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莉
(長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春130012)
淺析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班學生實施“沉浸式”雙語教學
孫 莉
(長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春130012)
近年來,國內(nèi)很多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班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沉浸式”雙語教學,但由于合作辦學的模式不同,具體實施情況也有所差別。在本文中,筆者就“沉浸式”雙語教學進行了研究,同時結(jié)合本校實際,對“沉浸式”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外合作辦學;“沉浸式”雙語教學
自2012年起,長春工業(yè)大學就相繼與美國奧克蘭大學、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開展了機械工程專業(yè)、電氣自動化專業(yè)、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的本科及研究生的國際合作項目。參與項目的中美雙方院校共同參與構建教學管理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共同承擔人才培養(yǎng)任務,中方院校引進英文原版教材進行全英教學。到目前為止,本項目已經(jīng)開展了6年,有近200名項目本科生及研究生順利通過“2+2”或“1+3”或“1+1”到合作院校學習。本文旨在探析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班學生實施“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使用外語進行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教學授課。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用語言是除了母語以外的第二種語言,所講述的課程也并非是語言類教學課程。通過此種教學手段即完成了教學內(nèi)容的講述,達到本學科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對于此外語的掌握能力,培養(yǎng)了雙語人才,促進教學的發(fā)展。當代社會的高度國家化是催生雙語教學的土壤,是中國與世界接軌過程的必然產(chǎn)物;在我國實行雙語教學,對于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將有革命性的突破,有益于培養(yǎng)國際通識人才,激增跨文化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滿足現(xiàn)代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需求,提升學生的求職優(yōu)勢。
根據(jù)教學目的的不同,雙語教學主要分為四種類型: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維持式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過渡式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和淹沒式雙語教學(Sub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其中,最早提出“沉浸式”雙語教學的國家是加拿大。所謂“沉浸式”雙語教學,是指學生在校的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內(nèi),學生都會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在這段時間內(nèi)會講述第二語言的課程,同時還會用第二語言講述其他的非語言類課程?!俺两健半p語教學,旨在彌補外語教學的低效與不足,提高國際競爭力,培養(yǎng)新世紀高規(guī)格的人才。由于“沉浸式“雙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明確、準確,所以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占很大的比例。
2.1 “沉浸式”雙語教學的主體
(1)教學主體之學生。無論是哪種教學方式,學習的主體永遠都是學生,只有通過學生我們的教學活動才能發(fā)揮作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脫離了學生,任何教學都不能存在。
我校的國際教育學院為二本B段招生,高考英語成績平均為80分左右(滿分為150分),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弱。但是,由于是合作辦學項目班學生,學生大都有出國的打算,有對托福、雅思等成績的要求,因此,項目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期望值都很大。
在對我校2016級學生進行的大學英語課程雙語授課問卷調(diào)查中了解到,對于全英授課能夠完全聽懂的學生只占8%。50%英語授課,能夠完全聽懂的學生占60%;30%學生能夠通過課后自主學習配以教輔材料掌握所學內(nèi)容;另有10%學生由于沒有出國打算,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不大。由此可見,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成果與教師在課上英語使用的比例、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息息相關。
(2)教學主體之教師。教學的關鍵是師資,擁有一支經(jīng)過有組織嚴格培訓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是教學能否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的重要保障。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者,是教學的組織者。
我校項目班各學科所涉及雙語教師25人,其中5名教授,9名副教授,11名講師。能夠全英授課的教師5名,其余教師均可以50%以上英語授課。16名教師有出國學習或者國外工作經(jīng)歷。另外,美方的兩所院校每學期都有教師來我校親自授課,約占學期總學時的30%。
2.2 “沉浸式”雙語教學的過程
“沉浸式”雙語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活動,它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為媒介。教學實施過程包含了一般教學活動中所必須的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備課,上課,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以及考核評定。
(1)備課。備課是雙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初始環(huán)節(jié)。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就是教師根據(jù)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依據(jù)本門課程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預期安排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促進雙語教學的有效完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主要涉及到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對象兩個方面,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鉆研以及對于教學對象的了解,是教師備好課的重要保證。
