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情與婚姻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話題。英美文學中關于愛情與婚姻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 女作家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傲慢與偏見》中的理智愛情觀,還是《飄》中的對愛情的執(zhí)著,抑或是《簡·愛》中獨立的女性愛情婚姻觀描寫,均以女性角色為主線,從客觀的態(tài)度描述作者眼中的婚姻。本文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淺析英美文學中的愛情婚姻觀。
關鍵詞:《傲慢與偏見》;英美文學;愛情婚姻觀
作者簡介:王瑩瑩(1983.12-),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商丘工學院基礎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1--02
作為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是一部生動反映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鄉(xiāng)鎮(zhèn)生活的人情世態(tài)。奧斯丁在這部小說中以細膩的文筆描寫了英國鄉(xiāng)紳五個女兒不同的愛情婚姻,展現(xiàn)了奧斯丁的愛情婚姻觀——既反對純粹的為了金錢、地位的利益婚姻,也反對單純情欲的結合。在奧斯丁看來,婚姻中應該包含愛情,也要考慮金錢,更要理智。這三者是完美婚姻的基礎和保障。
一、《傲慢與偏見》中呈現(xiàn)的四種婚姻
作為一部享譽文壇的作品,《傲慢與偏見》圍繞男主人公達西和女主人公伊麗莎白的愛情歷程,描寫了四段不一樣的婚姻。
首先是純粹以金錢為基礎的婚姻。伊麗莎白的閨中密友夏洛特與柯林斯的婚姻就是純粹的利益交互,沒有愛情的成分。其中夏洛特因為相貌平平,27歲仍然待字閨中,她只是需要一個丈夫,而柯林斯需要一個能幫他管理家庭的女人。他們兩者一拍即合,不需要愛情的滋潤,這是一樁互惠互利的婚姻。其次是莉迪亞與威科姆的婚姻。伊麗莎白五妹莉迪亞是家里最小的女兒,被威科姆英俊的外表和瀟灑的談吐吸引,而威科姆對莉迪亞也僅僅是因為情欲,看中的是莉迪亞的美貌青春,他們之間的婚姻是因為倉促的私奔而促成的,這是一段草率的婚姻。第三段婚姻是簡與賓利的婚姻。作為班納特家的大女兒,簡溫柔善良,相貌出眾,賓利年輕富有,儀表堂堂,彬彬有禮,他們兩人在一場舞會上一見鐘情,最終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是一段既有經濟基礎又有愛情的婚姻。最后是女主人公伊麗莎白與男主人公達西的婚姻,作為小說的主角,兩人的類似于soul mate的婚姻讓無數(shù)的讀者為之傾倒。伊麗莎白才貌雙全,又有主見,有膽識,對于英俊瀟灑,有錢有勢卻傲慢無禮的男主人公達西的驕傲自負很是看不慣,兩人從一開始的唇槍舌戰(zhàn)到后面的逐漸了解,慢慢的達西改掉了自身性格中的自負與傲慢,消除了與伊麗莎白的誤會,兩人的婚姻使夫妻雙方在精神上相互獲益,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堪稱小說界中最為經典和完美的婚姻[1]。
二、從《傲慢與偏見》中剖析作者的婚姻觀
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給廣大讀者展現(xiàn)了她眼中完美的愛情婚姻觀——既反對純粹的為了金錢、地位的利益婚姻,也反對單純情欲的結合。
1.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幸的。在奧斯汀眼中,“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愛情是完美婚姻的必要條件”。這一觀點從夏洛特的婚姻中可見一斑。在夏洛特眼中,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卻沒有多少財產的女子,婚姻生活是否有愛情并不重要,結婚對象是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嫁給一個體面的人,過上體面的日子。正如夏洛特對伊麗莎白所言的那樣,她只想要個舒適的家。這段沒有愛情作為基礎的婚姻,讓伊麗莎白心中異常沉重,她為她朋友的抉擇感到難過,并斷言夏洛特的選擇不會給她帶來多大的幸福,后面的事實也證明了,夏洛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2.只有情欲的婚姻是荒唐的。作為伊麗莎白最小的妹妹,莉迪亞長得非常美貌,卻沒什么頭腦。她一味地追求自己的享受,只看重男人的外貌,她的丈夫威科姆正合她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莉迪亞與威科姆的私奔并不是基于愛情,而是因為威科姆在躲避追追債人的途中需要有一個女人作伴,而莉迪亞正好處于刺激和好玩愿意與他一起私奔。雖然最后兩人也算“有情人終成眷屬”,但背后的原因卻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婚姻建立在情欲之上,充滿了欲望與享樂主義,是一段荒唐的婚姻。
