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惠麗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背浞终J識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實驗學習,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化學實驗;化學知識;實驗操作;實驗室制法
九年級中學生都有著共同的無奈,每到上化學實驗課,課堂就象鬧市一樣,大聲喧嘩,吵鬧非凡,讓許多熱愛學習的學生非常頭痛。學生實驗課存在這種最常見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紀律是學習質量提高的保證,出現(xiàn)紀律不好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學生未能充分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意義,忽視實驗課的課前預習準備等因素而造成的。
上化學實驗課的學生應該在老師指導和要求下學生認真預習實驗教材,了解實驗目的、內容、操作步驟。來到實驗室就知道要做什么,不能只是抱著“玩”的態(tài)度來上實驗課。如果課前準備充分,到實際操作時,就不會出現(xiàn)盲目混亂,不知要做什么實驗,不懂用到什么儀器,不明白要證明什么原理,也不會按自己的喜好,亂做一通。另外,準備充分的學生就可以發(fā)現(xiàn):老師在課前準備的好實驗用的儀器和藥品是否齊全,如果發(fā)現(xiàn)沒有某種儀器或藥品,或儀器已有破損,就在實驗前向老師要儀器,防止實驗開始后圍住老師要儀器,造成混亂局面。再有,學生如果根據(jù)實驗目的要求,作好實驗計劃,上課時,就不會顧此失彼,陷于被動、忙亂。有利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得到及時指點;實驗技能比較好的學生,如果提前完成了實驗也能得到很好老師其他實驗安排。因此要上好實驗課,有效提高實驗質量,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預習時首先要了解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外,還要估計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fā)生的困難,注意事項,并作好課中實驗計劃、課前預習實驗教材和學習有關章節(jié)內容、實驗計劃應包括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明確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內容,并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實驗裝置所需的儀器和組裝過程,并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和安裝、藥品用量、觀察現(xiàn)象、廢物處理,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等。以上內容學生應扼要地做好實驗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
(1)應檢查好老師準備的儀器、藥品和器材,是否缺失破損等。并將儀器,藥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
(2)盡量把握動手的機會,不能只作“觀察員”或“記錄員”。
(3)實驗課開始時先要回顧預習內容,較難的實驗小組內進行課前討論和或請老師個別操作示范,然后拿出事先寫好了實驗項目以及重點內容與安全注意事項的筆記,檢查實驗用品齊全后,才動手實驗,用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組內無法解決,立即舉手詢問老師。
二、嚴格遵守化學實驗操作規(guī)程
1.盡量避免違反操作規(guī)程
例:未墊上石棉網,就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燒杯;不按需要量取藥品,使用的藥品大多比較多;常將剩余的藥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個胳膊的活動來振蕩試管;手握試劑瓶傾倒液體藥品時,瓶上的標簽不是向著手心,而是向著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聞氣體氣味;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種液體試劑后,未經沖洗清潔,又去吸另一種液體藥品;滴加液體藥品時,滴管伸入試管中等。老師課前指導學生遵守操作規(guī)程一定要認真聽講,做好筆記,明確每一個正確操作所依據(jù)的原理,認識錯誤操作可能發(fā)生的危害,盡量爭取更多練習的機會,養(yǎng)成正確操作的習慣和熟練的技巧。如需老師示范,示范后也要自己親自重做,操作規(guī)則掌握其中原理,切不可互相談論,不能來回走動,影響別人操作等等。
2.做好提問和回答,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和積極思維
要善于根據(jù)實驗內容敏銳的找到觀察要點。例如,觀察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質,反應中發(fā)生的某些特殊現(xiàn)象等。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思考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例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當學生觀察到黑色粉未逐漸變?yōu)楣饬良t色金屬,說明有銅生成;同時細心觀察試管口,發(fā)現(xiàn)有水珠,說明反應后有水生成。找出發(fā)生的現(xiàn)象,從而推出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等。還要明白,實驗不可能是百分百都能成功的。當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反?,F(xiàn)象或實驗失敗而不知如何解決時,及時請老師啟發(fā)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及時地得到提示,自己還要思考:從理論方面,從儀器裝置方面,從操作方面去仔細檢查,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實驗并獲得成功。這樣,既可以保證了實驗完整度,又增強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實驗課的質量。
3.實驗過程中要做好實驗記錄
記錄的主要內容是實驗題目,所用儀器、藥品、操作步驟,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對現(xiàn)象的分析解釋和結論。
例如:學生實驗——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明確實驗目的:探究實驗室制氧氣的氣體發(fā)生裝置。
通過實驗室用雙氧水和氯酸鉀制氧氣兩個實驗原理的對比,對比這兩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跟哪些因素有關,總結出一般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選擇的規(guī)律。
復習雙氧水、氯酸鉀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
觀察,這兩種方法中藥品也就是反應物的狀態(tài)。
這兩種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需要的反應條件?
討論這兩套氣體發(fā)生裝置適用的范圍。
小組討論:實驗使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發(fā)生裝置應如何選擇?原因?
(6)小組討論:這三種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那個比較好?藥品如何選擇,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①環(huán)保②簡便③安全。另外實驗和生活中還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是④成本。
[思考討論]:藥品如何選擇?哪種方法更好?
①無毒無害沒有污染(環(huán)保);②裝置簡便易于操作(簡便);
③易于反應常溫更好(安全);④節(jié)約能源價格便宜(成本)
在這里,可以增強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實驗室制氧氣的氣體收集裝置。提供氫氣的有關信息,通過實驗室收集氧氣、收集氫氣方法的對比,分析總結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選擇跟哪些因素有關。首先,回顧氣體的收集方法有哪些?然后,分析氣體的各種收集方法跟哪些因素有關?最后,得出結論,氧氣氫氣分別可以用那些方法進行收集。在收集氧氣之后,為氧氣的驗滿和檢驗。分組討論,總結出氧氣驗滿和檢驗的方法。
實驗室制氧氣的發(fā)生及收集裝置。學生首先認識熟悉氣體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并會對其進行連接。
學生小組探究用洗氣瓶收集氣體的方法。洗氣瓶集傳統(tǒng)的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于一體,用導入不同氣體的進出方向即可進行多種氣體收集。學生在總結前面收集氣體的方法的基礎上會有進一步的拓展和提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生共同總結出用洗氣瓶收集氣體的方法。
三、必須做好實驗結束后的總結
實驗結束后,小組內先做好實驗小結,找到實驗中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原因。小結時既可補充未能一一解決的問題,又能全面鞏固和發(fā)展實驗的成果。再認真聽取老師對本次實驗的總結,知道自己是否能自覺地、熟練地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作為,找出存在的不足。然后洗滌儀器和整理實驗用品,做好清潔工作。此外,及時總結哪些實驗做得好,哪些實驗做得不好;實驗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錯誤,哪些試劑用得不適當?shù)鹊龋⒆龊糜涗?。回家后應認真寫好實驗報告。
做好課前準備,遵守課堂紀律,做好課時觀察與思考,認真分析總結,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動手實驗的速度、效率和實驗質量都會有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