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慧
【摘 要】分析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及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并從幾個方面出發(fā),結合筆者的實踐,探討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方法;必要性
閱讀是學生們獲得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珍視學生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深思考和理解,享受閱讀的樂趣。為此,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和方法,若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提高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這種做法就是可取的。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閱讀中學習到文化知識。閱讀是學生們培養(yǎng)自己品行的重要途徑之一,閱讀是開拓自己的思維,啟迪自己的思想,加深對道理的理解與自己的獨特感悟的一種方式,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閱讀教學也已成為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要組成成分。為此,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工作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二、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基本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幾乎沒有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變革自己的教學手段。大部分教師還是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在其中解釋生詞生句。當提問的時候,對課文理解較好的學生積極發(fā)言,不能顧及全班同學。這樣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在較短時間內(nèi)就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教學課堂成了少數(shù)學生的課堂,沉默內(nèi)向的學生基本上就沒有機會發(fā)言,得不到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三、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反復閱讀課文,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溜”這兩句俗語說明了一個道理:書不怕讀得多。班上的學生比較多,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不會照顧到每個同學,所以就有的同學有機會,有的同學就可能沒有機會讀課文,或者教師會選幾個讀課文比較好的同學直接把課文讀一遍。筆者根據(jù)探索發(fā)現(xiàn),可以讓每個同學都讀一段或者幾段,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這樣課堂的氛圍明顯好轉,同學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完全地被調動了起來。很多同學還會為了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在課下自己多讀幾遍課文,這樣促使學生們對于課文的理解水平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過反復的閱讀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體會到語言的內(nèi)在美,使得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了質的提高,并且在閱讀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其思想境界得到明顯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和看法,反復閱讀就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方法之一。
2.意境閱讀、情景閱讀,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
小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弱,生活經(jīng)驗少,了解世界的途徑主要是父母和老師。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材要求輕負擔、重質量,這就使得教學工作在難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學工作者都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在意境中閱讀,使閱讀中帶有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能夠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得學生身臨其境,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如何使同學們感受到課文的意境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適當?shù)闹w語言是非常好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鵝》這首唐詩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講臺前用自己的胳膊來形象表現(xiàn)出鵝的形象,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到講臺前來演示出自己眼中鵝的形象,并且讓下面的同學打分來選出表演得最逼真、最形象的鵝來。這時老師還可以準備一個小小禮物或者準備幾朵小紅花,獎勵給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通過這樣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意境,這樣能夠更好地使學生熱愛上閱讀教學,在閱讀的時候帶上情緒感情,增強了閱讀的感染力,使得課堂的氛圍有了質的提升。
3.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要“以學生為本”,教學的重心就是學生。而閱讀教學的重心就在“讀”上。所以課堂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要在學生讀完以后,指出他們閱讀的錯誤,糾正他們,然后讓學生再讀一遍。若學生們養(yǎng)成錯誤的閱讀習慣,對于他們以后的演講甚至說話都有很壞的影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自己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說的就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的個性化,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能用教師的權威來否決學生的觀點。相反還要積極引導,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以促使學生綜合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通過閱讀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正確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提升。為此,教師還應對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以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同時,促使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