3.金錢與地位是婚姻的保障?!栋谅c偏見》開篇就這樣說道:“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定要娶一位太太,這已經成 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斑@樣的真理深入人心,每逢這樣的單身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的人家盡管對他的心思想法一無所知,卻把他視為自己某一個女兒的合法財產?!边@段話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18世紀的英國,金錢在婚姻中的地位異常重要。在當時人們的眼中,一個女子幸福的婚姻意味著嫁了一個好丈夫,而這個好丈夫的首要標準是財產與地位高于她的父母與她自己。
4.完美的婚姻必須有理智、愛情與金錢。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是作者所認可的幸?;橐觥R聋惿椎拿烂?、智慧深深地吸引著達西。達西年輕、英俊、富有,是理想的結婚人選,伊麗莎白并沒有因此馬上同意嫁給達西,反而拒絕了他的第一次求婚,加上達西親戚的諸多阻撓,兩人的愛情歷經艱難險阻,最后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向讀者描繪了她心目中理想的婚姻模樣:兩人首先要彼此欣賞彼此愛慕,兩人在一起能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這是幸福婚姻的必要條件。同時,幸福的婚姻還要有柴米油鹽,財產與地位也是婚姻中的重要因素[2]。
三、英美文學中的愛情婚姻觀
愛情與婚姻是英美文學諸多作品中的主線,無論是《簡·愛》中的家庭教師與貴族的愛情故事,還是《巴黎圣母院》中的矢志不渝的愛情;無論是《傲慢與偏見》中形形色色的愛情婚姻,還是《飄》中為了報復、利益、愛情而產生的一段又一段的婚姻,均以女性角色為主線,從客觀的態(tài)度描述作者眼中的婚姻。
1.《傲慢與偏見》中的理智愛情觀
在《傲慢與偏見》這部經典英國愛情小說中,作者圍繞班納特家的五個女兒描寫了各不相同的愛情婚姻觀,展示了當時英國上流社會淑女紳士們以金錢、地位、名聲作為首要條件的愛情婚姻觀。毫無疑問,作者并不認可沒有愛情只看條件的婚姻,也不認可只有情欲的婚姻。在作者看來,婚姻應該是理智、情感與金錢的完美結合——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幸的,但婚姻中只有愛情也是不可取的。沒有愛情,婚姻如同無根之木;沒有經濟基礎,“貧賤夫妻百事哀”,一樣也是不完美的愛情。只有金錢與愛情并存的婚姻,才是作者眼中完美的婚姻。作者通過對伊麗莎白幾姊妹愛情、婚姻生活的生動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滿婚姻定義:金錢+愛情=真正幸福的婚姻。
2.《飄》中的對愛情的執(zhí)著
愛情與婚姻是英美文學作品中主要的表達形態(tài)。小說《飄》中,斯嘉麗雖然因為報復選擇了盲目的婚姻,因為想保住塔拉莊園選擇了金錢的婚姻,但整本書中斯嘉麗對阿希禮的執(zhí)著,直到最后一刻她才真正放下。這說明斯嘉麗是一個執(zhí)著于愛的人,她將自己對阿希禮的愛展現(xiàn)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哪怕面對情敵玫蘭妮,也因為她是阿希禮的妻子而堅持待在戰(zhàn)火紛飛的亞特蘭特市。在戰(zhàn)后給予阿希禮一家最大的支持,她終其一生都在追求阿希禮的愛,執(zhí)著于自己對阿希禮的愛中。雖然最后白瑞德的離開讓斯嘉麗明白了什么是她真正應該把握的愛情,但在全文都在歌頌愛情至上的婚姻,表達作者的觀念:婚姻應該以愛情為基礎。愛情是英美文學中不朽的主題。
3.獨立的女性愛情婚姻觀。英美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還強調女性的獨立與自主。最為出名的莫過于《簡·愛》中的經典描寫。書中的主人公簡·愛有一顆正直、高尚、純潔的心。她不因為自己是一個沒有積蓄、沒有財產、沒有地位的家庭女教師而自卑自憐。她用一顆平等的心對待男主人公羅切斯特,最終贏得了羅切斯特的愛情。當她得知羅切斯特已經有妻子時,哪怕她深愛著男主人公,也因為不能接受羅切斯特對她的欺騙而離開了他。簡·愛這一角色,在當時男尊女卑的年代,猶如一道劃過天空的閃電,讓讀者看到了作者獨立的女性愛情婚姻觀。簡愛在男主人公不卑不亢,面對男主人公的愛情也沒有丟掉自己的尊嚴與理智,當?shù)弥_切斯特已婚這一事實,拒絕富裕生活的誘惑,毅然地離開,展現(xiàn)了作為一個女人的尊嚴,這是簡愛人格魅力的體現(xiàn),也讓《簡·愛》這部小說成為英美文學中一顆璀璨的鉆石,用其獨立自主的愛情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參考文獻:
[1]于麗錦.《傲慢與偏見》中的愛情觀和婚姻觀[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294-296.
[2]馬金海.愛情與金錢的搏弈——《傲慢與偏見》中婚姻觀剖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3:77-78.
[3]邱欣.淺析英美文學中的愛情婚姻觀——以《飄》為例[J].戲劇之家,2015,12(下):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