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未來的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每一課,是我們一線教師所關心的首要問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首先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和學生交流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師領航員的作用。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內(nèi)容,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造出高效率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筆者所在的是一所女子中學,所以就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高效率的中學女生語文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中學語文;高效率;素質(zhì)教育;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學領域也更注重素質(zhì)的全面培養(yǎng),語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漢語言是我們的母語,也是我們在生活、學習與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最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因此學好我們的母語是比較重要的。在語文知識點廣度和深度的雙重作用下,使得中學語文的難道大大增加。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科學的引導學生獲取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做好語文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能力。和小學語文相比較,中學語文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但是在中學語文學習方面,女生更優(yōu)越于男生。從智力結構上講,女性在語言流暢、記憶、知覺速度等方面較占優(yōu)勢,男性在算術理解、空間關系、抽象推理等方面較占優(yōu)勢。我們中學語文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記憶和閱讀理解的分析能力,所以女生學習語文有一定的優(yōu)勢。從動機理論上講,根據(jù)心理學上的耶爾克斯多德森定律,當任務較容易的時候,動機越強則取得的成績越高,但是,當任務難度較大的時候,中等強度的動機最佳,過高的動機水平往往使人產(chǎn)生焦慮等緊張情緒,不利于成績的取得。一般而言,女孩比較乖巧,聽話,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小學的只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動機越強越有利于成績的取得。但是,到了中學以后,由于學習難度的加大,家長對學生的壓力加大,中考和高考的指揮棒對中學生形成了無形的壓力,導致好多女生在高強度壓力的作用下,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進行高效率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筆者針對自己所面臨的女子中學的學生,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內(nèi)在的動力。所以說只有學生對一件事有了興趣就一定能夠做好。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需求感,寓教于樂。筆者對此總結出以下幾種激趣方法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故事激趣
中學女生對老師有著很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性,聽老師講故事是她們最感興趣的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入到教學的內(nèi)容中去,一般將故事排在課的導入部分比較恰當,但教師要注意語言生動、形象,故事情節(jié)要與教材內(nèi)容相符合,這樣,“講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
(二)活動激趣
教學中組織一切新穎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覺“集字”和“競賽”是兩個有效的方法?!凹帧蹦茉鰪妰和膶嶋H運用能力,學以致用,提高興趣。根據(jù)中學生好勝心強、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有意引進“競賽”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搞比賽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給學生動腦、動嘴、動手的機會
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計地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跟隨老師的思路動腦、動嘴、動手。
(一)設置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不斷思考
要讓學生動腦,就是要讓學生積極思維。語文備課時就針對每一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容設置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貫穿在觀象、引探、分析、總結規(guī)律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針對問題去思考,只要引導學生沿著正確思路積極思維,把一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來,這樣學生對新知識才能夠“記憶深刻”,這樣的課堂才能提高效率。
(二)課堂上動嘴、動手,讓學生集中學習精力
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筆者一開始就明確告訴學生這些問題不是歸某個同學的,而是每個都要回答,如果大家回答時不動嘴的要單獨表態(tài)。因為筆者分析過個別提問與一齊答題的差別。只要老師說請一個學生回答,許多學生頓時輕松下來,尤其是叫到某同學的名字后就徹底放心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堂上,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讓學生要多動手和動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
效率。
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我們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上級和下級之間的關系,所以學生的學習往往是教師牽著鼻子走,沒有一點主動權。但是對于正在青春期的女生來說,這種教育模式是相對滯后的,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師生之間平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不僅僅在學習中關心學生,而且在生活中也要愛護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溫暖,感受到老師的愛。只要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就會向老師敞開心扉,經(jīng)常向你吐露心思,這樣你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有針對性,有實效。筆者認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滿足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做出正面評價,哪怕微乎其微的進步,也要對學生進行贊揚,滿足青少年爭強好勝的心理。二是教師對待學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實事求是科學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管是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都要一碗水端平,讓學困生感覺到在老師的心中還是有地位的。三是要利用課余時間去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即在保證教育教學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學生才會毫無忌諱地在課堂中發(fā)揮自己,展示自己。
四、倡導學課前預習,學會自主學習
對于中學的孩子來講,好多孩子都不會自主的學習,也不愿意主動的進行課前預習。所以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語文課前預習的好處,積極督促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前預習的指導工作,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科學的預習,如何預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對即將教師講解內(nèi)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尤其是要搞清楚該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部分,這樣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對重點部分要做好筆記,對于難點部分要認真聽講,教師講后還沒有弄清楚,及時向教師請教。其次預習對語文課堂學習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性。對于中學生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在十五分鐘左右,對于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來說,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注意力高度集中聽教師講課,思維比較活躍。但是如果學生在課前沒有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就導致學生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迷失自我。只有機械地跟著老師的思路去運轉(zhuǎn),很難發(fā)揮自己課堂主人的作用。如果學生課前預習了,就能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對于自己熟悉的部分,可以少放一些注意力,對于自己不懂的和難點部分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學生思維一張一弛,在重點問題上能保證思維的高度活躍,通過學生提前預習,可以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五、科學的設計課堂內(nèi)容,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在我們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設計課堂內(nèi)容,把學生的眼球吸引到語文教學的課堂中來。學生一旦對語文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探索語文知識里面蘊藏的奧秘。所以要想進行高效率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首先就要了解學生,想學生所想,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把學生平時生活里面的一些事例擺到語文教學的課堂來,學生就會興趣大增,這樣使得中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活起來了,學生都自主的進入到了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做好領航員的工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沒有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由翱翔、吸吮知識的乳汁。
參考文獻
[1]韓愛蓮.淺談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11(21).
[2]王麗莉.新課程中教師課堂行為與角色的轉(zhuǎn)變[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4).
[3]李錦英,范曉霞.語文智力訓練課對小學生語文能力整體發(fā)展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3).
[4]聶文英.淺議新課改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與指導思想[J].教育現(xiàn)代化,2012(5).
[5]何侃,丁寶森,范曉霞.小學生學科能力結構的優(yōu)化訓練[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2).
作者簡介:王佳,女,1979年生,女,江蘇無錫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