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艷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一度從重讀寫、輕聽說又轉向重聽說、輕讀寫。根據新課標對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要求,筆者認為,讀寫教學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聽說可以階段性領先,但讀寫必須跟上,方能確保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寫話是訓練小學生英語思維和提高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高年級中的單元整體教學對于寫話教學有著特殊的意義,基于單元整體而進行寫話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寫話指導,以達到提高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英語高年級;寫話指導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寫作語言技能分別列出了從小學到高三共九個級別的具體目標要求。小學六年級應該達到二級寫作目標:1.能模仿范例寫句子;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3.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4.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中低年級的學生們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語法規(guī)則上和只是以語法為基礎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而高年級的學生不但可以完成模仿任務,而且有一定的思維基礎,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英語語言的思維訓練。
那么如何進行高年級英語寫話教學呢?筆者在多年的六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單元整體教學之前的高年級寫話存在一定的弊病,每個單元在結束時才進行寫話訓練,任務重,難度大,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寫話,學習的目的性太強,寫作欲和分享欲被沖淡。那么,何為單元整體教學,它對于高年級寫作有什么意義呢?基于對小學牛津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國外于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展了相關研究,并由美國整體語言大師古德曼(Goodman)提出整體語言教學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而近年來,國內也逐步在關注和研究。所謂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的各個教學目標進行整合處理,進而全面、綜合達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單元整體教學建立于整體教學理論基礎之上。簡而言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將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自己的主題,然后圍繞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guī)劃,挖掘單元主線,擬定總教學目標,找準教學重難點,為單元中各板塊做到整體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教材一個單元共有7個板塊,包括Story time, Fun time, Grammar time, Sound time, Culture time, Cartoon time, Checkout time。在研究單元整體教學之前,各板塊都是孤立的。近年來,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讓我們重新思考一個單元各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教學目標設計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均能聯系單元,從單元任務著手,強調單元各版塊之間的遞進性和整體性。而將寫話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相結合,把前者融入單元整體教學中,分解任務,降低難度,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有想寫的欲望,達到訓練學生英語思維的目的。下面筆者就結合譯林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和下冊中的單元實例來談一談如何基于單元整體教學進行小學英語高年級寫話教學。
一、分解任務,降低難度
根據課標要求,高年級有寫話任務,每個單元的Checkout time有相關的要求,如六年級上冊的Unit2、Unit3、Unit7:
六年級下冊Unit4、Unit7、Unit8等都有明確的寫話內容:
依據單元整體目標分解到每課時的課時目標,每單元的新授知識應該是一個從認知到知道,從知道到理解,再從理解到運用的過程。六年級每個單元均教授五到六課時,如果把最終的寫話任務分解到各個課時中,像滾雪球一樣,每次滾一點,到最后一課時時,必將順其自然地滾成大雪球。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 這個單元時,正值國慶前后,這個單元最終的學習任務是,能在和同學討論國慶假期的語境中,借助照片,用6~8句話口頭和書面介紹自己的國慶假期,要求內容完整,表達流利,拼寫及語法基本正確。
