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和引導作用。在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中,繪本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作為語文教師,要精心挑選繪本,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指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學習過程中,享受閱讀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精彩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繪本這個詞語最早起源于日本,在繪本中主要是圖畫,其次輔助文字,有的繪本只有圖畫而沒有文字。繪本的讀者就是兒童,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兒童文學樣式,它將繪畫和語言融合在一起,通過淺顯的內(nèi)容讓學生來讀懂故事,獲得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繪本閱讀的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的認識特點,指導小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為以后的課堂閱讀奠定基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師生共讀,喚醒激情
兒童和成年人不一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將一堆故事書推給學生,然后期望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和感悟,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兒童在閱讀繪本的時候,是需要教師或者家長陪伴的,教師要從旁進行引導,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情境帶入到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去,這樣才能讓兒童正確解讀文本內(nèi)容,同時掌握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喀噠 喀噠 喀噠》時,教師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在這個繪本中,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家里外婆的縫紉機在孩子看來就是一件大的玩具,而這個大玩具是屬于外婆的,但是孩子們對于這個大玩具非常好奇,于是就去玩,大玩具被玩壞了,但是,外婆并沒有責怪我,而且還用這個縫紉機完成了“我”的演出服,讓孩子們認識到原來外婆比大玩具更加神奇。對于這樣的故事,如果我們僅僅憑借孩子們自己閱讀,可能對故事的掌握不夠清楚,于是教師和學生們一起進行繪本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風吹起頭發(fā)的感覺,關注縫紉機的工作場景,關注外婆在給我做演出服時的一針一線,還關注孩子們面對縫紉機時的興奮和好奇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小孩子們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融入繪本閱讀中,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孩子們對于這個繪本的內(nèi)容有了深刻的體會。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教師和學生一起閱讀繪本的時候,教師不要一味地關注繪本中的文字,更應該關注繪本中的圖畫,同時,教師要避免用成人的眼睛和思想去理解繪本內(nèi)容,而是應該將自己想象成一個孩子,變成他們的同齡人,這樣從孩子的視角去體會繪本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樣的過程就是師生共讀的過程,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體驗的升華。
二、多元解讀,激活思維
在以前指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時候,教師總是希望學生能夠明白一定的道理,而且這些道理一般是唯一和正面的,這樣的教學顯然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時候,教師要避免這種讓學生思想僵化的做法,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繪本,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時,教師就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去閱讀這個繪本,讓學生收獲個性化的認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繪本的時候,談一談自己的收獲,很多孩子都認為狐貍實在是技藝不精、自討苦吃,而更加贊賞母雞無知者無憂樂觀的王者風范,其實這也是教師要達到的預期目標。但是還有的學生另辟蹊徑,這樣表述自己的觀點:“老師,其實,狐貍的表現(xiàn)也有可取的一面,你看狐貍吃不到母雞,就一直努力,這不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么?”還有的學生認為這篇繪本中的母雞一直是好運相伴,而狐貍就特別倒霉,面對學生的不同理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揮。
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也許學生們的理解不同于教師的預設目標,或者也與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同,但是教師不能一味否定,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多元解讀,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解讀,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三、課后延伸,升華情感
繪本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習任務的完成,還要注重課后的拓展延伸,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收獲更加豐富的知識,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繪本內(nèi)容,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在學生充滿興趣的時候,要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文本拓展,升華學生情感。
例如在閱讀過《我爸爸》《我媽媽》之后,教師就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拓展延伸,幫助學生升華情感體驗。在這個繪本的學習過程中,涉及學生非常敏感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同時也是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于是教師這樣設計教學內(nèi)容:“請你在閱讀繪本的基礎上,將在課堂上沒有說完的話繼續(xù)表達出來,然后寫成屬于自己的《我爸爸》《我媽媽》?!边@樣的設計,小學生非常感興趣,大家紛紛動筆進行敘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延伸,能夠讓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拓展了閱讀繪本的內(nèi)涵。
總而言之,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注重陪伴學生進行閱讀,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認識,讓學生在拓展過程中升華情感,以便實現(xiàn)繪本教學的最優(yōu)化。繪聲繪色,悅讀繪本,讓小學生享受閱讀精彩。
參考文獻
[1]陳英姿.回歸兒童本位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5(13).
[2]井雨婷,沈蘇鳳,汪傲梅,等.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0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