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日漸提高,在人們享受物質的基礎上也更注重精神方面的提升,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已經成了當今時代的主流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4.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xiàn)代學生的需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向來只注重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反而忽略了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使現(xiàn)代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素質環(huán)節(jié)普遍薄弱。本文通過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策略。
一、人文素質的內涵
人文素質,在《易經》《周易》中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人文素質教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人文素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對于個人而言,只有擁有高素質的內涵才會使這個人看起來與眾不同;而對一個國家而言,人文素質的高低將會深深影響這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這是文明程度的體現(xiàn),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越來越深入人心,成為當今時代教學的主流方式。
二、提升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想象教育不夠深刻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向來只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教育,很少在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上耗費時間,很多教師認為只有學習成績才是第一位,學生到了社會上自然就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沒有必要在課堂上浪費時間。這樣的想法一定是不對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才流入到社會中,中職院校畢業(yè)的學生也經常有一些人沾染不好的習慣,例如某新聞稱幾名大學生在旅游觀光時,不聽從園內管理員的警告,私自在名勝古跡上面亂涂亂畫。
(二)思想教育不夠專業(yè)
過去教學中,學校大都偏重專業(yè)知識與技術,忽視人文知識學習,過于注重對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生活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全能人才,在應聘過程中,公司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雖然對一個公司來說員工的專業(yè)知識比較重要,但對公司來說更重要的是員工的人文素質。
三、提升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課內外結合,豐富課程教育體系
中職院校在進行人文教育時,首先要加強課程文化教育。在過去的教學中,由于教師不重視人文教育課程,導致很多學校的人文教育課程極度缺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想要提高學生的社會影響力,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很好地與人交流,設置改造人文教育課程就顯得極為重要。首先要改變學生和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讓教師和學生明白人文教育課程是很重要的,要認真學習。其次學校要時常更新講課內容,調整課程體系,實現(xiàn)課程的綜合化管理,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設備來查找當?shù)氐娜宋娘L俗,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根據不同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有效的學習。例如學??梢越洺=M織一些活動,帶學生去附近的名勝古跡探訪一下,了解當?shù)氐拿袼酌耧L,體會廣大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學生通過不同的文化學習可以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好習慣。
(二)提高教師的素質,發(fā)揮榜樣和示范作用
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想要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教師首先就要有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來說,教師就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并對學生未來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育學生時,教師要充分了解人文素養(yǎng)所包含的概念,并跟著這種精神去行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高素質事情,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下組織一些捐贈活動,宣傳一些愛國思想,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證明人文素質的影響有多深遠,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跟著教師進行學習,這種人文素質精神就會潛移默化地深刻在學生內心深處。
(三)通過傳統(tǒng)文化,加強學生禮儀的塑造
中國有多種多樣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對個人禮儀的傳承格外重視。禮儀是一種自身發(fā)展的動態(tài)行為,一個人的談吐舉止代表了這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程度。在課堂中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各種條件下學會使用不同的禮儀,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審美追求,進一步提升中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對社會而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在專業(yè)技術上領先,在人文素質文化上也要進行一系列的考核。公司中員工的言行代表著公司的整體素質,所以中職院校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全方面優(yōu)秀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國強,彭旭丹.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合理因素改進高校德育[J].知識經濟,2016(9).
[2]賈鋼濤.論以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6).
[3]王偉萍.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建設高校和諧校園中的優(yōu)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