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本文從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現(xiàn)狀入手,對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找出現(xiàn)有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改進的對策與建議。學生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獲取持續(xù)學習能力的源泉。一個有效的、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教師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找出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只要科學有效的建立學生評價模式,評價才能為教師及學生帶來豐碩的成果。
關鍵詞:小學 中年級 習作評價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173-01
狹義的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指的是對學生的習作成績,主要是習作考試成績進行的評價。新課改之前主要采用的是狹義的習作評價方式。新課改后,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更加注重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與變化。新課標非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fā)展獨特性的認可,旨在通過全面積極的評價發(fā)揮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1 目前學生習作評價所存在的問題
1.1 評價指標單一
目前的評價指標單一,主要是指對于學生的評價結論僅僅根據(jù)一次習作成績的分數(shù)來決定是非常不客觀全面的,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不能完整反映學生的習作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一名學生在日常測驗時連續(xù)兩次習作成績都有所下降,和以往的習作成績水平不相符,教師認為該名學生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學習不夠用功,但是分析其試卷發(fā)現(xiàn),兩次考試都是在同類型習作方式中失去較多分數(shù),這表示該名學生對這類習作方式掌握不夠好,在和該名學生溝通時印證了教師的想法。如果教師只根據(jù)這名學生的兩次習作成績對其下了評語,那么這種評價就是很不客觀的。
1.2 評價主體仍然以教師為主
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主體為教師,這種只有教師是評價主體的評價方式導致了學生和教師之間不平等的關系,甚至讓一些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排斥感。另外,以教師為評價主體的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不利于調(diào)整教學方法。如果老師講解方法不恰當造成學生概念不清,習作時不能按照正確思路寫作,那么老師如果評價學生掌握概念不清晰,顯然是不妥當?shù)?,因為這名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所以評價主體為教師的方式不利于改進教師教學方法。
1.3 評價重心仍過于關注結果
習作評價的目的不在于得到評價結果,而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優(yōu)缺點,繼續(xù)發(fā)揚好的一面,彌補不足的地方。習作評價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采取方法提高學習質量。但是現(xiàn)在很多教師過于重視評價結果,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甚至會害怕考試,偏離了評價的原本目的。
2 對學生習作評價改革的思考
2.1 評價內(nèi)容的多元化
新課改實施后為促進學生個性健康多元發(fā)展,要進行評價內(nèi)容的多元化改革,不僅要評價學生學習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1)情感體驗:主要是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情緒控制和同學的互動等方面進行。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也各不相同。教師不能通過相同的模板和水平去評價學生,不能要求學生形成一樣的情感體驗,要尊重和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形成自己的特有體驗。(2)能力方面:學生學習能力指的是綜合分析、邏輯能力等,通過綜合分析方法理清事物的本質和相互的關聯(lián),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學教學進行課改后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不再局限于死記硬背,這就要求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這也是學生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3)價值觀方面:價值觀正確的學生表現(xiàn)為自信、富有表現(xiàn)力、積極進取和有責任心等。當他們遇到學習問題時不會消極面對,而是會勇敢面對,并且積極采取措施主動去解決問題。而價值觀不夠端正的學生在面對學習問題時態(tài)度較為消極,不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價值觀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影響,應該成為評價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評價主體多元互動化
傳統(tǒng)的單向評價方法容易產(chǎn)生一種學生和老師對立的局面,甚至會導致排斥評價結論,這就導致評價偏離了原來的作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可以將單向評價轉變?yōu)殡p向評價或者多向評價方式,扭轉之前評價主體和客體之間不平等的關系。比如,學校可以探索建立新的評價模式,讓學生和教師之間互評、學生小組互相評價以及學生自評等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模式。新的評價模式能夠多維度評價學生學習活動,評價結論更加客觀公平。學生從被評價對象成為評價者,不僅提高了參與習作評價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自我評價意識,也會更加注重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習作質量和效率。
2.3 評價方式多樣化
可以采取量化評價與質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評價計劃是根據(jù)近、中、遠發(fā)展目標制定的學生評價方案。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計劃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為了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計劃,必須對評價需求進行認真分析,科學地規(guī)劃和安排。要針對不同的評價對象和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目標,從而使這個計劃既符合整體的發(fā)展需要,又滿足目前的學習需要。
3 結語
總之,評價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一項重要手段,評價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且各有利弊,本文從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習作評價改革的思考角度探討了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的方法,教師選擇評價方法切記要活學活用,適當?shù)臈l件下,可以組合使用評價方法。在實際學習中,評價方法的選擇一定要保證針對具體學習任務,確保適合評價目的,符合學生特征。
參考文獻:
[1] 陳遠蘭.新高中地理課程改革小學中年級學習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2] 許俊翠.“研究性學習”小學中年級習作評價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3] 黃烈,黃晶.我國課堂習作評價研究述評與展望[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05(04):89-90.
[4] 劉麗,宦麗.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中年級體育學習評價現(xiàn)狀和策略[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01(02):187-188.
作者簡介:李霞(197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江蘇省南京市西街小學小教一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