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俊超
一、迎面接力跑
1.滾輪胎。方法:學生以縱隊迎面站立,相距一定距離,每組人數(shù)均等,每位學生均采用站立式,手扶輪胎站于起跑線后,聽到“預備、跑”的口令,雙手交替快速向前滾動輪胎,到達對面終點時相互右手擊掌進行接力,各組學生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名學生完成接力。游戲結(jié)束后,記錄各組總用時進行排名(見圖1)。
建議:在場地上畫出或用紙膠帶貼出各組路線,保持各組間隔,以免相互干擾;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的不同,通過滾動輪胎的距離來調(diào)整負荷大小。
2.蛇形跑。方法:將輪胎依次放置在一條線上,間距相等。人數(shù)均等分組,縱隊迎面站立于起跑線后,聽到“預備、跑”的口令,每位學生需要繞過各個輪胎進行“S”形的蛇形跑,到達對面終點時右手擊掌或用“立棒式”將接力棒傳給下位學生,各組學生依次完成,記錄各組總用時排定名次(見圖2)。
建議:根據(jù)不同水平段調(diào)整輪胎數(shù)量或輪胎前后間距來調(diào)節(jié)負荷大小。
3.輪上飛。方法:將輪胎依次放置在一條線上,輪胎間距近似學生快速跑時的步幅大小。學生按照人數(shù)均等分組,縱隊迎面站立于起跑線后,聽到“預備、跑”的口令,快速跑時每位學生需用前腳掌踏在每個輪胎之內(nèi),蜻蜓點水般地通過所有輪胎,到達對面終點右手擊掌或傳遞接力棒,游戲結(jié)束記錄每組總用時排定名次(見圖3)。
建議: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輪胎之間的距離練習快速跑的步幅,也可縮短輪胎放置距離練習快速跑的步頻。
4.播種與收獲。方法:人數(shù)均等分組,迎面縱隊站立。將一輪胎放置場地中間,輪胎比作“田地”,接力棒比作“禾苗”,學生手持接力棒先跑向輪胎處,將接力棒放置輪胎內(nèi)完成播種,然后跑向迎面學生右手擊掌接力,下位學生先跑向輪胎處撿起接力棒完成收獲果實后,跑向?qū)γ鎸⒔恿Π魝鹘o對面學生,各組學生依次完成,記錄各組總用時排定名次(見圖4)。
建議:接力棒可用毽子或沙包等軟物代替;接力棒等必須放入到輪胎之內(nèi)。
二、迎面接力跳
1.袋鼠找朋友。方法:學生按人數(shù)均等分組,將若干輪胎依次放置一條直線上,迎面縱隊站立于起跑線后,聽到“預備、跳”的口令,每位學生扮作“袋鼠”模仿袋鼠跳躍,每次跳躍需跳在輪胎之內(nèi),依次通過所有輪胎后與下一位學生右手擊掌或傳遞接力棒接力。各組學生依次完成,記錄各組總用時排定名次(見圖5)。
建議:跳躍方式可以是雙腳起跳、雙腳落地或單腳跳、單腳落地,輪胎之間的距離要考慮所有學生的跳躍能力,跳躍時踏到輪胎邊緣也算成功。
2.百合花開。方法:學生按人數(shù)均等分組,迎面縱隊站立。將輪胎以單雙、單雙的形式依次放置,聽到“預備、跳”的口令,學生以開合跳的形式通過輪胎,要求合跳時雙腳跳在同一輪胎內(nèi),開跳時左右腳分別跳在左右輪胎內(nèi)。要求練習學生通過后與下一位學生右手擊掌或傳遞接力棒接力,各組學生依次完成,記錄各組總用時排定名次(見圖6)。
建議:向前進行開合跳時,要雙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且要落在輪胎之內(nèi)。
3.青蛙跳荷葉。方法:學生按人數(shù)均等分組,迎面縱隊站立。將輪胎充當“荷葉”依次擺成“之”字形路線,聽到“預備、跳”的口令,每位學生扮演成“青蛙”依次跳上每片荷葉,要求每次跳躍需跳在輪胎之內(nèi),練習學生通過后與下一位學生右手擊掌或傳遞接力棒接力(見圖7)。
建議:輪胎之間的距離要適合所有學生,跳躍時踏到輪胎邊緣也算成功;強調(diào)學生雙腳起跳輕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