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華儲曌+朱子云
[摘 要]本文主要借助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剖析大學生課外閱讀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此提出針對性強、可行性強的改進方案,為大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供指導和幫助,進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關鍵詞]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55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2
0 引 言
讀書能夠涵養(yǎng)性情,陶冶情操,培養(yǎng)成熟的處事性格,形成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眾所周知,一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僅限于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提升大學生的素質,課外閱讀是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當下的書籍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豐富,這無疑為大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提供了便利。本次調查“就地取材”,旨在通過對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剖析問題,提出建議,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好引導和幫助工作。
1 調查背景與方法
為了詳細了解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也為了使調查分析更加準確和真實。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安徽財經大學龍湖東校區(qū)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結合的形式進行了實地調查,共發(fā)放300份問卷,實收回300份問卷,回收率100%。調查時間為2017年3月。
2 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結果及分析
2.1 基本情況
在安徽財經大學龍湖東校區(qū)大學生的有效樣本中,男生占27.82%,女生占72.18%。男女生的比例差別較大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財經類院校的女生較男生多,另一方面,女生填寫問卷的意愿較男生更為強烈。
從年級構成看,大三學生比例最大,占34.59%,研究生占比最小,為3.01%。大一學生占比24.06%,大四學生占11.28%。
從專業(yè)角度看,經管類學生比例最高,為66.17%,這與經管類院校的情況相符。另外,理工類占15.04%,文史哲類占9.77%,政法類占1.5%,藝術類占3.01%,教育和語言類占4.51%。
2.2 自我評價
超過一半(56.39%)的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比較喜歡進行課外書籍,并且偶爾會進行閱讀。另外,24.81%的學生對課外書籍感覺一般,讀不讀都無所謂。非常喜歡課外閱讀并經常閱讀的學生占比17.29%,而不喜歡課外讀物并基本不閱讀的學生只有1.5%??傮w看來,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意愿較強烈,自我評價較高。
2.3 喜歡的課外閱讀類型
由于每個人喜歡的閱讀書籍類型不僅僅只有一種,所以這項調查采用多選的方式,同時由于選項分類很細,所以這里只簡述占比重高的受學生喜歡的書籍類型。比重最高的類型是“經典文學或藝術”占比63.91%,其次是“網絡小說類”占比42.11%,哲學、歷史和社會類占比37.59%,其他類型的占比均不超過30%,所以不進行贅述。
從以上可以看出,盡管是財經類學校的學生,仍然將文學、藝術、歷史等社科類書籍列為自己喜愛的課外讀物。同時,網絡小說的占比非常高,排在第二位,這反映了當前信息網絡技術發(fā)展迅猛,大學生偏好這種淺閱讀和快餐式的網絡小說(當然并不是針對所有網絡小說,但就筆者所了解的大學生閱讀的大多數(shù)網絡小說是淺顯和快餐式的),這是需要警惕的。此外,從中可以看出,財經類學生課外閱讀取向存在一定偏差,占比前三位的均為非財經類書籍,這對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不利的,需要學校進行思考并加以引導。
2.4 課外閱讀花費時間和占用時間最多的書籍類型
在調查每人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方面,49.62%的學生回答是不到1小時,33.83%學生花費1小時,12.78%的學生花了1~3小時,3.76%的學生花了3小時以上。
通過中位數(shù)分析,本文可以判斷每人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時間上有點偏低。
在問到“你在課外閱讀中花費時間最多的是哪一種書籍?”方面,調查結果是,花費時間最多的是“經典文學和藝術”,占比39.1%,第二多的是“網絡小說類”,占比24.6%,第三多的是“專業(yè)書籍及教輔類”,占比10.53%,其他讀物類型都不足10%。這與前面“喜歡的課外閱讀類型”中的前2名結果相對應,說明學生會花費更多時間在自己喜愛的書籍類型上。但第三名卻沒有對應,這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看專業(yè)課和教輔也許只是學生為了更好地理解專業(yè)知識和取得更好的成績,而不是出于自己喜歡的意愿,這是需要學校和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的。
2.5 課外閱讀的目的
在提及課外閱讀目的的問題時,有32.2%的學生是為了滿足興趣,陶冶情操,并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26.5%的學生是為了休閑娛樂,打發(fā)時間;而22.3%的學生是為了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排在第三位;有11.3%的同學是為了備考或學習需要,只有7.7%的同學是為了掌握實用技能的需要。
這表明,學生看書的目的主要是以興趣為導向,為了打發(fā)時間或獲取知識,所以說大部分學生的目的還是積極向上的,追求自我發(fā)展的,但也存在著部分同學將課外閱讀娛樂化,僅僅作為打發(fā)時間的工具。
2.6 通過何種主要渠道進行課外閱讀
依據調查,了解到有接近一半的學生(42.86%)主要借助電子閱讀(手機、電腦、Kindle等)進行課外閱讀,有29.32%的學生從書店或者網店購買書籍,24.81%的學生從圖書館借閱,而只有3.01%的學生向朋友借閱課外書籍。
這表明,圖書館、互聯(lián)網、書店這三種渠道發(fā)揮的作用較大,且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和潛力不容忽視。以電子閱讀為主要渠道,與前面的最受喜愛的第2名書籍類型和花費時間第2多的“網絡小說”有關聯(lián)。筆者雖然不能肯定使用電子閱讀的小說就一定閱讀網絡小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普遍性和網絡小說的風靡程度。
2.7 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關系程度
