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亮
摘 要:備受矚目籃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重視技術是當前籃球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籃球訓練技術的提高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要全面提高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籃球教學的質量還需要對當前的籃球教學進行理念的調整和方法的改進。該文從籃球運動的特點及籃球教學的優(yōu)勢出發(fā),分析了高校籃球教學課堂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并系統(tǒng)闡述了當前籃球教學改革應如何提升教學與訓練效果等問題。
關鍵詞:籃球教學的優(yōu)勢 應對策略 新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b)-0200-02
1 籃球運動的特點及籃球教學的優(yōu)勢
籃球項目一直是備受喜愛的大眾體育項目之一,它的特點是競爭激烈,集體協(xié)作、娛樂趣味、對抗競爭,也因為這些優(yōu)勢吸引了一大批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敢于競爭的年輕人?;@球教學的課堂氣氛也因為它的趣味性與競爭性而活躍,各種籃球比賽、表演的異彩紛呈使得學生族狂熱地參與其中。作為基礎課程的籃球課程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備受學生喜愛的,這與籃球教學的形式新穎、實戰(zhàn)性強是分不開的。在籃球教學的室外場地中,學生可以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施展襲擊的個人魅力,不會受空間環(huán)境的局限。另外,籃球教學的無壓力、零負擔、合作性、團隊精神等等也是吸引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
2 高校籃球教學中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
2.1 教學中教師忽視實戰(zhàn)訓練,片面強調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
課堂教學中教師安排的理論課程較多,即使在室外教學中的實踐訓練安排比重較少,教學中教師片面關注技能的提高,注重教籃球文化,講解籃球運動的發(fā)展,還有些教師的側重點在于傳播體育精神等方面而忽視了體育競技精神、籃球運動文化的傳播,長此以往,籃球教學整體的提升就會受到影響。
2.2 籃球教學課堂師生的互動交流少,教學內容枯燥
籃球教學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少,教學流于形式,比較看重的是年終的成績評價,教學模式固定,缺少變化,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個體進行訓練的時間很少,這對于學生的籃球技術的提高和搞體能苗子的培養(yǎng)和選拔十分不利。
2.3 籃球教學的硬件設施不配套
一些高校的籃球設施不夠健全,場地規(guī)模不達標,教學用具陳舊、配套設施不完善,這些也都直接間接的影響著籃球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3 提升教學與訓練效果的應對策略
3.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高校籃球教學的理論體系大致包括:籃球文化、籃球運動發(fā)展、體育精神等方面,事實上,這部分內容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提供語言交流的平臺,順利推進教學的發(fā)展進程,也能夠使教學內容豐富多樣、蘊含豐富,便于學生深入的了解籃球、透徹理解體育精神,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學習動力充足。溫情的色彩也會映照在整個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進一步促進籃球教學的發(fā)展。只有愛體育的人才會從事體育教學,教師的熱情、豐富的理論知識加上肢體語言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融入教學過程,只有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才能夠提升學生籃球技術的全面發(fā)展,籃球學習的意義也會被學生更好地理解。
3.2 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要密切,對學生的了解要深入。體育教學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尷尬局面是在室外教學時注重對學生能力技術的培養(yǎng),忽視教師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去主動了解學生想要從籃球運動中獲取什么,以及每一位學生對籃球的熱愛程度,以及期待從籃球學習中獲得什么樣的能力等,從而給學生定位,更好的因材施教,接觸與交流是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的最好方法也是師生間互動交流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教學手段實施的對象,所以,教學效果理想與否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很重要。
3.3 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安排合理的訓練周期
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安排合理的訓練周期是籃球隊的水平提高的前提條件,教練員應圍繞重要比賽的時間安排人員的配備,制定訓練計劃,因為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只有在運動員的最佳競技狀態(tài)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這些都依賴老師教練的豐富經驗的掌控,也是體育訓練中一直遵循的規(guī)律,最佳訓練效果也會因此取得。由于學業(yè)考試、文化課的復習以及寒署假的時間等各項教育內容的限制,普通高校大學生的籃球課上的系統(tǒng)訓練的連續(xù)性無法保證,根據這種間斷性的特點。因為大部分地方高?;@球每年進行一次比賽,一般在賽前一至兩個月安排每周2~3次的訓練,之前的時間采取每周1~2次,臨近比賽時1個月內每天訓練。
3.4 注重身體素質訓練,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給學生
掌握各項基本技術動作的保障是強壯的身體素質。大學生的協(xié)調平衡能力、關節(jié)的靈活性、柔韌性都還處于發(fā)育的黃金時期這是是籃球競技中不斷提高技戰(zhàn)水平的前提因素。因此,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在培養(yǎng)青少年運動員的最初階段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否認,籃球的競技性會提高學生能力,健全器官系統(tǒng)。
3.5 進行身體技能訓練,建立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
專項訓練能力的提升要以全面的身體訓練為基礎。專項戰(zhàn)術的訓練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是抓好高?;@球訓練的兩個側重點。基本功包括;動作規(guī)范、動力定型、力度的到位。狠抓基本功的系統(tǒng)訓練,嚴格建立制度是必要的。接球技術、運球技術、投籃技術、接球技術、搶籃板球的技術都各不相同。例如,運球技術要求各種帶球手法熟練掌握,如,運球、過人、上籃等。
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是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是除傳授籃球技巧之外的又一工作,是需要要盡量協(xié)助學生共同完成的。只取決于學期末的測評結果來進行的高?;@球教學的評價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產物,仍然是,學生的真實運動水平、能力技巧并不能真正反映出,成績往往不盡如人意,會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籃球和進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作為公共基礎課的體育課程的一部分的高?;@球課程多數(shù)也是這樣的評價模式,也就是公共課或公共選修課,由于籃球的熱情、偏愛程度以及身體素質千差萬別,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中中的,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自然也不以偏概全,不能單純的依據成績來評判,而是要有針對性發(fā)現(xiàn)學生能力的進步和籃球素養(yǎng)的提升,這是新時代教育改革賦予體育教學評價的發(fā)展方向,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日常訓練中的表現(xiàn)完善評價體系的各個細節(jié),最終觀察到學生成長感受到學生的變化,這才是籃球教學的初衷,這對于整個籃球教學的發(fā)展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日益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下,從綜合角度展開的高?;@球教學,會越來越有力地給訓練效率提供指導進而提高籃球教學的質量,在對學生日常綜合素質的訓練中加入完備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為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籃球教學的面貌也會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 黃鷺英.對高校投籃技術訓練的理念與實踐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24(6):49-50.
[2] 黃荔生.對提高普通高校男子籃球隊訓練水平的探討[J].體育科學研究,2007,1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