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華??
[摘要]復習課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它可以彌補教師新授課教學中的不足,也可以彌補學生學習中的缺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復習課中,采用“一站到底,小組競賽”的方式,可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擺脫復習課的枯燥乏味,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復習;一站到底;小組競賽;初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20008501
一、問題背景
初中生物課時少,復習時間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成為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復習模式枯燥乏味,效果不佳。江蘇衛(wèi)視“一站到底”節(jié)目打破了以往答題類節(jié)目的固定模式,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知識競賽,能否“一站到底”成為節(jié)目中的最大懸念。筆者從中獲得靈感,將此模式修改后運用到初中生物復習課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學實踐
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九章《人的食物來自環(huán)境》包含的知識點較多,識記難度大,單純的背誦、練習效率低下。對此筆者采用“一站到底,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復習。
首先,筆者通過PPT課件呈現(xiàn)競賽規(guī)則,具體如下。
1. 比賽以小組為單位。全班縱列6人,橫列6人,按正“S”形排列參與答題。(本競賽以小班化班級人數(shù)36人為例,縱列成組)
2. 所有同學有一次“求救”權,在規(guī)定時間內回答所提問題,回答錯誤的同學有一次“求救”本組同學的權利,再次錯誤視為“戰(zhàn)死”,被淘汰,下一輪不再參與答題。
3. “站”到最后的五位同學獲得加分權,第五名加2分,第四名加4分,第三名加6分,第二名加8分,第一名加10分,最后團隊計總分。
其次,通過PPT呈現(xiàn)復習內容,內容采用填空、選擇、問答等形式進行靈活呈現(xiàn)。例如,在復習“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時,要求學生區(qū)分三大營養(yǎng)物質——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作用,對此筆者利用PPT呈現(xiàn)如下題目。
醫(yī)生從某病人的消化道內取出一些內容物,經(jīng)化驗有:維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無機鹽、纖維素。這些物質最可能取自消化道的哪個部位?
(此處為倒計牌,教師可根據(jù)題目難易度設置倒計時時間)
比賽開始,學生積極踴躍回答PPT中出示的各種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復習效果顯著。
三、教學反思
1.制訂規(guī)則,課堂井然有序。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
圓”,將“競賽”引入復習課,規(guī)則制訂尤為重要。它與新授課中的教學目標有異曲同工之效。教育目標可使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所要完成的任務,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教師制訂相應的競賽規(guī)則,學生按照規(guī)則參與競賽,課堂就會井然有序,復習效率也將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2.形式多樣,學生趣意盎然。
在競賽中,一方面要根據(jù)復習重難點編制多樣化的題目。如在復習需要學生識記的知識點時,采用填空形式,學生經(jīng)過復習后可直接快速說出答案,這符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在復習需要學生了解和應用的知識點時,可采用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問答、判斷(如錯誤,要求學生說出錯誤理由才算過關)等多種形式。
另一方面,要考慮到題目本身的趣味性,使學生不感到復習枯燥乏味。當學生對所復習的知識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和實踐中產(chǎn)生良好的情緒和深刻的體驗。
3.合作釋疑,教師啟發(fā)引導。
廣大教師在復習教學中都會想方設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采用的“一站到底,小組競賽”的方式符合新課程理念,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復習過程中,也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一些偏難的知識點,在學生競賽過程中教師要稍作停頓,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嘗試釋疑。
4.尊重對手,彼此攜手共進。
古羅馬名士奧維德說過:“一匹馬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著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競賽是一種動力,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為學生提供競賽平臺時,要引導學生消除嫉妒心理,學會尊重對手,讓學生理解競賽的最終目的是看到自己知識的缺漏處,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促使彼此在以后的學習中攜手共進。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見,復習鞏固舊知對獲取新知的重要性。復習課沒有固定的模式,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以講練結合為主。筆者嘗試在初中生物復習課中通過“一站到底,小組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復習,提高了學生復習的主動性,復習效果顯著。
(責任編輯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