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玲,馬春林
(北京方舟皮膚病醫(yī)院,北京 101318)
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的臨床觀察
胡巧玲,馬春林
(北京方舟皮膚病醫(yī)院,北京 101318)
目的觀察XTRAC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美國308nmxecl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患者200例。治療前判定皮膚類型,測定最小紅斑量,照射起始劑量MED值100~300 MJ/c㎡,逐漸增加照射劑量,十天照射1次,治療9次后判定療效。結果200例患者中,痊愈50例,顯效36例,好轉(zhuǎn)103例,無效11例,顯效率43%,有效率94.5%。進展期療效好于穩(wěn)定期(P<0.05),病程<1年的療效好于病程>1年者(P<0.05)。不良反應為紅斑、輕度瘙癢等,均可自行消退。結論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起效快,療效肯定,不損傷白斑周圍正常皮膚。局部不良反應少,是一種簡單、安全的治療方法。
準分子光源;308 nm;白癜風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表皮色素脫失性皮膚病,平均發(fā)病率0.1%~4%[1],發(fā)病年齡從幼兒到老年的任何年齡段都可發(fā)病,但20歲以前的約占50%[2]。白癜風的治療方法很多,光療是有效方法之一,308 nm準分子激光是一種新型紫外光,其照射強度高于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其治療光斑面積小,不損傷白斑周圍正常皮膚,成為治療白癜風的最有效的光療,取得較好療效。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月采用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患者200例,現(xiàn)將觀察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資料
200例白癜風患者均來自我門診,臨床診斷明確。臨床分型、分期按照全國色素病研究學組制定的標準[3]。200例中男94例,女106例,平均年齡32歲(10~70歲);臨床分型:局限型72例,散發(fā)型76例,肢端型34例,節(jié)段型18例;進展期116,穩(wěn)定期84。病程≤1年的120例,1~5年的44例,>5年的36例,皮損包括頭面部、軀干、四肢、手足。所有患者均無紫外線照射禁忌癥。
1.2 方法
1.2.1 XTRAC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tǒng)
XTRAC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tǒng)是采用一種XeCL(氯化氙)準分子激光研制而成的一種能產(chǎn)生308 nm波長的脈沖輸出設備,來源于美國308 nm準分子激光,光斑直徑2 cm× 2 cm,脈沖重復頻率最大值為250 Hz,脈寬30 ns,單脈沖能量2~3.8 mJ/cm2。
1.2.2 皮膚類型的判定
參照Fitzpatrick皮膚分型標準[5]
1.2.3 最小紅斑量(MED)
MED是紫外線(UV)的最小發(fā)射劑量,該劑量在治療白斑6 h后產(chǎn)生一種清晰邊緣的粉紅斑,用這種MED模式確定每個患者對紫外線能量的反應,紅斑反應所需的最小發(fā)射劑量作為患者的MED值。XTRAC準分子激光的MED值系數(shù)1-9,9個不同發(fā)射劑量(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MJ/c㎡)。
1.2.4 治療方法
確定患者MED值后,選擇一種治療劑量系數(shù),治療劑量系數(shù)可選擇1-9之間的整數(shù),起始劑量為100~300 MJ/cm2,根據(jù)患者皮膚敏感度及治療后的反應調(diào)整。照射一次后6~48 h觀察局部反應,若無紅斑、瘙癢、水皰等反應,劑量可增加50~100 MJ/cm2。若出現(xiàn)上述反應要對癥處理,則減少上次劑量50~100MJ/cm2。治療時間10天一次,9次為一療程。每次治療后進行療效判定、記錄不良反應并拍照。
1.2.5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定的《白癜風臨床分型及療效標準》(2003年修訂稿)判定療效[3]。痊愈為白斑全部消退,膚色恢復正常;顯效為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50%;好轉(zhuǎn)為白斑有復色,但面積<50%;無效為白斑無變化或擴大。顯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數(shù)+好轉(zhuǎn)率數(shù))/總率數(shù)×10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均值比較及統(tǒng)計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臨床療效
200例患者中,根據(jù)皮膚分型的不同和不同的MED值,Ⅲ型皮膚76例,MED值100~200 MJ/cm2,Ⅳ型皮膚124例,MED值100~300 MJ/cm2。患者照射起始劑量:100~300 MJ/cm2,根據(jù)皮膚敏感度劑量可增加為350~700 MJ/cm2。結果發(fā)現(xiàn)Ⅲ型皮膚和Ⅳ型皮膚患者的療效相近,MED值<300 MJ/c㎡及≥300 MJ/cm2的病例皮損(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結束后痊愈50例,顯效36例,好轉(zhuǎn)103例,無效11例。顯效率有43%,有效率94.5%。
2.2 影響療效的因素分析
2.2.1 皮膚分型與療效
兩組間有效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Ⅲ型與Ⅳ皮膚有效率(n,%)
2.2.2 照射部位與療效
有效率差異(頭面部與軀干、四肢、手足P<0.05;軀干與四肢P>0.05;軀干、四肢與手足P<0.05),見表2。
表2 不同部位的療效比較 [n(%)]
2.2.3 病期與療效
兩組之間有效率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進展期與穩(wěn)定期療效(n,%)
