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霞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三新小學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要求具有高度的靈活性、生動性,給予學生高度的自由度去感受音樂世界的魅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正是適應“愉悅身心、學習藝術”這種新型音樂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有效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的范圍不再局限于專業(yè)文化課,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課也被納入改革的范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作為學生初步形成音樂品悟創(chuàng)作能力的重要平臺,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展開相關教學工作。音樂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同樣也是一種靈活人性化的教學模式。因此,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讓音樂教學更具有張力,更加具有感染力。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理念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學生處于學習各種音樂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狀態(tài)。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必然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誘導者和參與者。愉悅身心,學習藝術,二者相得益彰。這正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從音樂產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fā),即“訴諸感性,回歸人本”,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與我們原先對音樂教育本質和目的的認識有著根本的不同。奧爾夫認為:表達思想和情緒,是人類的本能欲望,并通過語言、歌唱(含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地啟發(fā)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xiàn)力,而表現(xiàn)得好不好則不是追求的最終目標。我們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認識卻不是這樣。我們的課程一直把通過學習歌唱和樂理以及相關的音樂技巧和能力作為美育的手段和目標,目光集中在如何學得好上。
二、小學音樂課堂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意義
(一)打破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為音樂課堂注入生命力
縱觀我國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形式,大多學校采用歌唱、教學樂理知識為主體的陳舊教學模式,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大篇幅講解,忽視了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情感需求和體驗,因而造成大部分學生熟悉樂理而不懂創(chuàng)作的尷尬局面。但音樂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不是單純的音符樂理構成,學習音樂應該是學習音樂的精華,將情感與創(chuàng)作有機結合起來,這種環(huán)境下誕生的音樂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培養(yǎng)的音樂人才也才真正稱得上是人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靈活而具有人性的,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因此,小學音樂課堂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意義之一在于,能夠打破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為音樂課堂注入生命力。
(二)打破小學生對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認知局限,拓寬音樂視野
應試教育模式催生了“填鴨教學”,即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強制性地給學生灌輸相關知識內容,學生機械性地完成教師布置的音樂作業(yè)。例如利用課余時間學會《新年好》的鋼琴演奏,學生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花大量時間去背記樂譜,反復練習彈奏,到最后卻根本不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更有甚者,有學生可能會認為音樂創(chuàng)作就是熟記相關樂譜后在樂器上演奏出相同的旋律。但音樂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的樂器演奏,需要創(chuàng)作者和觀賞者達到情感的和諧共鳴,需要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融入。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次接觸系統(tǒng)的音樂學習階段,對日后的音樂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音樂課堂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意義之一在于,能夠打破小學生對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認知局限,拓寬音樂視野。
(三)激發(fā)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注重歌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過程,而音樂的曲調、節(jié)奏、旋律的系統(tǒng)學習本身是一件單調枯燥的事情。小學生愛玩,愛探索,對身邊一切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的,由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感到枯燥,十分容易對日后的音樂學習產生厭倦和抗拒心理,對相關教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極為不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對人類的本能欲望進行探索和激發(fā),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創(chuàng)作和學習時間,鼓勵學生順應內心欲望,順應本能地歌唱和演奏。教師保證足夠充分的耐心和平和,讓學生在演奏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至于有心理負擔,擔心自己唱不好或演奏不好,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自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因此,小學音樂課堂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意義之一在于,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用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開篇,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
音樂具有陶冶情操、舒緩情緒的神奇功效。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初步形成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作為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蘊含了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態(tài)度,是作品的精華部分。以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作為一堂音樂課的開篇,可以從朗誦入手,提取“節(jié)奏”基石,為正式的音樂課堂教學營造和諧的氛圍,促使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開始課堂學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結合音樂相關游戲,實現(xiàn)寓教于樂
小學音樂教學往往是利用一個課時或者兩個課時的時間,系統(tǒng)地學習一部經典的音樂作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是一個值得相關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毫無疑問,寓教于樂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符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讓課堂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展開。例如可以播放一部音樂作品,開展“音樂知識大比拼”的游戲,讓學生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如作品是哪種類型,演奏用的樂器是什么,作品的主旋律是歡快的還是壓抑悲傷的。小學生比較活躍,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會積極主動地回答。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回歸了音樂本身,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了音樂的特點。
(三)基于形體動作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
音樂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感,好的音樂作品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夠讓觀賞者情不自禁地融入音樂之中,跟著音樂搖晃,翩翩起舞,這些都是基于人的本能欲望產生的自然現(xiàn)象。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就是從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需求出發(fā)。例如在學習《兩只老虎》時,可以讓學生跟著歌曲節(jié)奏用手掌打出拍子,或者播放一個小片段,讓學生自由地跟著節(jié)拍舒展身體?;谛误w動作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感程度。
(四)教師注重引導,鼓勵學生適當自主創(chuàng)作
現(xiàn)代社會推崇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多進行主動創(chuàng)作。因此,音樂教師應該逐步減少大篇幅的樂理知識講解,轉而成為音樂課堂的輔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掌握課堂動向的主動權。如教師可以播放一則簡短的音樂作品,給一定時間讓學生回想記憶,然后讓學生哼唱出所聽歌曲的旋律,也可以讓學生按照所聽歌曲的旋律將歌詞進行改編,可以幾個人一組共同探討,最后將好的作品分享出來,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創(chuàng)作的樂趣?!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同樣適用。小學生本身十分靈活,愿意學習探索新事物。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鼓勵學生適當?shù)剡M行自主創(chuàng)作,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和修改,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音樂創(chuàng)作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于音樂學習大有裨益。
(五)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滿足學生多種情感需求
音樂是具有生命力的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因而音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貝多芬命運坎坷,雙耳失聰,又慘遭戀人拋棄,失意之下寫出《命運交響曲》;理查德為追求美和浪漫,沉浸在愛情的美好之中創(chuàng)作出《藍色多瑙河》和《水邊的阿狄娜》。這些傳世不朽的經典名作都是創(chuàng)作者結合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出來的,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因而具有十足的感染力,觀賞者能夠真切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想要從作品中傳達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音樂教學也同樣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可以給出相關的曲調,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遭遇編寫歌詞。作品中融入自身的生活經歷,學生會覺得更加熟悉、親切,因而愿意主動學習,主動創(chuàng)作。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滿足學生的多種情感需求同樣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順應時代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具體體現(xiàn),但由于對相關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較高,暫時還不能得到廣泛的接受和支持,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去探索,去行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高度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要求一切從學生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展開相關的音樂教學工作。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目前還不能很好地應對當前教育模式的壓力,因而需要在未來的時間里持續(xù)不斷地關注。
【參考文獻】
[1]李娜.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輔導員(教學研究),2015(33):58.
[2]古雄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魅力所在[J].小學教學研究,2009(09):63-64.
[3]張靜.如何利用奧爾夫音樂體系實現(xiàn)小學生多種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5,35(17):97.
[4]范永樂.奧爾夫教學法節(jié)奏訓練在音樂課堂的運用——對律動《粉刷匠》教學片段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4(14):87-88.
[5]鄧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奧爾夫教學法的體會[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