shù)被譯名為department,這不是基層單位,因而應譯為school,綜合類大學中的第三級單位“系”均譯為department[7]。因而可以看出,對于高等院校中的基層單位譯為department最為恰當不過。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文法分院若翻譯為:“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umanities and Law School,Oujiang College,Wenzhou University”,則是區(qū)別department與school的一個良好案例。
1.2.2 部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譯名用詞不專業(yè)
以溫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Zhejiang Dongfang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為例可以看出在譯文中沒有注意到vocational與 technological的比較。作為專業(yè)翻譯人員,必須進一步了解國外院校名稱表達,否則翻譯效果并不會十分專業(yè)。牛津字典中對于“vocational”的闡述為“connected with the skills,knowledge,etc.that you need to have in order to do a particular job”[2],《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 對于“technical”的解釋“connected with particular knowledge,skills,or methods,especially in industrial or scientific work”[8],因此,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若把“vocational”和“technological”連在一起則是重復使用。通過對溫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與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專業(yè)方向設置與培養(yǎng)方案研究,發(fā)現(xiàn)溫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英譯名可以用We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而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可以譯為Zhejiang Dongfang Vocational College。
1.2.3 譯文用詞錯誤
目前,某些溫州高校下設的院系英譯名存在譯文用詞錯誤。如浙江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輕工系的英文名稱為Department of Light Industry,也存在譯文用詞錯誤,因為Light Industry指的是輕工業(yè),而其下設的專業(yè)是藝術(shù)設計專業(yè)、工業(yè)設計專業(yè)、鞋類設計與工藝等,因而宜將原譯改譯為“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如美國東田納西州立大學輕工系的命名也是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三樓的文法分院的英譯名為“Branch of Literature and Law”,這個譯名并非恰當,局限了文法的實質(zhì)含義。筆者通過這個譯名調(diào)查許多學生,他們都誤認為文法分院的這個譯名只有文學系和法律系構(gòu)成,那么外國人士看到這個譯名肯定更加疑惑,該院系英譯為“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umanities and Law School,Oujiang College,Wenzhou University”較為妥帖。
一方面因我國沒有專門的責任機構(gòu)和組織來建立統(tǒng)一的校院名英譯標準,另一方面對于校院名英譯一切由高校自行設置,國家相關部門和高校領導并未對此給予重視,此外還有譯者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結(jié)果導致我國高校名稱的英譯五花八門,錯誤百出,嚴重影響著我國高校的國際地位和品牌效應。我國高校校院名英譯應注重微觀層面的下設院系英譯,要從上到下進行全面翻譯,也就是“全面原則”;此外,我國高校譯名應結(jié)合自身的特點和專業(yè)實際使得校名和分院名英譯遵循“信”和“達”的原則并實現(xiàn)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對等,譯文方可忠實于原文,進而通達順暢,便于國內(nèi)外交流。根據(jù)上述溫州高校英譯名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高校領導要重視
高校校名與院名關系著其在社會中的形象和地位,恰當?shù)挠⒆g名有利于高校國際交流,體現(xiàn)出高校的精神面貌和專業(yè)特色。作為學校的直接負責人,高校領導者要對學校的校、院系名的英譯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并給予資金和人力上的足夠支持,這可以促使翻譯工作順利進行,也有助于譯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譯者也應本著嚴謹?shù)膽B(tài)度,汲取廣博的知識,充分對國內(nèi)外的類似高校校院名英譯進行探究,作出合理的譯名抉擇。最重要的是,在以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為準,在表達方式、結(jié)構(gòu)方面要靠近目標語言[9]。
2.2 譯者的通力協(xié)作
兩人智慧勝一人,翻譯實踐也一樣。高校校院名的英譯也應采用當年許淵沖、許鈞教授等專家翻譯《追憶似水年華》的集體合作作戰(zhàn)方式,由多名譯者通力協(xié)作,群策群力。因為,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完全由一人負責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可能會造成理解和翻譯偏差。多名譯者協(xié)同作戰(zhàn),可以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以解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對于翻譯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由集體共同討論作出決策,最終建立起校院名英譯的標準。唯有如此,高校校院名的英譯質(zhì)量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如若由中外專家共同合作完成則是最為合適的途徑,因為中國專家更了解中文的內(nèi)在含義和意思,而外國專家更了解國外的接受語境和目的語國家的話語傾向,倘若二者結(jié)合可謂完美之法,更有助于外國人士對于我國高校校院名英譯的認知。
