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峰 韋雅青
(河池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宜州 546300)
體驗式教學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運動技能形成的影響研究①
——以河池學院為例
黃宗峰 韋雅青
(河池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宜州 546300)
通過實驗、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方法對河池學院大一學生公共體育教學進行研究,分析體驗式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運動技能形成的影響因素,并作出整改建議。同時為推廣體驗式教學提供更多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信息,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及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體驗式教學 學習興趣 運動技能
體驗式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其關注的重點是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當教師創(chuàng)造體驗的條件時,讓學生去體驗和理解教學內容。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也能夠學會對事物進行判斷,這正是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采取體驗式教學法能否順利完成我們自身既定目標,能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缺乏有效的參考[1]。為此,該研究試圖通過在河池學院大一學生體育課程來探討體驗式教學能否改善學生的鍛煉態(tài)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興趣及提高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能力,從而獲得是否能改善的實驗支持的體育教學,同時也為豐富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為改革體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興趣乃行動之始,興趣對于動機具有強化作用。學生只有具備了滿懷的激情,才能積極地進行體育運動,興趣能夠指引學生更加積極地投身到運動中去。如表1所示,在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式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愉快感、運動興趣迥然不同。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參與感,使學生能夠完全投入到體育運動,并且感受到運動參與的快樂。
表1 學生的課堂愉快感情況表
表2 實驗前后立定跳遠技術評定成績結果
為了解學生體驗式體育教學對運動技能效果,根據(jù)實驗學校選測項目的要求,在開學初分別對學生進行了專項技能測試:立定跳遠、跨越式跳高。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結果顯示,實驗組平均值由實驗前2.16 m提高到2.32 m,而對比組平均值僅由實驗前的2.15 m提高到2.24 m。經對比分析可知,實驗組與對比組成績的進步情況有非常明顯的差異,說明運用體驗式教學可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
同樣,從表3結果看出,實驗組平均值由實驗前1.29 m提高到實驗后1.50 m,而對比組平均值僅由實驗前的1.30 m提高到1.42 m??梢?,體驗式教學的成績提高幅度較大,而傳統(tǒng)式教學的提高幅度不明顯。說明體驗式體育教學對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內部因素
3.1.1 教學策略
體驗式教學中對教學策略的要求較高,只有好的教學設計和方法才能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目的。教師在進行體驗教學之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需求,然后牢牢抓住體驗、感知的思路設計教學方法,讓體驗式體育教學方法成為常態(tài)化。
3.1.2 態(tài)度和情感
體育教師的態(tài)度及學生投入的狀況在體驗式教學中相互影響。由于體驗式學習是整合了教學內容,并使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學習。因此,教師應具備一定的親和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獲得更多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善于歸納和分析,且不斷進行更新和調整,要勇敢地嘗試。讓課堂內容生動、形象,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活動中。
3.1.3 對評價方式的選取
采用體驗式教學后,對教學成績的評估是個棘手問題,需要體育教師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分享。目前我國的體育教育還是比較重視技能方面的考核,經常會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體育教育中要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更新教學考核指標,不能僅以“高度”、“速度”、“長度”來衡量和評價教學成果,應綜合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行為習慣等非顯性的指標來衡量教學成果,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體驗體育課程的意義。
表3:實驗前后跨越式跳高技術評定成績結果
3.2 外部環(huán)境因素
3.2.1 教學設施
在體育教學中,充足寬廣的場地和足夠的的器材更是體驗式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有時需要進行組合游戲,在場地不足的情況下,教學的發(fā)揮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有一定的限制和懈怠,對學生而言,完全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3.2.2 社會因素
國家教育部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方案,把體育與健康教育作為突破口??梢妵覍W生體育鍛煉的關注程度,然而現(xiàn)實中,首先,圍繞著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現(xiàn)象依然嚴重,受分數(shù)決定一切這一觀念的影響。其次,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運動參與不支持和不關心,這會導致教學大綱里的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得不到同步發(fā)展,大多數(shù)學生的終身體育基礎沒有打好,更談不上形成科學的體育健身意識。
總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取體驗式教學還是任重而道遠的,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通過各種層面的因素對學生的行為活動,情感投入,事物認識等來進行引導。同時教學要結合各種教學策略來及時調整體驗式教學方法,使教學成果更加有效。
體驗式體育教學能夠顯示人的主體地位,全方位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讓學生真正的加入體育學習,親身體會,增加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教學中。因此,建議教師在實施體驗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極開展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這些情境來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動作的要領并且學習。此外,還要及時收集的學習的教學反饋,總結出現(xiàn)問題,進一步改進教學策略。
[1]毛榮建.青少年鍛煉態(tài)度——行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檢驗[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2]涂小芹.快樂教學在職高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5(9).
G807.01
A
2095-2813(2017)06(b)-018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83
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積極情緒理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與實踐》,編號:2016JGA316。
黃宗峰(1970,9—),男,廣西宜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及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