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學習之母,是培養(yǎng)小學生聽說讀寫以及接受祖國文化的重要途徑,對于拓展小學生對于祖國文化的了解以及發(fā)展智力都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也可以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的世界觀、道德品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小學生自己去面對課文,不再是通過對課本內容進行批注等單一手段來教學。只有小學生通過自己親身閱讀,才能夠有深入的體會。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引導他們如何去閱讀。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是需要靠學生自己完成,自己領悟。自主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自我展示達到激發(fā)學生們喜歡閱讀,愛上閱讀。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教材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在鼓勵學生進行獨立閱讀思考時,同時還要激發(fā)他們對文章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想要培養(yǎng)學生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閱讀有更大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拓展:
一、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
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提高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效率都有很大幫助,同時還有助于課堂上的互動交流。葉圣陶老先生就說過:一篇好的精讀教材放在面前,想要通過這篇文章讓他們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那么就必須教會他們預習不可。而在預習過程中,先要教會學生如何預習,在剛開始接觸課文時,要先通過閱讀“導讀”,從導讀中得到需要的信息,按照導讀所提示的信息再深入去閱讀課文。通讀過全文后,要圍繞著思考練習學會自學,學會在預習中提前畫出重點詞語,在不懂處做好標記,并提出疑問。當然,學生也可以對課文以及課文內的知識點提出自己的質疑。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他們也會有爭論的欲望以及愛閱讀的心。在預習中,學生提出疑問,能夠很好地營造出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讓課堂可以更輕松愉快地進行下去。例如《白楊樹》這篇課文,學生在課上提出“沙漠那么干燥的地方,為什么還能夠長出那么高大的白楊樹”等等問題,通過引導學生提前預習,再在課上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夠帶動學習的氛圍。
二、明確學習目標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前,教師都要提前讓學生明確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心中有數,明確自己的閱讀方向以及思考方向,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就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中。當然,教師也不可以片面、一味地用集體的教學目標來替代學生自主的自學目標。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自學的方式,讓課堂的氣氛活躍,就比如《窮人》這篇課文,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昨天讓大家預習了《窮人》這篇課文,聽說大家都有很多感觸,有誰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學生會很樂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當學生紛紛發(fā)表完自己的感想后,教師要及時以此引導學生確立自學的目標與方法。這樣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自然就被調動起來了。
三、敢于質疑
古人言:“學貴質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遍喿x時有疑惑,才能有讀下去的欲望。人類思維無限的活躍往往是因為要解決遇到的困難,有挑戰(zhàn)才能激發(fā)人們繼續(xù)下去的欲望。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考,多提問,要積極去引導,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例如在《小音樂家楊科》最后一段中,有的學生就提出:為什么楊科死的時候旁邊會躺著樹皮做的小提琴?白樺樹嘩嘩地響,是想說什么?通過學生自己提問之后,再進行閱讀,讓學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同時還會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四、多讀多思考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恼碌那楦胁皇呛喓唵螁伪砺对诩垙埳系?,更不是教師幾節(jié)課幾句話就能夠硬塞給學生的。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反復閱讀,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體會作者的喜怒哀樂,通過品味其中的每一處感覺,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接受了作者情感的熏陶后再進行閱讀,這樣能夠讓學生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圓明園的毀滅》,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于文章中情感最飽滿,最感人的段落進行細品,然后相互交流。
當學生積極發(fā)言,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自己對于詞語的揣摩后,教師應該引導性地問大家:“這一段為什么用這樣的語氣去朗讀?”是不是因為作者極其喜愛圓明園。又或者在讀圓明園被毀滅時為什么語氣如此的高昂,是因為作者在面對自己國家的文物被損壞時極其氣憤,通過引導學生多讀多思考來調動他們閱讀的興趣。
五、合作交流
一開始讓學生獨立進行閱讀,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以及閱讀的能力,但是閱讀不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教師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時還要培養(yǎng)他們小組協(xié)作的能力,在一些文章中的重要意義等關鍵作用上,要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合作,要告訴他們合作學習的意義。教師結合文章內容給學習小組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例如合作完成海報或者在班上對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的個性進行解讀等等,通過這樣合作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六、制定鼓勵機制
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表揚以及嘉獎是對學生最大的鼓勵。教師的表揚與嘉獎不單單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友誼,能夠營造出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與學習的氣氛,堅定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在表揚時,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而不是籠統(tǒng)地對每一個學生都用“真不錯,再接再厲”等評價語,這樣很打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每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出評價并給出好的提議。這樣學生對于閱讀會有更大的興趣。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雙向的,既需要老師的不斷鼓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也需要學生加強對自身的培養(yǎng)與塑造。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夠一個人獨攬,要掌握好分寸,靈活結合課堂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益處,幫助他們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