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效率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本文從多媒體的利用、加強師生交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構(gòu)建初中高效語文課堂。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常見問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教師需要反復重復重要知識點,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也容易滋生學生的厭煩心理,那么究竟該如何構(gòu)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呢?筆者給出以下建議:
一、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初中的語文知識難度加深、語文課后作業(yè)量加大、教學方法不恰當?shù)仍?,很多學生缺乏對初中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是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急需解決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進一步打破語文課堂死氣沉沉的局面,促進高效語文課堂的構(gòu)建。
隨著時代和科技進步,目前,多媒體技術(shù)在課堂中已經(jīng)很常見了,多媒體技術(shù)對構(gòu)建高效課堂有很大幫助。盡管多媒體技術(shù)在各種學科課堂中都已經(jīng)比較普及,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教師不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類教師往往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師,習慣用傳統(tǒng)方式教學,也因為對多媒體技術(shù)不熟悉、不會使用等原因放棄多媒體這一重要工具。實踐表明,多媒體技術(shù)對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有很大幫助。
比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安塞腰鼓》一文時,盡管課文本身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但由于學生對民風民俗不熟悉,在學習時還是缺乏興趣,但如果教師可以在講解前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就可以很快吸引學生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對安塞腰鼓大概有個了解,可以更快地理解文中講的那些安塞腰鼓動作,這一舉措可以大大提升教師講課效率,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二、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初中語文教師往往會因為需要講解的知識點比較多而忽視與學生的交流。因此,很多初中生對初中語文課堂的印象就是死氣沉沉,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缺乏師生互動,這對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有很大的阻礙。在課上40分鐘,教師需要對學生有合適的引導,如果只是自顧自地講解,學生很可能會走神,出現(xiàn)一節(jié)課下來不知所云的情況。長期缺乏互動會導致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很慢,教師不斷重復,這不僅浪費了教師的時間,也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師生互動則可以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聽課狀態(tài),提升課堂效率??梢?,師生互動對構(gòu)建語文高效課堂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呢?其實這并不難,最簡單的就是提問,其次還需要教師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學生分享身邊的趣事等。
比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成長紀事”單元中的《表哥駕到》一文時,教師可以與學生溝通交流父母平時對自己的教育模式。在這篇課文中“我”和表哥的媽媽很愛自己孩子但又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通過表揚別人家孩子的方式刺激自己孩子,這在家長教育中是很常見的問題。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批評多夸獎少,這對樹立孩子自信心是很不利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自愿或點名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在與父母相處時是否存在這種“別人家孩子”的情況并探討希望家長如何對待自己,教師甚至可以建議學生通過寫信等方式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滬教版語文教材中還有許多能夠引起師生共鳴的地方,這些地方可以進行課堂互動分享,這樣的互動能夠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語文知識,提升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
由于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已經(jīng)習慣了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忽視學生的思考和實踐過程,長此以往不僅磨滅了學生的探究心理,還會壓抑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因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教師很難利用學生的身心特征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fā)展,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創(chuàng)新,爭取豐富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盡管也有諸多優(yōu)點,但是現(xiàn)代化的教育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要求已經(jīng)不同,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地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停留在書本知識上,更應該注重語文文化氛圍的熏陶;語文教學也不應該僅停留在課堂上,更應該延伸到生活中。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上課時教師講解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很多時候下了課就忘了,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界限劃分得清清楚楚,要想提升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語文教師需要從這里入手。
比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動物世界》時,教師可以將機械枯燥的語文課后練習換成觀察動物的小實踐,下節(jié)課可以對學生進行隨堂提問,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觀察到的動物。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幫助學生從書本中抬起頭來看世界,增強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興趣,幫助他們?nèi)姘l(fā)展。從長遠來看,這也能夠幫助提升語文課堂的效率,因為語文歸根到底是一門素養(yǎng)性的學科,重視的是理解和積淀。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一大推動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多開口交流,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長遠來看也能夠加強對語文的喜愛程度,進而增強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促進高效語文課堂的構(gòu)建。
四、結(jié)語
構(gòu)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是一項復雜又系統(tǒng)的工作,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以上建議積極提升自己,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同時與時俱進,加強創(chuàng)新,為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盡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費洪珍.初中課堂個性化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3(1).
[2]王珍源.新課標時期語文教育論爭的發(fā)展與反思[D].重慶:西南大學,201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