首先從內容上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講還是比較貼近生活的,但是六年級上學期初學過去式,如何能在寫話中正確使用過去式,確保表達流利,語法基本正確?為了讓學生最終輕松地達到這一目的,我將單元寫話目標分解到各課時的分課時目標中。
第一課時,了解并學習課文中人物如何講述已經過去的國慶假期,以聽說讀為主,為寫話奠定大量語言基礎。
第二課時,通過角色對話,模擬對話,以模仿學習為主,嘗試填空式句式對話書寫,為寫話奠定句式表達基礎。
第三課時,在fun time環(huán)節(jié)補充畫面,增加文本內容,嘗試寫段落,寫片斷,為寫整篇進行練筆。
第四課時,寫自己剛剛度過的國慶假期,以前三個課時學習為基礎進行思維訓練。
一盤大餐分成多口品嘗咀嚼,容易消化。
再如六年級下冊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本單元我設定的單元語用任務是:能在和同學談論某一國家的語境中,借助圖片,語言框架,用8—10句話,口頭和書面介紹自己了解的某一國家的氣候、運動、動物、城市、景點等內容。要求內容完整,表達流利,拼寫及語法基本正確。
如果六年級上冊Unit3是從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逐步完成寫話任務的話,六年級下冊Unit6為了能讓學生脫離書本,語言豐富地書面介紹某一個國家,我則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在每課時中安排了寫話任務。
第一課時Story time學習文中如何介紹澳大利亞。在學習之余讓學生以提取信息的方式寫一寫澳大利亞,同時布置當天預習作業(yè):
第二課時Fun time 介紹英國。首先檢查前一天預習作業(yè)中的前兩項,然后指導第三項,試著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描述。對于學得慢的同學不必急于求成,可以在這兩個部分之間進行一些操練:
在此基礎上布置第二課時家庭作業(yè),為第三課時做準備。
給學生信息提示,小組選擇一種方式介紹,或者將Story time和Fun time的語言框架相融合,選取自己在表述時需要的內容進行介紹。 三四個課時的滾動學習與操練讓學生在運用核心語言進行表述時既簡單又自信,上交的作業(yè)有共性也有個性。分解任務,降低難度,能輕易達到教學目標,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信心也有了。對于老師來說,教學輕松了,目標也達成了,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二、不斷復現,橫向疊加
1.寫話主題在單元內部不斷復現
課堂教學知識點要不斷地復現(朱浦,2013)。重復性也是單元整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語音教學如此,詞匯教學如此,語法教學如此,寫話教學也是如此。只有不斷地復現,才能讓學生對一個事物從初識到相識再到熟識。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 這個單元講了一家人的過去與現在,即談論人物與事物的變化。圍繞這樣的單元寫話主題,我設立了這樣的分課時話題:
Period 1: The changes of Mike's family
Period 2: The changes of ourselves
Period 3: The changes of our family members
Period 4: The changes of our family
第一課時是初識,了解Mike一家人各方面的變化,有人物自身成長的變化,有父母、祖輩的生活方式的變化,有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生活上的變化等等。
第二、三課時是相識,首先我發(fā)動家長在QQ班級群中發(fā)送孩子小時候的照片,結合學習課文中Mike自身成長變化,當學生看到自己過去與現在的變化時,學生大談自己的成長變化。I can do many things now. I can ride bikes. I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I can cook some food when my mum isn't at home. I can... Six years ago, I can write. But I can't write English, now I can write better. Six years ago, I can read picture books, but now I can read novels...
第四課時是熟識,到了第四課時,學生對于寫變化這個話題早已不再陌生,他們能夠在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中穿梭自如。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我們有意識地給父母也布置了任務,請他們在茶余飯后與孩子聊天,說說自己家庭中的變化,有了父母的鼎力支持,當我們談及家庭變化的時候,學生更是侃侃而談:
S1: Ten years ago, I lived in Guang Zhou. Now I live in Yang Zhou. We have a big house in Yang Zhou...
S2: Ten years ago, I was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 Now I have a little brother. We all love him...
S3: Ten years ago, there were two bikes in my family. Now there are two e-bike and a car in my family.
S4: Ten years ago, my parents were not rich, but they had me!