有19.55%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關系緊密,并對自己的課程表現(xiàn)有很大影響,45.11%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關系較緊密,對自己的課程表現(xiàn)有較大影響,33.08%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關系不大,對自己的課程表現(xiàn)也無大影響,只有2.26%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無聯(lián)系,對自己的課程表現(xiàn)無影響。這說明學生對課內外閱讀具有較為理性的認識,大多數(shù)學生(19.55%+45.11%=64.66%)認為課內外閱讀是有一定關聯(lián)度的,會影響自己的課程表現(xiàn)。
2.8 課外閱讀較少的主要原因
排在第1位的是“靜不下心來看書”,占比47.55%;排在第2位的是“學業(yè)或學生工作繁重,無時間閱讀”,占比30.63%;而“不知道讀什么書好”和“不喜歡(習慣)閱讀”分別占比10.91%和10.71%。
這樣的調查結果令人吃驚,課外閱讀較少的首要原因竟是自身無法靜心讀書。這一方面說明很多同學還沒有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讀進去”;另一方面,當今的時代氛圍充斥著浮躁不安的氛圍,這種氛圍并沒有被大學的“象牙塔”所凈化,而是滲透進來并影響著學生,進而使整個學校的讀書氛圍受到了影響。
第二重要的原因是,學業(yè)和工作繁重的壓力使學生沒有時間閱讀,筆者個人認為可能是學校的課程任務和課外活動較多,或者這只是一部分學生的借口,因為如果真有意愿閱讀,時間還是有的,正像那海綿里的水。
“不知道讀什么書好”表明學生的選擇性困惑,一方面,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點,也就沒有深入挖掘自己的閱讀方向,他們需要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書籍出版量與日俱增,讓人在書海里暈頭轉向,不知如何選擇。當然,前一點是主要原因,所謂“書海無涯,興趣作舟”。
3 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的問題及改進方案
據文中數(shù)據和分析,安徽財經大學學生的整體閱讀狀況尚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①課外閱讀時間量普遍較少;②課外閱讀具有一定的娛樂化傾向;③課外閱讀具有淺閱讀、快餐化傾向;④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性困難等。這些問題除了源于大學生自身主動學習意識不強、閱讀習慣缺乏等原因外,還在于學生缺乏引導。因此,大學生應認真反思并努力改善自身的閱讀狀況,學校應給予充分關注,努力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條件,同時做好閱讀引導工作。
3.1 學校應加大引導力度,引導大學生閱讀
學校首先應扭轉不喜閱讀,淡薄閱讀的趨勢,制定相關策略。發(fā)揮大學生組織和社團的作用,培育、建立課外文化活動空間,多多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意識,使閱讀真正成為其課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因學業(yè)和學生工作繁重導致課外閱讀量較少的大學生不在少數(shù)。對此,高校應適當進行教學改革并精簡學生工作,保障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同時應幫助他們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強自主學習的意識。
針對課外閱讀娛樂化、網絡閱讀快餐化和選擇性困難等問題,學校應通過開辦講座和電子信息課程等,進行網絡閱讀方面的指導,促使學生更合理和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此外,教師可以適當將閱讀引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課堂閱讀、思考和交流中碰撞新的思想火花,享受閱讀的樂趣,且教師應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推薦和指導,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3.2 圖書館應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保障大學生閱讀
圖書館應加強藏書建設,增加藏書量和新書刊的流通,及時擴大閱覽空間,盡可能延長圖書館的開放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高校不僅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素材,還應根據學生特點和層次的不同向其推薦好書、新書,依托圖書館舉辦各種讀書和書籍交流展覽以及讀書講座等活動,盡可能幫助大學生找到自己的讀書方向,盡可能地滿足大學生的閱讀需要。
目前,大學生掌握查詢文獻資料的意識和能力都很薄弱,因此,圖書館應開辦關于查閱圖書、咨詢資料等技能的培訓講座或課程,幫助學生科學有效的利用圖書館資源。
3.3 大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
大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從根本上改善其課外閱讀的關鍵。大學生閱讀時間較少,從表面看似乎與無法靜心讀書和學業(yè)及工作繁重等因素有關,實際上更多在于浮躁和功利的心理以及個人主動學習意識不強、閱讀習慣缺乏等。面對復雜的環(huán)境和忙碌的生活,大學生應克服浮躁的心理,提高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說到底是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夯實基礎的,因此,學生必須將課余時間利用好,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所以必須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做好具有個人特色的讀書學習整體規(guī)劃。
4 結 語
關于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的問題,實際上是如何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大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綜合問題,高校既要讓大學生有書讀,又要做好引導工作,保障課外閱讀的時間,以便于他們有時間讀書,從而好讀書,讀好書。
主要參考文獻
[1]鄒育艷,靳玉樂.大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
[2]黃曉明,邢文明,馬浩琴,等.武漢地區(qū)大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界,2010(4).
[3]李瑞芳,張英,程慕勝.清華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研究[J].外語界,2004(2).
[4]楊冬梅.關于大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6(3).
[5]鄭惠生.大學生離經典名著有多遠——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三[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