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社
【關鍵詞】 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式;強化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96—01
小學高年級段語文教學活動中需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有效閱讀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為例,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進行分析。
一、強化字句訓練,從基礎入手
教師若想要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需要及時對學生展開詞句學習基礎的訓練。在深入剖析詞句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大量有價值的隱含信息,此信息通常都是學生解析整篇文章的核心。閱讀內(nèi)容是由大量的詞句堆積而成的,借助不同形式的組合,來充分表達作者的內(nèi)心訴求。由此可以得知,教師在實際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文章關鍵字、句問題,要使班級中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具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因此,在對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需要事先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并不是簡單地通讀全文,而是需要將文章讀熟讀透,在遇到一些不認識的生字時,讓學生及時查閱詞典。配合一定的學習方式,對文章進行深度解讀,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文章,從根本上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如,教師在進行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別餓壞了那匹馬》這一課時,在教學前,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學習問題進行預習閱讀。如“為什么欺騙不會遭到譴責,反而得到感激”,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班里部分學生會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會發(fā)現(xiàn)攤主的心思。但是由于學習差異性的存在,部分學生沒有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這個線索,此時教師需要鼓勵已理解這個問題的學生幫助其他沒有理解的同學。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
在實際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展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利用切實有效的生生及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方式,深入解析文章內(nèi)涵,引導學生自主分析,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獲取更為真實的閱讀感受。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山中訪友》這一課時,這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動展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散文。高年級學生雖然想象力豐富,善于模仿,但是他們的閱歷少、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無法更深層次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诖?,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利用課余時間爬一次山。在實際爬山過程中,在實踐探索中感悟自然風光。在實際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一讀,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讀書體會。然后要求學生展開小組交流讀書體會,最后指定學生閱讀自己畫出的句子,并且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內(nèi)容以及結構,并在深入解析的基礎上思考“作者與山中朋友的感情關系”。運用閱讀問題帶動學生感受文中語言文字,能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教學閱讀技巧,強化閱讀能力訓練
當前階段,閱讀技巧主要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采用的切實有效的閱讀方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需要將閱讀技巧巧妙地設置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針對不同形式的文章,采取品讀、默讀、泛讀與選讀等不同的閱讀方式,精準把控閱讀進度。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其閱讀設置相關學習問題,使學生帶著學習問題進行閱讀,這不僅能有效剖析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時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教師在進行教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鹿與狼的故事》這一課時,“在這生機勃勃的森林中,狼成了鹿的大敵,我們?nèi)ノ恼轮姓艺伊_斯福為了保護鹿采取了什么措施?”引導學生依據(jù)這個問題自學課文,然后交流自學收獲。然后,在充分閱讀、熟悉具體事例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用課文中的事例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能完全消滅狼,從而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p>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形成的。教師需要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側重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訓練,針對學生學習所需,適時地調整學習進度,有效開拓學生閱讀思維,強化閱讀能力。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