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摘 要: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后,學習歷史時面臨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多,如記憶量變得越來越大,還需要記憶朝代不同的變化及歷史事件的時間與發(fā)展過程。僅僅依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恰當?shù)膶W習方法,事半功倍地進行歷史學習。
關鍵詞:高中生;歷史;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5-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52
學生從初中到高中,一直在學習歷史這一門學科。他們認為,歷史就是一些簡單的背誦記憶學習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他們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沒有看到學習歷史的真正本質(zhì)。許多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經(jīng)常會對一些歷史事件進行混淆,不能清楚地辨別事件的發(fā)展。很多學生都認為歷史是只需要記憶的,然而,死記硬背很無聊,很乏味,沒有他們所想的那樣有趣,慢慢地,他們就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有些人甚至產(chǎn)生了一些厭惡的情緒。其實,學生沒有真正地了解歷史這一門學科,也沒有真正去掌握歷史的學習方法。學生們要想學習好高中的歷史,靠簡單的記憶背誦是遠遠不夠的。學習歷史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只要學生們掌握了學習歷史的真正方法,他們學習起來就變得很輕松了。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書本上的死板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真正學習高中歷史的方法。歷史的學習方法也是需要我們教師講給學生的,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了很多方法教給學生。
一、高中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史實
高中生要想學好高中歷史,就要記憶一些基本的史實,這些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是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基礎。學生可以在課前了解每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要求,可以通過這些要求去了解一些事情的發(fā)展過程。比如,事件的起因,事件發(fā)展的條件以及背景,還有就是事件發(fā)生的過程,這是學生必須要去了解的,對知識的記憶是非常有幫助的。事件發(fā)生的結(jié)果也是我們要掌握的一個地方,這是事件把握的最后階段。了解這一段知識,就是學生要對事件的整個內(nèi)容有所掌握。這樣下來,學生的記憶與學習就變得很輕松了。這樣的記憶方式,就會簡化我們的記憶,把內(nèi)容可以清晰地呈現(xiàn)在腦海中。這樣,學生的歷史學習才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輕松。
(二)歸納整理知識結(jié)構(gòu)
學生都知道,他們學習的每一門學科,都要形成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就是那種對知識的一種框架。這是每一門學科都必須擁有的。高中歷史的學習也要有自己的知識框架,這樣學習時才有最基本的整體意識。整體意識,就是對整個知識有一個整體宏觀的把握與認知。有了整體意識,學生才會對歷史的學習有深層次的理解與記憶。比如,每個朝代的記憶,就要把握整體的一個概念,這樣才不會把朝代的時間、順序記錯。學生進行了自己的知識構(gòu)造以后,就可以把自己記憶中的順序進行調(diào)換和補充。
當然,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種方式。學生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與能力,提高歷史知識的記憶效率和應用水平。我作為一名教師,只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給出一些建議,引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最后方法的選擇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學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與方法,這樣學習起來才更加有效率,這樣的方式才會更加實用。
(三)找準學習方向,明確學習目標
歷史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經(jīng)過時間的積累,要一點一點地去積累這些歷史知識,要想一下子把歷史成績提高,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歷史的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從積累開始,我們才可以把歷史學得更好。而且學生要想學習好歷史,就要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只有學生自己的目標達成了,學習才會有動力,才有前進的希望。學生就可以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去學習、去記憶。這樣我們學生的學習才是有目的的,而不是散漫無篇章。
(四)加強運用知識能力的訓練
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考驗。部分學生以為自己學到了知識,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題,這也是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一個難關。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典型例題加強訓練。這樣的訓練效果就是要學生更好地記住那些基礎知識,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個地方。這樣的話,學生就會把所學的知識進行一種歸納,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五)學會探究新的知識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是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教師要讓學生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看法,敢于質(zhì)疑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熟悉掌握基礎知識,探索新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高度集中
課堂上的學習,可謂是學習中的黃金時期。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聽課效率。聽課的效率對學生來講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學習新知識,還是對上節(jié)課的銜接、回顧,都是重要的學習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開拓思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我們可以對有趣的圖片或歷史事件進行講解、演繹,學生對此產(chǎn)生興趣,那自然而然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
二、學習高中歷史的策略
(一)學會做好歷史筆記
做筆記有不同的形式和節(jié)點,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比如課堂中筆記要細致全面,字跡清晰;而課后筆記要去記一些課外題型,進行總結(jié)歸納??傊雽W好歷史,就要學會做筆記,突破課堂上的時間局限,才能在以后的時間去鞏固復習,拓展自己的思路。
(二)認識到課后復習的重要性
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沒有理解的一些知識,需要在課后咨詢。這時教師要給出一些引導和建議,要求學生在課后做好鞏固與復習,并讓他們認識到課后復習的重要性。
三、結(jié)語
學生學習歷史的時候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他們會糾結(jié)自己該怎么去記憶歷史知識。作為一名教師,我總結(jié)了以上學習方法。希望這些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高中歷史課程。
參考文獻:
[1] 張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6(26).
[2] 申艷霞.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發(fā)現(xiàn)(教育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