2.2.4 病程與療效
兩組之間有效率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病程≤1年與>1年療效(n,%)
2.3 不良反應
200例患者中34例(17%)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18例(52.9%)照射部位出現(xiàn)明顯紅斑(48 h不能消退),8例(23.5%)出現(xiàn)紅腫、瘙癢,4例(12.4%)出現(xiàn)紅腫、脫屑,2例(5.8%)出現(xiàn)水皰,2例(5.8%)出現(xiàn)過度色素沉著。這些不良反應多在照射劑量增加后48 h內(nèi)出現(xiàn),一周內(nèi)可自動或經(jīng)局部對癥處理后消失。患者未出現(xiàn)色素脫失、疤痕,有不良反應的患者在下次治療時減少照射劑量,避免不良反應發(fā)生。色素過度沉著可在停止治療后1~2個月后接近正常膚色。治療過程中無患者因為不良反應終止治療。
白癜風的治療方法很多,光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白癜風的傳統(tǒng)光療包括UVA和NB-UVB[4],兩者均有一定療效,但療程長,而且有副作用。NB-UVB與UVA相比副作用較小,但是如果要達到療效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患者依從性較差。此外NB-UVB全身照射會累及正常皮膚。308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白斑面積小,可實現(xiàn)“靶部位治療”,不損傷白斑周圍正常皮膚。與NB-UVB相比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起效更快療效更高[8]。
本研究顯示:①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取得較好療效,200例患者顯效率為43%,有效率94.5%。對于進展期的患者效果更好,起效快,療程短,面部、耳前1~2次出現(xiàn)黑色素島,有部分患者治療5-8次后達到臨床治愈。②308 nm準分子激光對全身各部位均有效,頭面部、軀干、四肢和手足部位的療效相比,頭面部、軀干、四肢有效率大于手足部。③MED值的測定臨床發(fā)現(xiàn)即使患者的皮膚類型、皮損部位相同,其治療所需的劑量也差別。308 nm準分子激光的治療存在個體差異,MED值的測定,可根據(jù)患者皮膚敏感度及治療后紅斑的反應調(diào)整。④照射一次后6~48 h觀察局部反應,若無紅斑、瘙癢、水皰等反應,劑量可增加50~100 MJ/c㎡。若出現(xiàn)上述反應要對癥處理,則減少上次劑量50~100 MJ/c㎡。⑤病程小于一年的患者對308 nm準分子激光反應好于病程大于一年者,因此白癜風患者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臨床研究表明:通過308 nm準分子激光直接照射皮損部位,可通過誘導皮損處浸潤的T淋巴細胞凋亡,促進黑色素細胞分化、移行,使黑色素脫失的皮膚很快恢復。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9]Ⅲ-Ⅳ型的膚色患者療效最好,而黃種人的皮膚都是以Ⅲ-Ⅳ為主,因此308 nm準分子激光是比較適合中國患者的治療手段。
總之,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起效快、療效好、療程短,能做到“靶部位的治療”,是治療白癜風的首選之一。
[1] BALTAS E,CSOMA Z,IGNACZ F,et al.Treatment of vitiligo with the 308-nm xenon chloride excimer laser [J].Arch Dermatol,2002,138:1619-1620.
[2] CHO S,ZHENG Z,PARK Y,et al.The 308-nm excimer laser:a promising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vitiligo[J]. Photodermatol photo,2011,27:24-29.
[3] 白癜風臨床分型及療效標準(2003年修訂稿)[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440.
[4] NjooMD,WesterhofW,BosJD,etal.Thedevelopmentofguidelinesfort hetreatmentofvitiligo[J].ArchDermatol,1999,135(2):1514-13.
[5] Fitzpatrick TB.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lity of sum-reactive skin types I through VI[J].Arch Dermatol,1988,124(6):860-887.
[6] Spencer J,Nossa,R,Ajmeri J.Treatment of vitiligo with the 308-nm exmcimer laser:a pilot study[J]J Am Acad Dermatol,2002,46(5):727-731.
[7] Hadi S,Spencer J.The use of the 308-nm excimer laser for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J].Drermatol Surg,2004,30(7):983-986.
[8] Hong SB,Park HH,LeeMH.Short-term effects of 308-nm Xenon-chloride excimer laster and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a comparative study[J].J Korean Medscii,2005,20(2):273-278.
[9] Hadi S,Tinio P,A1-Ghaithi K,et al.Treatment of vitiligo using the 308-nm excimer laser[J].Photomed Lasre Surg,2006,24(3):354-357.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758.4+1
B
ISSN.2095-8242.2017.14.25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