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升 (福建省南平市煙草公司建陽分公司,福建 建陽 354200)
張昆鵬 (江蘇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福建省南平市煙草公司建陽分公司,福建 建陽 354200
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對烤煙煙堿含量的影響
許東升 (福建省南平市煙草公司建陽分公司,福建 建陽 354200)
張昆鵬 (江蘇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福建省南平市煙草公司建陽分公司,福建 建陽 354200
為了更好地提升煙葉質量,合理調控煙堿含量,探討了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對烤煙煙堿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打頂時間的適當推遲,上部葉煙堿含量降低;摘除不適用煙葉(2片頂葉)和對上部葉進行破葉處理的優(yōu)化措施能明顯降低上部煙葉煙堿含量,提高煙葉等級結構。綜合對比分析,打頂1周后進行破葉處理的煙葉內在成分較為協(xié)調,上部煙葉可用性較高,適用于煙葉大田生產。
烤煙;打頂方式;上部葉優(yōu)化;煙堿
目前,全國各個煙區(qū)上部葉存在成熟度稍差、葉片窄厚、組織結構緊密、煙堿含量偏高[1]、內在化學成分不協(xié)調等問題,煙葉質量比較差,致使上部葉使用價值低,工商交接不暢[2,3]。因此,如何提高上部煙葉可用性成為煙草行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中國煙草總公司為支撐卷煙“461”、“532”骨干品牌的發(fā)展,圍繞煙葉生產收購管理實施了“特色優(yōu)質煙葉開發(fā)”、“優(yōu)化等級結構”等一系列措施,著手于田間管理和技術落實,提高煙葉質量。但是,優(yōu)化結構在改善煙葉等級結構的同時,造成了營養(yǎng)物質往上部葉輸送,上部葉糖堿比降低,影響了卷煙香氣風格。打頂在煙草農業(yè)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明顯改善煙葉產量和質量、各部位煙葉的內在化學成分和評吸質量[4~6]。為了改善煙葉的質量,提高煙葉可用性[7],本研究通過采用不同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探討了合理調控煙堿含量的技術措施,以為生產優(yōu)質煙葉提供技術支撐。
1.1 試驗地點與材料
試驗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徐市鎮(zhèn)徐市村開展,試驗田選取同一塊農田或在臨近煙田,肥力均等,其他農事操作一致。供試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CB-1號。
1.2 試驗方法
打頂方式主要針對不同打頂時期,從現蕾至盛花期,設計6個處理,以字母A表示。優(yōu)化措施中常規(guī)優(yōu)化方式為打頂時一起摘除2片托花葉,一次性打到位;試驗優(yōu)化方式為在平頂打頂的基礎上設置5個處理,以字母 B表示。具體處理方式詳見表1。每個處理80~100株,重復3次。
1.3 觀測記載項目
1)農藝性狀測定 試驗田定點5株煙在平頂期分別調查農藝性狀(株高、節(jié)距、莖圍、葉片數)。
表1 試驗設計
2)病害情況 主要觀察大田生長后期病害(青枯病、赤星病、野火病、空腔病等)的發(fā)生情況。
3)經濟性狀 各處理單采單收,測定單產量、單產值、單葉重、均價及等級結構(上等煙、中等煙、下等煙、桔黃煙、雜色煙比例)、部位結構(上部煙、中部煙、下部煙比例)。
4)煙葉質量評價 定點80株作取樣行,取4~6葉、9~11葉、倒3~5葉烤后全部送樣評價。單個小區(qū)進行掛牌處理,取樣評價化學成分,樣品送至福建省煙草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南平分所檢測。采用流動分析法測定常規(guī)化學成分含量。
1.4 技術標準
