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軍
【中圖分類號】R6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腹主動脈瘤手術是一種血管外科的嚴重疾病,以老年人為高發(fā)人群,主動脈粥樣硬化是其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導致腹主動脈瘤發(fā)生破裂,造成患者死亡[1]。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主動脈瘤(即AAA)手術治療的患者30例,在主動脈開放后泵入去甲腎上腺素(即NE),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主動脈瘤(即AAA)手術治療的患者60例,按照就診順序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50-85歲,年齡平均(69.84 7.85)歲,ASA分級為II-III級,合并高血壓11例,合并冠心病13例,體重56-89kg,體重平均(74.14 12.51)kg。觀察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52-86歲,年齡平均(70.32 7.54)歲,ASA分級為II-III級,合并高血壓10例,合并冠心病14例,體重55.50-89.85kg,體重平均(73.37 12.08)kg。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
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包括以下幾點:(1)臨床資料完整,治療無脫出;(2)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結合臨床表現(xiàn),明確診斷為腹主動脈瘤;(3)無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無感染性疾病,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無過敏史;(4)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識字;(5)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并與予醫(yī)院簽訂知情同意書。
1.3 研究方法
兩組受試者據均在前接受相應治療措施,穩(wěn)定生命體征,將病情波動幅度控制在較小范圍內,減少對手術效果的影響?;颊弑凰腿胧中g室后,迅速開通靜脈通路。如有必要可開通雙通路;局麻后經由左側橈動脈開展有創(chuàng)動脈壓持續(xù)監(jiān)測;給予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麻醉誘導藥物,靜脈滴注:(1)咪達唑侖,劑量0.2mg/kg,國藥準字H20143222;(2)枸櫞酸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03688,劑量3-5μg/kg;(3)順式阿曲庫銨,國藥準字X20000153,劑量0.15-0.2mg/kg。維持麻醉,間斷靜脈滴注藥物:(1)芬太尼;(2)順式阿曲庫銨。麻醉起效后,經右側頸內靜脈行穿刺置管,持續(xù)觀測指標包括:(1)心率,即HR;(2)呼吸頻率,即RR;(3)平均動脈壓MAP;(4)中心靜脈壓,即CVP;(5)脈搏氧飽和度,即SpO2;(6)術中失血量,以及進出液體量。術中主動脈阻斷前需追加藥物:(1)芬太尼,追加用量0.1mg;(2)順式阿曲庫銨,追加用量5mg;(3)甘露醇,濃度25%,追加劑量250ml,靜脈滴注給藥。持續(xù)監(jiān)測血氣分析指標,適當對紅細胞進行補充,并經由靜脈途徑給予碳酸氫鈉注射液(濃度5%,用量100-200ml);均經靜脈途徑注入地塞米松,用量10mg[2]。觀察組在主動脈開發(fā)后持續(xù)按照每1min,每kg體重,0.03-0.1μg速度泵入NE;對照組則持續(xù)泵入DA,泵入速度每1min,每kg體重,3-10μg。保證兩組患者MAP維持水平為(80.00 10.00)mmHg。
1.4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指標包括不同時間段血液動力學變化及腎功能指標。其中檢測時間點分別為(1)T0,麻醉起效后主動脈被阻斷前;(2)T1,主動脈阻斷后;(3)T2,主動脈開放前;(4)T3,主動脈完全開放后;(5)T4,主動脈開放后0.5h;(6)T5術后3d。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選擇SPSS13.0軟件分析數(shù)據,經由(±s)表示計量資料,施行 檢驗,當 <0.05,提示數(shù)據差異顯著,能夠獲得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均成功結束手術。DA組HR在T2-T4升高;T3-T4時,NR組HR值明顯低于DA組( <0.05)
3.討論
AAA經由手術治療難度較大,其影響因素按照術前、術中、術后時間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術前影響因素包括高齡、嚴重意識障礙、低血壓、嚴重心肺合并癥、貧血、待診時間等,術中影響因素包括尿量不足、手術持續(xù)時間、大出血、血壓以及(高位)主動脈阻斷時間等,術后影響因素包括患者體溫等[3]。因此,如何減輕上述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規(guī)避腹主動脈瘤破裂風險,避免組織灌流受損嚴重就成了相關醫(yī)學研究領域的重點課題。本次研究選擇30例腹主動脈瘤患者在術中給予NE,血清動力學指標明顯優(yōu)于NA組,提示在腹主動脈瘤術中泵入NE,其血液動力學觀察指標相對于泵入DA患者而言具有明顯優(yōu)勢,表明對動脈血壓以及HR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及控制作用,安全用藥范圍是每1min,按照患者每kg體重泵入0.03-0.01μg。
總之,腹主動脈瘤術中使用NE,血液動力學觀察指標穩(wěn)定,保證局部血流灌注量,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李留崢,徐雷升,向春明,等.腹主動脈瘤外科治療體會[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7(8):88-91.
[2]楊耀國,陳忠,唐小斌,等.腹主動脈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及圍手術期處理[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1):23-27.
[3]戚悠飛,肖占祥,曾昭凡,等.破裂性腹主動脈的急救與圍手術期危險因素:附27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6):8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