(2)上課。上課是雙語教學過程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備課環(huán)節(jié)的后續(xù)階段。上課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學整個過程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上課對于每個老師來講,是其思想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集中反映;對于學生來講,則是掌握系統(tǒng)知識、發(fā)展個性與能力的過程。
(3)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是上課的后續(xù)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是鞏固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之內(nèi)化為學生知識與能力的一種過程。學生通過對作業(yè)內(nèi)容的獨立思考,合理安排課外時間與學習任務,不斷提高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當然,要鞏固課程所學到的教學成果,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保證雙語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4)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上課環(huán)節(jié)的一種補充形式。它是針對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一個重要舉措。在雙語教學中,課外輔導既可以針對學科知識來進行,也可以以雙語交流為主要內(nèi)容。這樣,學生不僅有更多的機會質(zhì)疑答疑,解決知識中的難點問題,更可以在與教師的交流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運用第二語言的能力。
(5)考核評定。對于學生學業(yè)的考核與評定是雙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終結(jié)環(huán)節(jié)。通過考核可以測試雙語教學效果,并且通過反饋得到的這種教學效果的評價來對雙語教學過程進行針對性的調(diào)節(jié),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說,考核是使教學完美平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定,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得到自身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同時,雙語教學中的考核評定可以為教師提供關于教的必要的反饋信息,是教師了解自己教學效果,及時調(diào)整教學中的不當之處,改進自身教學的必要依據(jù)。
我校的中外合作項目班的課程基本按照中美兩校已經(jīng)成熟的課程體系來設置,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由中美雙方共同制定,雙方互認學分。合作項目班使用的教材都是美國合作辦學學校指定的英文原版教材。多媒體教室里進行授課,是我們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方式,利用PPT,document camera,配以音頻,視頻等輔助授課。在課上,教師注重師生互動,多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模式。在作業(yè)的布置方面,為幫助適應學生國外的學習,要求學生撰寫全英的實驗報告,相關課程論文等。項目班學習的期末考試試卷也為全英試卷。期末成績?yōu)殡A段式考核方式,即平時成績、平時測驗,期中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這樣就更加注重學生的平時成績的積累,而不是一張期末考試試卷定成績。
(1)提高了學生的母語水平。由于人類處理語言的功能區(qū)都在大腦的同一片區(qū)域,雖然母語和第二語言都有各自的獨立特征,但是這兩種語言對于大腦的刺激是一樣的,所以“沉浸式”雙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母語水平是有益的。“沉浸式”雙語教學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刺激大腦的語言區(qū),這兩種刺激是相互促進的。所以,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外語都會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2)提高了學生的外語水平。過去,我們過于重視對外語語法掌握和學習,過于應付考試的試題,而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始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俺两健彪p語教學的目標不僅包括學科目標的掌握,還包括語言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以及與教師的對話,不僅增加外語的單詞量,接觸到更多的專業(yè)詞匯,還增加了自己“說”外語,“用”外語的機會。因此,學生的外語聽力和外文知識將在有意與無意之中得到強化。同時,提高外語交流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外語水平。
(3)提高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通常反映一種文化,體現(xiàn)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通過外語或第二語言的“沉浸式”雙語教學,學生能夠同時使用母語和外語進行思考,能運用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思考和研究,并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jù)交際對象和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進行切換。所以也有人說,多學一門外語相當于多了一個頭腦,它會帶你去聽、去看、去說。同時,在“沉浸式”雙語教學中,通過對外語語言的運用,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語言、文化,而對各種文化的涉及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從而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
(4)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知識?!俺两健彪p語教學不僅對外語教學有積極作用,對學科教學也有促進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網(wǎng)絡技術迅速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各個學科的前沿知識大多都是用英語發(fā)布的。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便是學生習得其專業(yè)知識以及其他知識,并發(fā)展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沉浸式”雙語教學中,引進國外的教材,學習外國的思維方式等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姡ㄟ^“沉浸式”雙語教學,提高外語水平的同時,也為掌握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提供了工具,思維方式,學習基礎,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科學習。