2.3 建立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語料庫
對于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相關教育部門應像北京市《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那樣搜集英語國家高校校院名表達方式,利用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建立一個高校校院英譯名語料庫。通過計算機軟件對語料內(nèi)容進行分析與處理,以此作為翻譯標準來統(tǒng)一國內(nèi)高校校院名英譯,這樣有助于解決同一名稱不同譯名的問題。所謂語料庫,就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獲取大量的文本集合[10]。計算機輔助翻譯就是通過計算機輔助人力翻譯[11]。這樣譯者在進行校院名英譯時,如果遇到國內(nèi)外相似的表達方式,語料庫中會自動檢測出類似的名稱,并匹配出相應的譯文,這樣可以大大提升譯者的翻譯效率和質(zhì)量,從而節(jié)約成本,而且使得我國高校校、院英譯名與英語國家一致。
當然,在高校校院英譯名語料庫建成后,還需要國外相關專家進行審核,以保障譯文表達地道,符合國外英語表達方式,以免造成誤解,影響與國際一流大學進行的交流與合作。
校名英譯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微觀層面的研究與探索更有助于完善我國校院名英譯;通過溫州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我國高校名與院名英譯提出建議,以改進我國高等院校校院名英譯。國家有關部門和高校的領導應引起重視,組織譯者通力協(xié)作重新加以改譯,否則可能會損害相關高校的國際交流與招生,不利于其國際教育品牌地位的確立。當然國家相關部門也應成立相關機構(gòu)對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進行指導和審核,實現(xiàn)我國高校校名與院名英譯規(guī)范統(tǒng)一,這更有利于我國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現(xiàn)代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
[1]常彥.基于法規(guī)的高校發(fā)展偏向問題思考[J].甘肅高師學報,2011(6):76-81.
[2]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207,380,2249.
[3]蔣劍鋒,張國利.從國際化角度論我校的英文校名[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54-455.
[4]侯志紅.山西省高校校名英文翻譯實證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0(3):54-57.
[5]潘月明,郭秀芝.高校譯名回譯難 春風難度“大學”關——以國內(nèi)理工大學校名英譯為例[J].中國科技翻譯,2012(2):58-61.
[6]王銀泉,崔燕.從語義組合看中國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譯[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11(6):25-30.
[7]張季紅.大學中 department,кафедра與“系科”的互譯[J].上??萍挤g,2002(2):48-49.
[8]英國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2054.
[9]程華明,黃一絢.廣東省高校校名英譯研究[J].東方翻譯,2016(1):16-22.
[10]BIBER.Corpus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2.
[11]BAKER M,SALDANHA G.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48.
責任編輯劉志明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A Discussion from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Wenzhou
GAO Xiaopeng
(College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As the cradle to groom talented people,universities,which influence not only a generation of people but also the whole nation,are printed deeply in a great number of disciples’minds.The fames of universities are their “visiting cards” presented to the public.By cases study,the author discovers that som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nam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Wenzhou are incongruous and some English names are incorrectly used,spelt and printed.The leaders’ attention,the cooperation of translators and the building of corpus are the best ways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the nam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nglish translation; ways
H315
A
1674-5787(2017)03-0092-05
10.13887/j.cnki.jccee.2017(3).23
2017-04-26
高曉鵬(1992—),男,安徽亳州人,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