因為有了單元課時中的“Change”這個主題的不斷復現,學生對這個似乎很大的話題不再有畏懼,任何事物只要重復的次數多了,即使不刻意地去記憶它,它都會悄悄地溜進腦海里。
2.寫話主題在幾個單元之間不斷復現
六年級下冊重點語法是過去式和將來時,它們在寫話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寫話的要求總是會提到,要求內容完整、表達流利、拼寫及語法基本正確。為了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在寫話中練好語法,我們將六年級下冊各單元間話題聯系起來進行練習。第五單元寫孩子要為即將來到的兒童節(jié)派對做準備??墒钱敃r我們的學生離兒童節(jié)還有一個半月,于是我將話題轉換為:What did you do last Children's Day? 這恰巧與第一單元的重點語法相吻合。讓學生回憶前一個兒童節(jié),同時也計劃著如何讓下一個兒童節(jié)過得更好。約莫到了六七單元,學生又大面積地接觸將來時,此時也正值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回過頭來再想兒童節(jié)計劃未嘗不可,Plans for Children's Day,學生翻閱了自己在第五單元的寫話,為小學的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不但學會了運用語言,還用英語思維學會了如何制訂計劃,如何做事。
同樣的情況在六年級上冊Unit3 Holiday、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也有體現。教學的時間不一定會和現實節(jié)假日的時間吻合,這個時候相似的話題便會在幾個單元之間不斷地復現。有了這樣的單元間的復現,我們看到學生不會孤立學習某個單元,而是會在每個單元中真實地運用自己在別的單元中學習到的語言表達。比如在春節(jié)離我們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們制定計劃還遙遠,寫了一篇Last Spring Festival的作文。學生自然而然地把Unit3 Holiday fun中的句子運用到了自己的寫話中:Last Spring Festival, I went to my hometown. I ate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and played with my cousin. It was great fun!
三、層層遞進,縱深發(fā)展
1.內容上的層層遞進
六年級上冊Unit6 Keep the city clean、Unit7 Protect the earth、 Project 2 Reuse and Recycle這幾個單元都涉及環(huán)境保護,寫話主題在幾個單元之間不斷地復現。作為教師,不能只看到一個單元的東西,而是應該把眼界放寬一些,看到幾個單元之間的聯系。這是由單元整體教學中整體的概念而遷移出來的整合的理念。教師只有有了整合的理念,才能駕馭單元教學,駕馭整冊書的教學,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在第六單元中我們不但討論和寫作了Keep the city clean, 我們還嘗試寫作了Keep the street/ air/ river/school/classroom/bedroom/的選擇性寫話。這些話題都是這個大話題下的子話題。當學生接觸了Unit7的內容之后,他們自覺地將Unit6中的內容靈活地運用到Unit7的寫話中。
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 save water, save energy. We should keep our earth clean.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because trees help keep the air clean. Tree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如果說寫話主題在單元中不斷復現能讓學生在寫話時輕車熟路的話,那么縱向的層層遞進更是增加了學生寫作的厚度。
2.情感上的層層遞進
單元整體教學中強調情感態(tài)度不可一蹴而就,它也應該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六年級上冊Unit8以Anna給Suhai寫郵件,以及Su Hai給Anna回件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香港和內地的春節(jié)習俗,由于很多活動學生有親身體驗,應該很容易產生共鳴,可是當時離春節(jié)尚遠,筆者并沒有立刻安排學生寫春節(jié)計劃。當時正值圣誕,學生對用QQ寫郵件并不熟悉,于是筆者寫了一封郵件給班上的同學,一起討論圣誕派對計劃。
當筆者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的時候,學生們立刻來了興致,紛紛討論圣誕計劃。我們如期舉辦了圣誕派對,又激動地迎來了慶元旦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不斷地在指導他們寫計劃,從如何寫計劃到如何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計劃,到計劃不斷變化的情感體驗,到見面談和郵件談的多種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寫話的欲望,他們享受節(jié)日的同時也享受寫話的過程。因為他們有層層遞進的情感體驗而樂于寫話,又因自己的寫話而體驗著計劃帶來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體驗。
在過去,如果一個人可以用“……通過正式的學校教育學會諸如理解和表達意義,運用寫作工具、理解音與形的關聯等一套獨立客觀的技能”。(Hyland,2002:53)這個人就被認為具備了讀寫的能力。但在最近幾年中,這種觀點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讀寫能力是相當復雜的,甚至還有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而基于單元整體進行小學英語高年級寫話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文思維等方面都起著有效的促進作用,這也必將為孩子們以后用英語思維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大學.小學英語教與學[M]. 2016.
[2]程曉堂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Helena Curtain & Carol Ann Dahlberg .美國中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指南[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英] 杰米里·哈默. 朗文英語教學實踐[M].人民郵電出版社.
[5]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6]Ricky Lowes & Francesca Target .幫助學生自主學英語[M].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