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欽
十四年前的初冬,我和作家古清生有幸結(jié)識在河北邢臺的散文筆會上。一個黃昏,我們并肩而行,他提著兩瓶二鍋頭,慢悠悠地與我回返,那情景顯得悠然自得。一路上,他不時提醒我:“小弟,腳步慢些呀……”
北國落日的余暉下,我們坐在一段廢棄的鐵軌旁,他慢悠悠地對我說:“人生旅程的開始,就像是一次不緊不慢的散步,也是一次不走回頭路的旅行,我的肩膀上,不得不背負著行囊?!蔽衣犃诉@席話,心里留下一種酸澀的味道。
自2006年秋天以后,我在家鄉(xiāng)以外的另一個城市工作,并在周末做兩地穿梭。某個周日下午,當我收拾行裝準備出門時,年幼的兒子仔細地看著我的一舉一動,他似乎意識到,爸爸又要遠行了,又不能陪他玩了。我提著行李包,朝門外走去,回頭向兒子揮揮手,說了句之前從未說過的話:“寶貝,爸爸出去散步了,幾天就回來?!爆F(xiàn)在細思量,也許我潛意識中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散步。
想來,散步的妙處全在一個“散”字,就是放下一切,卸除心負、牽掛與干擾,讓精神趨于寧靜與空靈,把新鮮的空氣、明媚的晨光請進心房,令思緒舒展,靈感造訪。
與其說散步是一種行動,不如說散步是一種生命的指令。
若說生命的歷程就是截取了一段時間,那么,散步者就不僅是行走在土地上,還是行走在時間里。時間是一道門還是一個場?我不得而知。王維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柏格森說: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樣行動。如此說來,生命可以視作一種寫意,也可以視作一種行動。
入夜,我在枕邊讀北京大學(xué)陳平原教授的隨筆《馬兒啊,你慢些走》。書中,作者感嘆,在中國,少有人悠閑地散步,大都一路小跑。從中,作者還觀察到生活深處的魅力: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慢節(jié)奏是很酷的時尚;每天去散步,心情不一樣,景致就不一樣;每天去散步,景致不一樣,心情就不一樣。
掩卷之際,我耳邊傳來了思想家盧梭的一句話:“我?guī)е苍敽蛯陋毬降臐M足感回來了,我不牽掛誰,誰也不牽掛我?!?/p>
(作者單位:福建省屏南縣供電有限公司 責(zé)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