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刑,也稱生命刑,指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德國刑法學家拉德布魯赫將死刑概括為最冷酷、最無慈悲的“司法殺人”。在我國目前現(xiàn)階段,限制死刑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如何把握好死刑的范圍和限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死刑;死刑限制;死刑政策
中圖分類號:D99;D9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11-0264-01
作者簡介:張朵(1994-),女,漢族,陜西商洛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2016級刑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
死刑限制是死刑的重要課題之一,《刑八》取消了十三個死刑罪名,《刑九》又取消了九個死刑罪名,剩余四十六個死刑罪名,死刑在我國適用范圍逐步縮小,但是它的比例仍然很大,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對死刑限制進一步深入的研討,有利于人們認識到死刑的功能和追求,改變人們關于死刑在價值判斷上的誤區(qū),樹立公正文明的刑事法律理念,同時有利于司法人員正確判案,避免冤假錯案。
一、死刑政策
中國現(xiàn)階段的死刑政策是“保留死刑,限制死刑,堅持少殺,嚴防錯殺,可殺不可殺的絕對不能殺”。我國新舊刑法都規(guī)定了保留死刑,暫時不廢除死刑??煽闯觯褐袊F(xiàn)階段保留死刑并對死刑采取嚴格限制是正確的,是我們多年來始終不渝所奉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但是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嚴刑峻法并不能有效的控制犯罪。對待死刑,我們需要一顆寬容的心,深入剖析社會現(xiàn)狀和社會痼疾,兼顧國情和法治基礎,考慮民眾反響和情懷,賦予死刑制度血與肉,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法理與情理交織的死刑案件。把握限制死刑的力度,應當先從制度著手,而制度的完善最根本的是刑法本身的完善。
二、死刑限制的發(fā)展的合理方向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死刑的廢除是必然的,因為社會的發(fā)展決定了刑罰的懲罰性由重到輕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這是不可逆轉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最終的結果。刑法理論應當主張廢除死刑,但立即廢除死刑在現(xiàn)階段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死刑仍然發(fā)揮著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①。中國目前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應該嚴格限制死刑的適用,進一步縮減死刑的適用范圍,把死刑限制在一個很小但又合理的比例內,發(fā)揮死刑的最大效益。
三、中國刑法中死刑限制的完善
中國的死刑制度,相對于過去而言,有很大的進步。死刑的完善是一個緩慢發(fā)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只是一次次的修正案,需要刑法學者提出可踐行的方針,對死刑限制的完善可從以下著手:
(一)大幅度的消減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將適用死刑的范圍控制在十個罪名左右
首先,廢除大部分貪利犯罪中的死刑罪名。這類犯罪的典型特征是為了追求金錢的滿足,如貪污罪、受賄罪、盜竊罪、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等。其次,廢除并非“罪行極其嚴重”的普通刑事犯罪的死刑罪名。如:綁架罪、故意傷害罪、拐賣婦女兒童罪、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等,這些犯罪明顯比故意殺人罪的社會危害性輕,假如和故意殺人罪判處同一刑罰,顯然不公正。當然,故意殺人罪也可廢除死刑。最后,廢除部分毒品犯罪的死刑罪名。我國刑法分則規(guī)定了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最高刑是死刑,無論客觀行為上表現(xiàn)為走私、販賣、運輸、還是制造,都不至于判處死刑。
(二)積極適用死緩制度,限制死刑的立即執(zhí)行
死緩制度給予受處罰的人生存的希望,同時彌補了死刑立即執(zhí)行不可逆轉的弊端。據(jù)統(tǒng)計,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死緩的不足四分之一,這一比例并不理想。鑒于此,應當積極適用死緩制度,進一步擴大死緩的適用范圍,使死緩在死刑中所占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三或者更高。
(三)嚴格執(zhí)行死刑核準制度,真正實現(xiàn)程序公正
死刑核準是為了死刑判決的正確性設立的特別程序。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的死刑案件的核準權收由最高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雖然自此死刑核準權屬于最高人民法院,但是由于死刑案件數(shù)量較多,最高院復核死刑大多都是通過書面審查,這種程序任意性較大,有時也僅是一種形式。核準死刑案件,必須強化合議庭組成人員的職責,增強法官廉潔司法的能力,建立法官辦案終身負責制,完善違法責任追究機制,堅持程序公正第一②。
四、適當擴大不可減刑、不可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的適用范圍
《刑九》新增了不可減刑、不可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制度,終身監(jiān)禁更加人道,這種處罰可在未來逐漸替代死刑?,F(xiàn)階段,這種設想暫時不能實現(xiàn),第一,我國的立法中還存置較多的死刑罪名,不可能將現(xiàn)有的死刑罪名一律用終身監(jiān)禁代替。第二,終身監(jiān)禁成本較大,耗費司法資源。第三,終身監(jiān)禁是2015年新推行的制度,沒有穩(wěn)定的根基,民眾的可接受度尚不明確,實際成效有待考察,故可以適當擴大不可減刑、不可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制度。
五、結語
死刑限制在廢除死刑之前都是一個值得深入研討的課題。在目前存置死刑罪名中,首先,要進一步縮減死刑罪名;其次,要積極適用死緩制度,盡量使其所占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三或者更高;再者,嚴格執(zhí)行死刑核準制度;最后,適當擴大適用不可假釋、不可減刑的終身監(jiān)禁制度。
[注釋]
①賈宇主編.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8:206.
②賈宇.罪與刑的思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