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余
(鷹潭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西 鷹潭 335000)
集束化護理在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理中的效果觀察
何余
(鷹潭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對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理的實施意義。方法:以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住院的200新生兒為例,其中100例為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對照組),對照組新生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另100例新生兒為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實施集束化護理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觀察組)。對比兩組患兒在輸注高危藥物時出現(xiàn)的高危藥物外滲、藥液外滲損傷皮膚、藥物擺放錯誤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另外對比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高危藥物輸注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中新生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于新生兒高危藥物的輸注實施集束護理,可以減少高危藥物輸注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新生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
集束化護理;新生兒;高危藥物管理;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
高危藥物主要是指藥物的起效時間快、藥效顯著而又容易危害人體的藥物,藥物本身的毒性大、不良反應嚴重,例如高濃度的電解質劑、肌松劑及細胞毒化等藥品[1]。美國醫(yī)療安全協(xié)會(ISMP)將高危藥物定義為使用不當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者死亡的藥物[2]。在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中住院的患兒由于病情嚴重,多數(shù)需要輸注高危藥物治療,在對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時,若管理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藥物滲漏、用藥錯誤等不良事件,造成嚴重醫(yī)患糾紛[3]。為解決問題,我院自2015年起在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理中實施集束化護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病例為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200例新生兒,其中100例行生兒為實施集束化護理前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對照組),另100例為實施集束化護理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觀察組)。對照組中男56例,女44例;新生兒體重1530~3764g,平均體重(2430±324)g;年齡15min~20d,平均年齡(10.5±2.0)d;其中早產(chǎn)兒80例,足月兒20例。觀察組中男55例,女45例;新生兒體重1540~3772g,平均體重(2435±330)g;年齡13min~19d,平均年齡(9.0±2.5)d;其中早產(chǎn)兒81例,足月兒19例。兩組新生兒的性別、年齡、體重等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全體新生兒均實施藥物輸注的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實施集束化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成立高危藥物管理團隊 由科室護士長帶領本科室全體護理人員組成高危藥物管理團隊,開會研討確定科室內常用高危藥物種類,建立高危藥物存儲原則,完善高危藥品管理制度,制定靜脈輸液的標準化操作流程、處理高危藥物外滲的指引。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所制定的制度、規(guī)程及常用高危藥物的不良反應、高危藥物不良事件的處理辦法。
2)高危藥物的管理 高危藥物單獨管理:將高危藥物與其他藥物分開存放,單獨設置高危藥物存放柜,設置警示牌,并將高危藥物嵌入醫(yī)囑處理系統(tǒng),在醫(yī)護人員開具或者處理高危藥物時予以實時提醒,使醫(yī)務人員做到嚴謹查對。
特殊高危藥物管理責任到人:例如濃氯化鉀注射液、大體積滅菌注射用水等特殊高危藥物使用單獨的密閉藥柜存放,并上鎖,每次使用后都要登記清點,鑰匙在每次交接班時由組長保管。
藥物配制實施雙人核對制度:高危藥物擺放配制必須實施雙人核實,確保藥物的正確使用劑量,高危藥物配制后,在配制好的藥袋包裝外要注明高危藥物標識,在貼瓶單及輸液巡視單上也要注明高危藥物標識。
3)高危藥品的輸注管理 合理安輸注順序,根據(jù)輸液計劃,一般情況下將高危藥品與非高危藥品交替輸注,若所用高危藥物需持續(xù)輸注,可保留2條靜脈通道,注意及時更換輸注部位,以減少對患兒血管的損傷。在輸注高危藥品時要擇優(yōu)選擇血管和穿刺工具,血管的選擇以近心端、較粗大為宜,腋靜脈為首選,其次為外周淺靜脈。另外在輸液時非必要盡量不選頭皮靜脈,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時要加強巡視,做好保暖工作。
4)高危藥物外滲處理 出現(xiàn)高危藥物外滲情況不要急于拔針,應立即停止輸液,使用無菌注射器將皮下藥液及針頭內藥液吸出,對于腫脹明顯者消毒后使用頭皮針在腫脹部位穿刺多個針孔,使藥物滲出,以減少對組織的傷害,并根據(jù)藥物的性質選擇合理的藥物處理,以減少對滲藥部位的損傷。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生兒在住院期間進行高危藥物輸注時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不良事件主要有擺藥錯誤、輸液外滲、藥液外滲損傷皮膚等。另外向新生兒家長發(fā)方護理滿意調查表,對比兩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可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分析使用PSS19.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高危藥物輸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4.0%,低于對照組的23.0%,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2.2 兩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9.0%,對照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2.0%,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集束化護理是結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該護理方法是利用臨床決策性思維及科學的工作方法解決臨床護理難題,為患者盡可能提供優(yōu)化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和護理結局[4]。在新生兒的高危藥物輸注過程中,由于新生兒的年齡小,皮膚稚嫩,缺乏皮下組織的保護,因此容易出現(xiàn)不良事件。通過在新生兒高危藥物輸注過程中實施集束化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及護理水平,保證了新生兒高危藥物的輸注安全[5]。
從觀察結果中可看出,實施施集束化護理后高危藥物輸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得到顯著降低,而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有所提高。因此,集束化護理可提高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的安全性,提高新生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1]李少棉, 潘美珠, 劉志芳. 集束化護理在高危藥物靜脈使用中的效果[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12(21):195~196.
[2]徐蘭. 集束化護理策略在高危藥物靜脈使用中的應用[J]. 醫(yī)藥前沿, 2016, 6(5):220~221.
[3]劉志芳, 李少棉, 潘美珠. 集束化護理策略在高危藥物靜脈使用中的應用[J]. 海南醫(yī)學, 2014, 25(5):769~771.
[4]張娟, 寧曉東. 集束化護理策略在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 2014,10(2):17~20.
[5]李桂花, 程曉瑜, 董志環(huán),等. 集束化護理在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 廣東醫(yī)學, 2016, 37(11):1739~1741.
[編輯] 方多
2017-01-10
何余(1971-),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兒科臨床護理,1454583600@qq.com。
R473.72
A
1673-1409(2017)12-0077-03
[引著格式]何余.集束化護理在新生兒輸注高危藥物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