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曉波
摘要:初中階段的政治科不是學生們的主科,確是初中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而政治作為一種相對理論化的學科,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個學科向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這更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師;教學水平
政治學科的學習是初中生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新課標實施后,對政治等多個學科進行全方位改革,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同時,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也更高。中學階段的學生“三觀”還未成熟,政治的學習能為他們的學習生活指路,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教師們則要擔負起這個教育責任,針對當今中學生普遍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夠重視這一特點,教師在多方面設計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同時,更要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為此,本人根據對初中的教學實踐進行研討、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為初中的政治教師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教學
(一)認真、充分備課
備好課是講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備課的授課將是一團糟。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內容,還要備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每堂課的不同內容,準備不同的問題、練習或是小組活動。例如,講到政治中的選舉制度時,可先拋出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分享身邊的選舉故事,再通過課件展示相關政治知識,最后還可以模擬一個小型的選舉現場。
一次充分而良好的備課,會使得教師與學生都收獲頗多,好的備課,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幫助教師取得更好的授課效果,也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投入課堂。同時,教師還可根據每一次的備課效果總結經驗,提高備課質量。
(二)充實課堂內容與形式
初中政治課本中的許多知識點較為抽象和枯燥,但大多來自于生活,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將許多知識都引導到生活中去體會、感悟,多舉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關政治的例子。例如講到社區(qū)管理時,可通過請一些同學談談自己所在社區(qū)的社區(qū)制度、日常生活、鄰里相處小故事;講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可先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同學們展示出異彩紛呈的中華民族文化,有條件的話,可再邀請班上的少數民族同學展示民族才藝和民族服飾。又或是講到經濟發(fā)展時,教師可通過展示一些實時的大數據來使同學們對經濟發(fā)展有更為深刻的記憶,等等。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考試、考核意識,為此,教師要控制好行課過程中的活動、游戲數量,適當增加課堂練習題的數量。練習題的考察方式則可以通過接龍的方式,以豎排或橫排為順序,由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的起來回答。在這個過程中,在座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都能被調動、緊張起來,這樣的方式不會顯得那么枯燥,也有利于提高行課效率。
至于授課形式,作為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師,理應掌握一定的數字多媒體技術技巧,能較為熟練的操作多媒體設備,并借這些設備呈現出符合當堂課內容的圖片、聲音、視頻等,使課堂充分現代化,生動化。
(三)做好課后工作,及時總結,勇于創(chuàng)新
每堂課后,對學生的檢驗必不可少,教師在布置課后任務時要把握好難度和題量,作業(yè)重在質量高而不在數量多。
教師一定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對于政治這個學科,教師應多注意學生答題中的思維路線和答題語言,并認真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業(yè),從這些作業(yè)中發(fā)現學生們學習政治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從中發(fā)現和反思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知曉此后講課應重點講授的內容和方向,有時還能促進教學方式的改善。例如,若發(fā)現多名學生在答簡答題時口水話多,表達凌亂、不流暢,重點不突出的問題時,教師就應在下節(jié)課時提出這個問題,并向學生傳授答題的規(guī)范語言,教學生如何找尋題干中的關鍵詞句等方法。
做好以上的發(fā)現、總結工作之后,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也是作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教師需要做到的。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不僅包括了知識內容與形式的創(chuàng)新,也需要教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政治這個學科,政治、經濟、文化的多樣多化與多變特點突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加緊創(chuàng)新步伐,永不停下學習新知識、新技巧的腳步。
二、形成教師教學特色
(一)虛心向優(yōu)秀工作者學習
每個人從一無所知到會說話、會走路,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習是永不止境的,即使是已有不少知識儲備的教師,仍要常常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是如何處理教材、設計活動、駕馭課堂,吸收他們的教學精華和實踐經驗,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然學習也不是一個全盤接受的過程,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學科需要來篩選“玉石”,對初中政治而言,教師可多學習有關時政的講解、課本與實踐的聯(lián)系、教學形式的豐富等方面的技巧。
(二)在實踐中探尋道路
“光學不練假本事”,實踐才能出真知,教師樹立自己的教學特色的最佳途徑是授課全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備課、講課、布置課后作業(yè)、批改作業(yè)等方面,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風格習慣,在一次次嘗試中找尋真正屬于自己的教學特色。例如,有的教師總體溫柔善解人意,有的雷厲風行;有的教師重視知識點的準確記憶,有的則更重視知識的實踐應用,等等。
(三)在思考總結中升華自身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技巧、教學模式、教學風格等逐步完善后,不應就此停步,還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進行一次次的再思考,教師的教學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次次的磨煉和思考總結中練就的,這個過程也可以促進教學思想越來越成熟。
事實是,受同學們歡迎和喜愛的教師,往往是有著自己教學特色的教師,這樣的教師講起課來往往更生動,更易被接受,效果也就更好,想做一個有特色的初中政治教師,同樣離不開一步步的發(fā)現與探索。
三、結束語
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性決定了學習政治學科的重要性,初中政治的內容并不繁復,貼近生活,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有重大意義,作為教育的主導者的教師們,一定要不斷學習政治相關知識,時刻關心國內國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動態(tài),同時與其他教育工作者接軌,與時代接軌,在完成自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教師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學水平,不僅要靜心設計教學內容和形式、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在一些所有老師相對共通的方面也需注意,例如授課時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強、口齒要清晰、講課分得清重難點和主次點、耐心用心等等。為了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初中生的政治學科能力,也為了使我們國家的政治基礎教育更加進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們,以及相關專家學者都應加倍努力學習,不斷推動初中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