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姬
摘 要:語文教學對學生性格養(yǎng)成以及文學知識的獲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等都非常重要,而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師的目標。文章主要從目前語文教學的問題入手,對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措施進行簡要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學;有效性;措施探索
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檢驗教師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因而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教育教學的必然問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中,主要是讓教師作為主導者進行知識傳輸,而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收者,這種教學模式必然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點,體現(xiàn)在教學質量和效果上的結果可想而知。
一、目前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不僅是一門課程,其課堂內容不只是教人識字以及口頭表達,更是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習俗以及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渠道。要想找到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有效途徑就必須弄清現(xiàn)有語文教學的問題所在。當下語文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理念和方式過于傳統(tǒng)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方法的影響,雖然教學改革在不斷推進,但當下大部分地區(qū)、大部分教師的語文教學仍然亟待創(chuàng)新。絕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依舊習慣于課前備案、課上板書、課后習題作業(yè)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雖然一堂課下來教師口頭講述和板書的內容不少,學生所做的筆記和課后作業(yè)也不少,但實際上這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并沒有學會將課本上的知識靈活應用,只是將知識死記硬背,也沒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2.教學思路不明,教學態(tài)度不端正
很多語文教師只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將課本上的知識點逐一講述,并沒有語文教學規(guī)劃,思路不明且前期準備不足,學生是否真正領悟貫通也放任不管。且語文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語文”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引導性非常強,如果教師自身能夠以身作則,用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語文教學,學生自然對課堂也抱有感情,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更多的是從學生掌握知識的層面進行考查,如果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不足以保證,學生的成績也就無法提升。
3.缺乏課堂管理與互動內容
在學生個性特質越來越凸顯的當今社會,教學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但很多語文教師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甚少,既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狀況,也不了解學生對課堂的滿意度。這種盲目按照自己教學習慣進行知識灌輸?shù)慕虒W方式過于主觀和片面,既沒有實現(xiàn)科學化的課堂管理,也沒有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無法實現(xiàn)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可以以最少的精力和最少的時間投入創(chuàng)造最好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們在課堂之前對課本內容有清晰的認識,且對學生的知識功底有大致了解,以正確的教學觀念為前提,在明確教學思路的基礎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轉變教學觀念,提倡個性教學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漸轉變以“教師為主”的觀念,而要將自己作為引導者,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上課下都要與學生進行多溝通,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再根據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尤其要改變一些學生認為語文課并不重要的錯誤觀念。語文教學應當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堂外的知識應用情況等,讓語文教學成為動態(tài)的、靈活的課堂,讓學生從語文課堂中找到樂趣,領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有清晰的教學思路,端正教學態(tài)度
語文教學看似知識點雜亂無章,卻自有其規(guī)律性和邏輯性,當下的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在進行語文打基礎的階段,如果教師沒有清晰的教學思路,在課前沒有對課堂上可能涉及的內容進行提前準備和梳理,就很有可能無法回答課堂上學生的提問,滿足其求知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一方面自身必須具有扎實的語文功底 ;另一方面要端正教學態(tài)度,讓“語文”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3.加強課堂管理,控制教學節(jié)奏
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課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多交流、多互動,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揮的前提下,教師應當積極掌握教學的主動權,不僅要注意課堂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也要注重課堂紀律,把握課堂節(jié)奏。在時間把握方面注意時間效益,在內容進度上以最精彩的教學方式保持學生的課堂關注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重要的知識點告知學生,保證學習質量。
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基礎語文教學,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我教學水平,補充各方面的知識能力,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更積極的工作過態(tài)度對待教學,在課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語文教學內容實心化,同時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建立動態(tài)化的反饋體系,不斷對課堂進行完善,從而才能真正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曉珊. 淺談語文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1).
[2]李仁瓊,鐘富彬 .探尋語文教學本真,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A] .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中國名校卷)[C] .2009.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蛇形山鎮(zhèn)金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