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
【關鍵詞】 數學教學;課堂導入;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9—0107—01
《教育心理學》指出:“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的確,教學過程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至關重要的。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huán)節(jié)如果設計得好,就能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燃起智慧火花,開啟思維的閘門,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那么,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新課導入呢?
一、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即在教學伊始,將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小故事聲情并茂地講述給學生。實踐證明,故事中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梢姡虒W時,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聯(lián)系教學內容設計一個小故事,以生動、幽默的語言描繪其中曲折有趣的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可以利用故事導入法。筆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小蝸牛不小心掉到了一口廢井里,它問在井底的一只癩蛤?。骸蝮∈迨澹垎栠@口井有多深???癩蛤蟆說:‘這口井可深呢,有15米。見小蝸牛害怕,又安慰說:‘孩子,這太高了,你還背了那么重的殼,是爬不出去的。我都在這兒呆了好幾年了,這里的天空也很美,隨遇而安吧!小蝸牛搖頭,堅定地說:‘蛤蟆叔叔,謝謝你的關心,可是井外還有更美麗的世界,再難我也要出去。于是太陽升起時,它便順著井壁慢慢向上爬。到了傍晚,它驚奇地發(fā)現,已經爬了5米了。它很高興,心想用不了幾天,就能出去了。但是它太累了,決定先睡一覺??墒牵诙煸绯啃褋砗?,它卻發(fā)現自己已經滑下去了3米。它沒有氣餒,堅持往上爬,依然跟第一天一樣。雖然遭受了挫折,但小蝸牛從未放棄,終于在某一天傍晚爬出了井口?!敝v完這個故事,教師順勢提出一個問題:“你知道小蝸牛用了幾天時間才爬出了廢井嗎?”,進而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和討論,然后自然進入到加減法的學習中。
二、游戲導入法
在形式眾多的數學活動中,游戲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實踐證明,寓教學于游戲之中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學習活動,而且通過游戲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動口、動手、動腦,不僅使其既輕松愉悅地學會了新知識,又促進了思維的開發(fā),推動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合理過渡,進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圖形和幾何”,筆者就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導入:在課前,將學生分為6~8小組,每組分發(fā)兩套七巧板,讓學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最富有想象力、最形象的一組可以獲得獎勵。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提問。比如,指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分別回答是什么形狀,再問這兩個圖形之間有什么不同,接著向他們講述長和寬的概念,指導他們分辨不同的形狀。實踐證明,這個游戲有助于學生初步形成空間概念和圖形概念,能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能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問題情境導入法
問題情境導入法,即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生活化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環(huán)境中產生疑問、獲得新知。
例如,教學“百分數”一課時,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學校要組織春游,但每個班要各自采購食物?,F在有兩個超市可以選擇,甲超市一律八折,乙超市全部商品可優(yōu)惠20%。大家?guī)屠蠋熌脗€主意,在哪一家超市進行采購可以得到更多實惠?學生們激烈地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兩家超市的打折程度都是一樣的。此時,筆者及時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分數。實踐證明,這樣導入新課,將數學問題和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能讓學生們認識到數學的實用性、重要性,促使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和學習欲望。
當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遠不止這些,還有實例導入、演示導入……它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一個窗口。創(chuàng)設一個恰到好處的課堂導入,不僅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學生認識數學、體驗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為整節(jié)課的成功打好基礎。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