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榮
應用題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解決應用題能力的高低是學生數(shù)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A應用題的拓展更是難點中的難點,那么怎樣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我就自己三十年的數(shù)學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shù)學基礎應用題的拓展練習的幾點粗淺認識,與大家共享。
首先,掌握基礎應用題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把握好解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確?;A應用題解答的正確性和熟練性,在基礎應用題解答過關的前提下,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適當?shù)奶嵘屯卣?,如:變換一些條件、或條件相同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經(jīng)歷分析、思考、探究找到解題的方法。一些題目如果直接告訴了所需要的條件,學生很快能解決,但變換一些條件,可能有的學生就做錯了,如求三角形的面積,如果直接告訴底和高,學生能很快根據(jù)計算公式列出算式,在學生熟練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之后,我就會進行一些拓展練習,如把條件改成底是高的幾倍或高是底的幾倍,底比高多或高比底多或少,把底和高的單位改成不同讓學生進行練習。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我們應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fā),讓學生在具體事例中尋找數(shù)學問題,把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趣味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樣在拓展練習中我們也應盡量收集一些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不要因為偏難或復雜而忽略不講,其實我們學生考試要達到優(yōu)秀,考高分往往就在這些關鍵的題目上,如我們上學期考試中的填寫發(fā)票這道題既考察了學生對總價、單價、數(shù)量的數(shù)量關系的掌握,也考察了學生的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能力,又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有很多教師沒有講過這一類型的題目,結果考試吃了很大的虧。再如我們以前考過的購買哪種手機卡更合算,怎樣乘出租車更劃算,交水電費等都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
在解決拓展練習題目時要教給學生一些技巧掌握一些方法和規(guī)律,如審題要細心,要把握關鍵條件,把握關鍵詞,對關鍵條件、關鍵詞用線畫出來或用著重號表示,如五年級下學期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知識,歷年考試都有這方面的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又是這個單元的難點,如果是畫好了圖,直接算表面積,很多學生會做,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很多要考慮實際問題,到底算幾個面的面積,有的有說明,比如“無蓋”、“四周和頂棚”、“四周和池底”、“一對”等,我會叫學生在讀題時把這些關鍵的詞畫出來提醒自己,如單位不同也畫出來,要先統(tǒng)一單位,同時畫好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草圖,標上數(shù)據(jù),不要算的面用“X”表示出來,看著圖來列算式。還有一些題目沒有交代說明,如做通風管、煙窗、粉刷柱子等,要學生自己去考慮算幾個面,所以我在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時,我加上一句話,要學生記住“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應考慮實際問題。
還有一些題目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如在捆扎長方體盒子或包裝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時,怎樣捆扎用的繩子最短,怎樣用的繩子最長,怎樣包用的包裝紙最大,怎樣包用的包裝紙最小,把長方體切成小長方體時,怎樣切增加的表面積最大,怎樣切增加的表面積最小。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題,我們要采用靈活的方法去解決這些題,在解題的同時我們不能就題解題,有些題換一種說法,有些有聯(lián)系的題歸納到一起,如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擴大幾倍,棱長總和會擴大幾倍,表面積會擴大幾倍,體積會擴大幾倍等,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江西省信豐縣正平鎮(zhèn)九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