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
【摘 要】體育不僅與智育聯系廣泛,而且具有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德育功能。積極利用和充分發(fā)揮體育學科的德育優(yōu)勢,對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在德育中具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學校體育的德育作用,將德育與體育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學校體育能更好地為學校的德育工作服務,為素質教育服務。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德育;素質教育
一、發(fā)揮體育的德育作用
1. 規(guī)范學生行為
眾所周知,假如失去了規(guī)則,體育運動將無法順利地開展,體育競賽也難以保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育對學生的規(guī)則教育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有最佳的發(fā)展,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又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嚴守規(guī)則。而體育教育,是要求學生在規(guī)則范圍內行動,告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必須保持良好的精神品質和嚴守紀律、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紀律觀念。隊列和體操隊形是學生上課和集體行動中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是學校體育的基本內容之一,通過隊形隊列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勢和習慣,還可以使其在集體行動中動作迅速、整齊,服從組織、遵守紀律,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學生輪流值日的辦法,讓學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隊伍;又可以利用獎勤罰懶的制度,對于不聽從指揮的同學進行批評和指正,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對自我的要求。這不僅能加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感,還能不失時機地鍛煉學生的操練能力。
2.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根據教材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體育活動之中,體育的項目有很多,各個項目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其德育的功能是不一樣的。根據各個項目的特點,結合學生思想品德的實際,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長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機智、靈活、頑強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
3.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
根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狀況,通過體育精神的影響、意志的鍛煉和行為強化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通常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有針對性地給予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的途徑
在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積極引導和教學,讓學生能夠有最佳的學習效果以及達到德育的目標,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1. 教師言行
(1)教師的儀表與言行能給學生起表率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面前都起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特別是學生處在模仿能力很強的時期,學生都喜歡模仿教師,因此教師的儀表和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大方得體的儀表和恰到好處的語言,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引起學生的學習和模仿。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教師的教態(tài),無不影響著學生,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不斷地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
(2)教師之間的團隊協作能給學生起示范作用
體育教學中,教師之間的協作,能夠讓體育工作更加順利有效地進行,他們共同研討、協商,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為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提供保障,也能夠更好地將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教師們的團隊協作也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過師生中的共同學習、相互尊重、相互成長,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組織學生觀看體育運動競賽,了解各個項目的優(yōu)秀運動員事跡,特別是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的運動員或者運動隊的事跡,教育學生要樹立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開展體育項目,讓學生切身體會體育中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助的精神品質,通過國內外優(yōu)秀運動員的光榮事跡,激勵學生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以他們?yōu)閷W習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組織教學
(1)課堂常規(guī)
課堂常規(guī)是規(guī)范學生以及教師在課堂中的行為規(guī)范和言行舉止,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詳細的要求,是保證一堂完整課程的本質要求。課堂常規(guī)有三個方面的要求,良好的課堂紀律,嚴格的考勤制度和標準的考核制度。只有嚴格要求教師和學生,才能夠保證課堂積極有序地進行。師生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和聽從教師的安排,教師也要尊重學生,上課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保證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的知識和技能。
(2)積極備課
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期準備,是一堂課好壞的關鍵,在備課中做好一切準備的工作和預設好可能遇到的問題,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也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準備。
(3)布置場地與歸還器材
從上體育課開始,就要按規(guī)定要求和指引學生做好器材的管理和回收工作,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場地器材的使用,學校要明確地指示和規(guī)定,要求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要先了解場地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也要教育和要求學生愛護學校以及校外的公共體育設施。
3. 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教育
(1)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相關內容的講解,包括各項目的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介紹體育明星的事跡,觀看體育競賽錄像資料,使學生欣賞體育,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了解體育知識,參加體育鍛煉,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特別是國內外的體育精神傳遞著愛國的情懷,體育將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愛國情懷,從而激發(fā)愛國熱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頑強意志
現在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讓學生比較少機會體會和感受頑強精神品質和拼搏精神,而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品質的良好時機,可以通過耐力跑來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質。對在課上害怕參與的同學深入了解原因,并且嚴格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可以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團隊的作用下堅持到底。教授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方法,適當地降低標準和改進規(guī)則,讓更多的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3)讓學生學會勇敢接受挑戰(zhàn)
在田類項目中,由于都需要借助特定場地和器材來完成教學,學生往往會害怕,不敢參加,而這正是需要讓學生去勇敢克服和挑戰(zhàn)的。例如在投擲、跳高、跳遠等項目中,由于部分學生害怕失敗或者受傷而不敢、不愿意參加鍛煉,因而放棄參與,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多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勇于嘗試。
(4)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和團結協作精神
在球類項目的教學中,這些集趣味性和競爭性的項目,學生非常喜愛,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這是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和團結協作精神最好的項目,都需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和配合才能夠比較好地完成任務。在與隊友的配合和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隊友和對手,正確對待勝負和遵守項目的規(guī)則,正確對待裁判的判罰,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
小學生處在身體、知識、技術技能增長的最佳時期,更是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階段的學生身心未完全發(fā)育,思維思想可塑性很大。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十分重要。在學校體育工作中,體育教師不僅承擔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工作,還要使學生學會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逐漸養(yǎng)成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對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問題的探討,也是體育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激勵學生積極科學地參加各項體育鍛煉,熱愛體育,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通過體育教學、競賽,培養(yǎng)關心集體、團結互助、遵守紀律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頑強、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的品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