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逢平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微課逐漸成為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其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更好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在中學古詩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其不是學生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文字,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微課的使用可以正好將這種困難化難為易,利用直觀的表達方式向學生講述課程重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分析微課對于中學古詩教學的意義,探究微課在中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古詩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12-01
0
微課是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也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微課在我國的發(fā)展比較滯后,但就現在的實際成果而言,其已經成為當下我國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課堂質量。中學古詩教學時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往往大多數的教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利用背、寫、記等方式讓學生對于知識機械記憶,以便可以更好地應付考試,但是這樣的方法對于正處于青春期和好奇心濃郁的中學生來說,長期以往會帶來厭煩感和枯燥感,從而削弱學生對于中學古詩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質量,所以微課在中學古詩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微課中學古詩教學的意義,探究微課在中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對于中學古詩教學的意義
微課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其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具備更加鮮明的主題和指向,在教學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中都是圍繞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展開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案,微課具有短小精悍、趣味性強、使用方便的特點,其在中學故事教學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一般來說,微課主要是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比較直觀化的載體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表達,對于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有效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其次是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對于中學古詩教學中的重難點,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進行開展,可以有效地對課程的重難點進行直觀化和系統(tǒng)化的解釋,從而更好的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最后是可以不斷促進中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微課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不斷督促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微課制作技術,利用更加新穎的微課設計來豐富課堂內容,無形中提升整個中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發(fā)展。
二、微課在中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
微課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結合一定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通過視頻、圖片等直觀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抽象化的教學內容,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課程內容。中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木蘭詩》這面課文中,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木蘭為何代父從軍”、為何會有“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詩文和理解詩句,在學生完成預習和朗讀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回答所提出的的問題,然后教師在利用微課的形式向學生解釋所提出的的問題,這樣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全面了解詩文背景,以便為更好地理解詩文情感奠定基礎。
(二)采用動畫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微課是采用視頻、圖片等教學方式呈現出教學內容,而動畫演示作為能夠形象呈現化學原理,讓學生能夠通過動畫所呈現的內容更好地應用在解題和學習的過程當中。比如還是在《木蘭詩》的課文中,在深度完成詩文講解之后,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木蘭從軍的動畫片或者影片,這樣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和了解的內容來觀看影片,并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在課文中描寫木蘭重回女兒身的場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也可以用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動畫觀看來更好的記憶詩文。
(三)通過角色扮演,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知識源于生活,又必將應用于生活,在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其句式和詞句都是文言文的形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免會覺得拗口和難以記憶,這個時候中學語文教學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用文中的句子來作為臺詞進行詩文故事的表達和排練。在《木蘭詩》中,教師完全可以制作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行配音,將整個詩文貫穿起來,比如“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這段話可以設置木蘭在閨房自言自語,讓學生根據畫面進行詩文的描述,加深學生的記憶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古詩教學課堂上運用微課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程質量,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所以在中學古詩教學中增加微課教學手段應用比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在微課設計時通過動畫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還可以創(chuàng)新微課的使用方式,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完成中學古詩課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宋龍飛.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音勵志,2016,07:66-67.
[2]成本鈞.論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發(fā)展前景[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41-42.
[3]段艷波.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應用“翻轉課堂”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