(1)可能會阻礙母語教學。通過“沉浸式”雙語教學能夠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雙語人才。其主要特點是,在外語運用方面會自然地按照外語民族的行為習慣和思維邏輯進行。而其他民族的行為習慣和思維邏輯與學生本民族的習慣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對母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從而造成母語邏輯的混亂和不純。
(2)可能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我國學生的外語水平和能力普遍不高,“沉浸式”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專業(yè)課程的同時還要學習外語,這勢必會迫使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外語,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3)可能會產(chǎn)生“盲目跟風”的負面效應。有些學校認為,沒有雙語教學就意味著跟不上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步伐,因此也盲目跟風,打著“雙語教學”的招牌,吸引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贏得更多的聲望和利益。
(1)規(guī)模。由于我國的雙語教學還處于試點探索階段,所以從總體上看還不是很大,還未達到全國普及的程度。在高等院校中開展比較好的也主要是一些重點大學,辦學條件較好的省屬重點大學,大學里的國際教育學院等等。因此,雙語教學遠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但是只要繼續(xù)加大雙語型教師的培養(yǎng),鼓勵雙語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并加大交流,將成功的經(jīng)驗介紹推廣,實行雙語教學的高等院校會越來越多,學科專業(yè)會越來越齊全,規(guī)模也會越來越大。
(2)師資。雙語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就在于雙語型師資的培養(yǎng)。教師是雙語教學的輸入者,教師的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的成敗。選送教師去項目合作院校進修以提高語言的應用水平,學習先進的學科教學理念,聘請外籍專家擔任雙語教師,本國教師與外籍教師合作等措施都會提升雙語教育的質(zhì)量,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
(3)教材。根據(jù)教育部規(guī)定,采用外文教材,用外語授課課時占該課程課時50%以上的課程,認定為雙語教學課程。由此,采用外文教材是雙語教學課程認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這里筆者較傾向于國內(nèi)外專家共同編寫雙語教材。這種教材既保證外語表達的地道與純正,又可使其適合中國國情,還可降低教材成本,為雙語教材的推廣普及提供經(jīng)濟保障。
(4)教學模式。“沉浸式”雙語教學是指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教學,教學中排斥母語的使用,校內(nèi)也不使用母語,以便讓學生沉浸在第二語言或外語之中。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英語教材,配以適當?shù)恼n堂活動,教師可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表達形式,讓學生“沉浸”課堂教學內(nèi)容之中,從而提升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
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教育領域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們新時期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我們教學事業(yè)向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外合作辦學可以推動國際化人才的培養(yǎng)、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步伐。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廣泛深入,新的中外合作辦學形態(tài)層出不窮,辦學層次與水準逐漸提高,合作辦學規(guī)模與范圍越來越廣,合作辦學的招生市場也異?;鸨?。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對于中外合作辦學的有效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國內(nèi)階段的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直接影響到合作辦學學生語言水平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班學生實施“沉浸式”雙語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在國內(nèi)階段就開始逐漸接觸國外階段學習的模式,使他們更快地、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國外階段的學習中去。
[1] 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郭小林.“1-2-1”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與國際通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5):101-105.
[3] 楊曉明,董勝尚.中外合作本科教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5(2):79-81.
[4] 周潔.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雙語教學模式探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2(5):52-53.
[5] 李四蘭.中外合作辦學全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J].當代教育論壇,2007(7):28-29.
責任編輯:劉 琳
Brief Discussion of Applying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SUN 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In recent years,many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carried out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degrees.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tmodes of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is also different.In this paper,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s studied,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the author elaborates in detai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G642
A
1009-3907(2017)06-0121-04
2016-12-26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項目(JGJX2015D55)
孫莉(1978-),女,吉林延邊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