試驗小區(qū)大田管理參照當地優(yōu)質烤煙生產標準進行。打頂時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程進行操作,使用消毒后小刀,斜向上切斷莖桿,切面平整光滑,角度適中,以減少雨水的侵染,杜絕直接使用手拗斷煙花。打頂操作時間根據試驗小區(qū)生長情況進行確定,如現蕾打頂在小區(qū)現蕾50%以上進行操作,根據煙株長勢情況,小區(qū)處理可分多次進行。注意保證合理留葉數,打除不適用煙葉后要保證適當的留葉數。
1.5 數據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其中小寫字母a、b、c等代表95%置信區(qū)間,5%顯著水平;大寫字母A、B、C等代表99%置信區(qū)間,1%顯著水平。
表2 不同處理下的烤煙農藝性狀
2.1 不同處理對烤煙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株高以A5B0處理最大,以A6B0處理最小;節(jié)距以A3B0處理最大,達到5.56cm;莖圍以A1B0處理最大,但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
2.2 不同處理對烤煙病害發(fā)生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空腔病的發(fā)病率降低,這是由于空腔病的發(fā)生與雨水侵染等有關。青枯病的發(fā)病程度較重,這是因為煙葉大田生長后期,幾次大雨促進了青枯病的傳播和流行。黑脛病發(fā)病程度除A5B0處理外,其他處理發(fā)生程度較輕。赤星病的發(fā)病率較高,也是因為幾次大雨之后,造成田間高溫高濕的小環(huán)境,促使赤星病的爆發(fā)和蔓延。
表3 不同處理下的烤煙病害發(fā)生情況
2.3 不同處理對烤煙化學成分的影響
初烤煙葉外觀質量是煙葉化學成分的綜合表現,煙葉化學成分是決定評吸質量和煙氣特性等質量特性的內在因素。由表4可知,從整體分析,煙葉著生部位越高,煙堿含量越高,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煙葉下部葉煙堿含量會增加,上部葉煙堿含量降低,表明適當推遲打頂時間,可有效減低上部葉煙堿含量。所有處理的烤后煙化學指標均在優(yōu)質煙葉化學指標范圍內。以平頂打頂為基礎的處理,在降低上部葉煙堿含量上效果顯著,煙堿含量大小表現為A2B2> A2B0>A2B1 > A2B3>A2B4,主要原因是因為打頂終止了煙株的生殖生長,轉而進行營養(yǎng)生長,營養(yǎng)物質被供應到上部葉,采完2烤后進行摘除或破葉有助于促進上部葉煙堿含量減少。
經統(tǒng)計分析可知,煙堿含量范圍為1.11%~3.12%,均值為2.087%;總糖含量范圍為26.34%~34.03%,極大值為A2B4(4~6葉),均值30.52%??傮w變化趨勢為隨著葉位的提升而降低。就打頂方式而言,現蕾打頂和10%~30%中心花開放的情況下打頂,有助于促進總糖含量的提升,在打頂方式一致的情況下,B4處理可以促進總糖含量的增加;還原糖含量極大值出現在A3B0(9~11葉),極小值為A4B0(倒3~5葉),均值25.91%,其變化趨勢基本與總糖含量一致。
總氮含量范圍為1.43%~2.43%,均值為1.78%??傮w表現為隨葉位的提升而先升后降的變化趨勢,就打頂方式而言,較早打頂有助于提升總氮含量。在打頂方式一致的情況下,B3處理可以促進總氮含量的增加;鉀含量極大值出現在A6B0(4~6葉),為3.02%,均值1.95%??傮w變化趨勢表現為隨葉位的提升而降低,適時打頂有助于穩(wěn)定煙葉鉀含量,在打頂方式一致的情況下,1周后摘除和破葉處理有助于提升中下部葉煙堿含量;pH范圍5.33~5.60。
2.3.1 常規(guī)化學成分比值比較
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相應比值是衡量煙葉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主要成分之間的比值可以評價煙葉內各種成分是否協(xié)調。由圖1可知,隨著煙葉部位的升高,常規(guī)化學成分比值呈現下降趨勢。糖堿比(總糖與煙堿含量比值)是最常用的衡量煙葉內在品質和香氣吸味品質的重要指標,糖堿比的峰值出現在A2B4(4~6葉),谷值出現在A4B0(倒3~5葉),9~11葉糖堿比含量適宜,可見其化學成分較協(xié)調。糖是煙草中的重要化學成分,兩糖差(總糖與還原糖含量差)反映了煙葉綜合感官質量,兩糖差峰值出現在A2B4(4~6葉),谷值出現在A2B4(倒3~5葉)。
