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焰梅
(重慶市江津區(qū)杜市學校,重慶,402260)
摘 要:低段孩子處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異常豐富的階段,群文課堂倡導的多元發(fā)散思維,能使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都得到盡情釋放?!疤旄呷硒B飛,海闊憑魚躍。”就讓孩子在豐富的交流碰撞中去構建自己對議題的認知,在閱讀中認識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閱讀。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群文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五萬字。這五萬字對于低段孩子而言是十分不易的。因為低段的孩子受識字量的限制,課外閱讀較有難度,需要家長陪讀。如果重視家校配合,那么孩子的閱讀量必定不在話下,但對一些工作忙碌或對閱讀本身不重視、不感興趣的家長而言,要讓孩子閱讀完這五萬字,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低段是孩子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他們對一切都很新奇,也樂于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課堂為孩子們呈現(xiàn)了更多的文章,能使學生得到更多元、更豐富的閱讀體驗,也更易于喚醒他們的閱讀興趣。那么,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們,如何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呢?
一、課堂教學
在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不但要完成原來語文課堂的識字、學詞、學句的閱讀任務,還要加大閱讀量,所以閱讀在課堂教學的比重明顯大于一般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教識字的方法
小學低年級的生字教學是課堂的主要任務,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群文閱讀的課堂里是行不通的。因此,我認為必須在生字教學的時候,做做文章,提高生字教學效率。在群文閱讀中,低年級孩子面臨的困難是識字量積累不夠,不認識的字成為孩子閱讀的障礙。我認為,要掃除這些障礙,就要在平常的課堂中教給孩子們識字的方法,教師在隨文識字的時候除了教給孩子認識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之外,還要拓展生字教學的量,讓孩子學會識字方法:在看到一個生字的時候,結合整個詞語來理解記憶生字。
(二)培養(yǎng)朗讀的語感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任務中,還有一項基本任務是課文朗讀,要求做到讀正確,讀通順,不能加字減字,要有感情。我認為,在一年級的朗讀教學中,要求孩子們先是指字認讀,再是看著字讀,要求孩子們一定要以書為本,看著課本讀課文,不能自以為是地光背誦不看書。要教給孩子們朗讀的語感,從把每一句話讀正確開始。從一年級下冊開始讓孩子們逐句讀,提醒這句話哪個詞語哪些停頓要注意。慢慢地放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尋找,發(fā)現(xiàn)把句子讀好的關鍵點。教給了孩子朗讀的方法之后,孩子們的朗讀語感形成了,就能快速完成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的任務,甚至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一定的感情來。此外,教師的范讀很重要。在孩子們讀得不好的時候,老師一定要給孩子做示范,把方法教給孩子。
(三)注重選題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更容易接受朗朗上口、韻律和諧的古典詩詞和生動活潑、節(jié)奏鮮明的兒歌。另外,以圖為主,少字為輔的繪本也是低年級孩子閱讀不錯的選擇。
(四)關注教材編排,學習勾畫的方法
根據(jù)小學語文的教材特點,每一單元文章主題相同。教師在課堂內(nèi)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時,可以圍繞語文教材單元文章,對單元的知識內(nèi)容結構進行整合概括和總結,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單元知識過程中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在低年級,教會孩子們通過“勾畫”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勾畫中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本,這也就是閱讀的方法。
此外,低段群文閱讀教學議題應具有趣味性,文本力求精簡,教學方式應當多元化,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內(nèi)閱讀帶動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停留于課內(nèi)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當我們意識到要加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時,我發(fā)現(xiàn),課堂閱讀是有的放矢地進行著,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而課外閱讀卻顯得零零星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我們的學生不能將課內(nèi)學習到的閱讀方法成功地遷移到課外自主讀書中去。因此,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與我們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也是我們要探索的。
(一)加強閱讀指導,引導學生“讀好書”
由于孩子們年齡小,好奇心強,鑒別能力低,面對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或順手拈來,或為稀奇而讀,甚至讀一些不健康的讀物,這往往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為了給孩子們選好讀物,我們學校可以每周開設一節(jié)專門的課外讀本推薦課,向孩子們推薦優(yōu)秀的讀本,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博覽群書,廣泛涉獵。我們不但要向孩子們推薦課外讀物,而且要教給他們?nèi)绾芜x擇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發(fā)展的課外讀物。如可選擇與課文的作者、歷史背景相關的故事,與課文內(nèi)容、形式、寫法相關的其他文章等,也可選擇與自己年齡特點、認識水平相符的課外讀物,亦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進行選擇等。當然,題材要廣泛,小說、詩歌、故事、童話、科普作品等都應有??傊?,孩子們讀的應該是好書,有益身心的書。
(二)講究方法,指導學生“會讀書”
要把語文課和閱讀指導課區(qū)別開來,使閱讀課也真正地走進課堂。如我們低年級可以進行繪本閱讀指導課。鮮艷的色彩,美麗的圖畫,無限想象的空間,都是小朋友的最愛。我聽過一節(jié)繪本閱讀課《記憶的瓶子》。老師先視頻出示了許多形狀奇怪的圖案,讓孩子們猜猜是什么,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然后老師揭示了謎底,孩子們興味盎然。
(三)讀書活動,讓孩子“愛讀書”
我們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經(jīng)典誦讀、師生同讀、親子共讀等,在老師、家長、同學、朋友的共同幫助下學會讀書,從而逐步地引導孩子們從課堂走向生活,從課內(nèi)閱讀走向課外閱讀。
三、親子閱讀
家長是兒童閱讀習慣養(yǎng)成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提高閱讀素養(yǎng)最天然的環(huán)境,尤其對于小學低段的孩子而言,親子閱讀對兒童發(fā)展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群文閱讀視域中的親子閱讀是家長在群文閱讀理念下與孩子在家庭中進行的閱讀行為互動,對這些活動的設計將突破“睡前故事”的單調形式,拓展親子閱讀的外延。
崔巒老師說:用教科書教閱讀,有不小的改革空間,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推進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空間是無限的。低段孩子處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異常豐富的階段,群文課堂倡導的多元發(fā)散思維,能使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都得到盡情釋放。“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本妥尯⒆釉谪S富的交流碰撞中去構建自己對議題的認知,在閱讀中認識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閱讀。
參考文獻
[1]程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39(15):97.
[2]王秀云.小學閱讀教學與作文指導[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
[3]潘福玲.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中旬刊),2016(1).
[4]江洪春.小學閱讀教學設計方略[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5]葉和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