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jù),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預設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將課的內容融入在橡皮筋的教學游戲中,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學生在逐漸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術動作的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下肢肌肉力量,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識以及良好的學習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田徑類水平三(五年級)跨越式跳高的第2課時,重點是體驗和學習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的完整技術動作,采用多種跳躍的練習方法達成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通過不同高度的練習,讓學習能力不等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肯定和認可,使每一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
三、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一水平段的學生都具有了一定的跳躍能力,而且他們善于模仿,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對跳高項目比較感興趣,尤其是挑戰(zhàn)一定高度的練習,這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極為有利。但小學生安全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差,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盡量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三、設計思路
1.教與學的方式、方法
針對小學生跨越式跳高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本課分別預設:體驗分解技術——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嘗試不同難度的練習——選擇適合自己難度的練習——交流展示——技能遷移等練習,讓學生在體驗中檢驗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既照顧全體,又區(qū)別對待。練習形式具有層次性,注重實效性,給學生更大的選擇性與自主學習的機會。
2.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本課通過講解、示范,增加直觀印象,讓學生在體驗、觀察、合作、探究、游戲等的活動中掌握動作技能,學練過程滲透學法指導。
四、本課特色
1.運動技能在合作探究中形成。本課通過多樣的練習手段,如,4名學生1組進行合作練習;自然分組時的相互糾正與幫助;同質分組時的競爭與展示等,都能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的跨越式跳高技能。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等多種合作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協(xié)作能力。
2.運動能力在關注個體差異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不同難度的跳躍練習,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有選擇性地練習,自信心得到增強,運動能力得到提高。
3.教學目標在師生、生生互動中達成。本課在跳“皮筋”的多種練習中,教師不僅要示范,更多的是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練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本課的亮點,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引領等都有助于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流程
本課設計遵循教學技能的發(fā)展規(guī)律,逐步達成學習目標。
熱身活動:熱身跑→節(jié)奏操→專項誘導練習→新授:助跑起跳與擺腿技術→“過桿”動作→完整動作→鞏固與提高→跳高“達人”賽→展示與評價→游戲:過障礙接力→身體素質課課練:立臥撐→放松活動與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