兩糖比(還原糖與總糖含量差值)反映了煙葉的成熟度和烘烤過程質量控制狀況。由圖1可知,兩糖比總體表現較為平緩,波動不大;氮堿比(總氮與煙堿含量比值)反映了煙葉的生長發(fā)育和成熟狀況,氮堿比峰值出現在A2B4(4~6葉),谷值出現在A2B0(倒3~5葉)。
2.4 煙堿含量比較
研究表明,打頂時間和打頂方式對煙堿含量有著主要影響,打頂后由于生長素的合成部位被去掉,所以對煙堿含量影響最大的可能是生長素[8,9]。由圖2可知,4~6葉煙堿含量表現為A2B4處理最低,A4B0煙堿含量最高,可見推遲打頂有助于提高下部葉煙堿含量。
表4 不同處理下的烤煙化學成分
圖1 不同處理常規(guī)化學成分比值比較
圖2 不同處理煙堿含量比較
9~11葉煙堿表現為A1B0、A2B1、A2B4、A5B0處理含量較高,均在2.0%以上;A2B2處理煙堿含量最低,可見打頂一周后破葉有助于降低煙堿含量。倒3~5葉煙堿含量表現為A3B0處理最低,可見在10%~30%中心花開放時打頂,較早地去除頂端優(yōu)勢,通過調控生長素合成,改變煙堿含量。
2.5 不同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對烤后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煙草的經濟效益受多方面的因素如天氣狀況、煙草病蟲害、烘烤技術等的影響。因此,烤后煙單產量、單產值并不能完全反映2個處理之間的差異,應重點關注各個處理均價和上中等煙比例之間的差異。由表5可知,各個處理烤后煙均價以A2B4處理最高,上中等煙比例以A2B3處理最高。
表5 不同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對烤后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在本試驗條件下,優(yōu)化結構能夠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性,增強光合作用,降低田間病害的發(fā)生和傳播。打頂是調控煙株碳氮代謝和營養(yǎng)水平的重要手段,打頂后光合產物從供應生殖生長轉為在營養(yǎng)器官中積累,推遲打頂能夠降低上部葉煙堿含量,這是因為打頂促進根系發(fā)育,從而吸收氮素并迅速轉化成煙堿等次生代謝產物儲存于葉片中。打頂1周后摘除不適用煙葉(2片頂葉)和破葉處理能夠明顯地降低上部葉煙堿的含量,提高等級結構和經濟效益,值得在煙葉大田生產上推廣應用。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73~384.
[2]朱尊權.煙葉的可用性與卷煙的安全性[J].煙草科技,2000,(8):3~6.
[3]朱尊權.提高上部煙葉可用性是促“卷煙上水平”的重要措施[J].煙草科技,2010,(6):5~9.
[4]劉常榮,孟劍君.不同打頂時間對烤煙K326煙葉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6(3):155~156.
[5]高煜珠,韓碧文,饒立華.植物生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84:115~235.
[6]左天覺,朱尊權.煙株的生產、生理與生物化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
[7]詹金華,雷永和.三明煙區(qū)特色產業(yè)新舉措[J].中國煙草科學,2002,23(4):27~29.
[8]張丹,劉國順,章建新.打頂時期對烤煙根系活力及煙堿積累規(guī)律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6,27(1):38~41.
[9]楊虹琦,周冀衡,羅澤民,等.不同時期打頂對烤煙內在化學成分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科學,2004,(4):19~22.
[編輯] 余文斌
2017-03-23
許東升(1970-),男,農藝師,主要從事煙草栽培研究。通信作者:李靜超, ljcc1989@163.com。
S572
A
1673-1409(2017)14-0005-05
[引著格式]許東升,張昆鵬,林紹武,等.打頂方式與上部葉優(yōu)化措施對烤煙煙堿含量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4):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