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摘 要】英語作為不是國人母語的語種,令許多初涉該學科的人望而卻步,現(xiàn)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也只是致力于培養(yǎng)其語感,直至英語成為中考必考科目之時,英語也隨之成為部分學生的絆腳石,找尋并解決這一障礙,成為了所有英語教師共同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阻礙;應對方法
Discuss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obstruction and Coping methods
WANG Ming-yue
(Changchun eighteenth middle school, Changchun City, Jilin, 130000)
【Abstract】English is not as Chinese native language, so many new to the subject people, now the children from kindergarten began to contact English,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language, English has become a compulsory subject until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for some students, find and solve the problems, has become all the common goal of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Junior English; Teaching obstruction; Coping methods
0 引言
英語作為一種有著西方文化魅力的語言,同時,英語作為一門應試科目,也有著一定的教學任務與學習壓力,在中考的重壓之下,如何在滿足應試分數(sh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初中生對英語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成為了讓無數(shù)老師左右為難的課題,這其中,是否能夠利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ǘ业揭粋€平衡點呢?讓我們仔細探討一下有關困難及改進方法。
1 從教師角度出發(fā)
教師,首先要滿足教書育人,品行端正,而英語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教師在保留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之余,另辟蹊徑,走上一條科學有效的道路,并加以延伸。
1.1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時代在進步,放眼過去,我們在摒棄古時候私塾先生司空見慣的搖頭傳經(jīng)的同時,也保留下彰顯文化而又富有哲理的部部經(jīng)典,取舍與改良是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不談其他學科,單從英語學科的角度上,傳統(tǒng)的言傳身教令諸多尚未入門的學生感到疲乏,陌生的專有名詞,未知的單詞句子,還有與漢語不同的語法結構,往往老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學生在下面不知所云,而想要改善這種情況,課堂氛圍就要做到隨性而不隨便,放松而不放縱,每堂課的目標不是教師的個人秀,而是設定一個目標,給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充分地感受到課堂參與感,再美麗的風景,講述十遍不如走上一遍。
諸如此類的方面還有許多,而這里,筆者也僅僅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1.2 個人魅力,勝于學科
我所闡述的這個觀點或許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甚至不屑,在提倡謙遜有理的國度談及這個話題或許有些不恰當,但是在教學上不同,每門科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只有學生認可老師,才會樂于接受這門學科,進而被該學科的魅力所感染。
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與授課方式或許是影響學生成績中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學生樂于接受甚至熱愛該學科才是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法寶,而其中,喜歡授課老師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式。
1.3 端正態(tài)度,因材施教
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并非是賜予者,教書育人的工作功秋萬代,而錯誤的定位會影響教師心態(tài),當教師將自己擺在一個極高的位置俯視學生時,也斷送了和學生成為朋友的可能。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之始,叛逆、張揚個性、渴望被認同是共同擁有的性格,這無學習好壞之分,對待不同學生要用不同方式,這就是因材施教。性格溫和的學生要給予贊許,性格剛烈的學生要贏得尊重,性格懶散的學生要鞭策,性格叛逆的學生要用激將法,一招鮮的教師永遠不懂為何自己好心辦壞事。
1.4 趣味教學,方法得當
初中英語之所以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厭學,無非是緣于英語的多、難、雜,在教師的眼中卻不然,英語教學無非三大塊:單詞、語法、練習。以單詞為例,無論采用何種方法,目的就是加深記憶,現(xiàn)如今,科學記憶愈加流行,在各位老師的經(jīng)驗中,各大記憶法的催生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背單詞方法,教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應該是求同存異、化繁為簡,總結出比較簡單明了的記憶方法并教給學生,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并對其記憶方法加以鼓勵,一個方法再高明卻難保適用于所有學生,當學生有著趁手的工具,明確的目標,英語也不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2 從學生角度出發(fā)
人之初,性本善,中學生入世未深,無論是頑皮還是安靜,本性都是善良的,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異,在這個關鍵時期,教師需要平等視之,有著足夠的耐心與細心,根據(jù)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
2.1 選定合適的溝通對象
溝通是維系關系的橋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片面地從單一學生上獲取的信息不足以代表全體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特點而了解學生勢在必行,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對于溝通對象而言,活潑好動的學生會比沉穩(wěn)安靜的學生效果更為明顯,切忌交淺言深,對于學生而言,被自己喜歡的老師贊揚是一件值得雀躍的事。
2.2 轉(zhuǎn)變固有的思維模式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特殊時期,意識和思維尚不成熟卻覺得自己成熟,在這個愛憎分明的年紀,表達情感的方式也較為強烈,這就需要教師更為細膩的觀察并且采取妥善的方式。教師作為成年人,思維模式基本固定,成熟、周到、理智等等全方位考慮,這是成年人成熟的標志,也是與學生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兩個思維不在一個平面上,注定不會有交集,而教師時不時地率性而為,更能引起學生的好感,這也需要教師謹慎微妙地選擇,如何在學校、家長和學生中間思維模式能夠轉(zhuǎn)換自如,這需要教師逐步摸索。
2.3 嚴師未必出高徒
我國一直被奉為禮儀之邦,師生間奉行長幼尊卑、尊師重道,然而,不得不承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對這一觀念的弱化愈加明顯,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不再是因觀念而尊重,而是因喜歡而尊重,教師也該順勢而為,一些不合時宜的嚴厲只能疏遠師生間的距離,賞罰分明,不吝贊美才是當代師生間的相處之道,引導往往比鞭策更為重要。
男生要面子,女生臉皮薄,當眾呵斥是極為落人臉面的行為,正所謂“贊人一句一冬暖,傷人一語十年寒”,這句話對中學生尤為適用,但這往往不會得到重視,待到后來多次彌補卻不得其果,這也是部分老師好心做壞事的原因。
3 認識與總結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知識儲備與授課能力是最起碼的保證,中學生涉世未深,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較成年人稍差,但記憶能力與接受能力卻較成年人強上一籌,在這種情況下,相比較專注提高專業(yè)知識與授課能力,我更傾向于培養(yǎng)興趣和推銷自己,愛屋及烏在這個年齡層有著出色的效果,教學永無止境,在未來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勤敏.《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研究》西南大學.
[2]華茵.《淺談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方法研究》改革與開放.
[3]王丕華.《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