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紅
(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 湖南 婁底 417000)
【摘要】 新課改推進以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課程,既需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學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識,也需要學生從學習中領會到科學的探究思維和實驗態(tài)度。開展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在實驗設計、實驗內(nèi)容、實驗步驟和實驗項目中都取得進步,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方法討論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4-060-01
傳統(tǒng)生物課堂教學重視理論知識,課堂重點在于對教材重點部分的講解和歸納,忽視實際操作練習,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容易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自2012年新課標教材的推廣開始,初中生物教學內(nèi)容分為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兩大版塊,生物實驗教學逐漸為教育工作者所重視,當前生物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實驗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仍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進一步研究。
1.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能更好的理解所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找到生物課程的內(nèi)在規(guī)律、處理實驗現(xiàn)象、剖析事物條理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生物課程七年級下冊中會學習到草履蟲、衣藻等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實驗教學,能夠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就更容易理解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等相關知識點。實驗教學對學生生物科目學習情況的綜合考評也是有利的。例如,在八年級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中就會檢測學生的實踐能力:①用顯微鏡觀察永久裝片(血涂片、有絲分裂裝片、葉片結構的切片等);②探究發(fā)生在口腔內(nèi)的化學性消化;③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并觀察;④觀察植物葉下表皮的氣孔。
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學生能對生物學知識有一個具象的了解,相對于單一的理論知識傳授,實驗教學能改變學生固有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親身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也能體會到動手的快樂,培養(yǎng)實驗興趣,從而產(chǎn)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技巧的策略
2.1做好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有時會受到地點、時間和資源等的限制,部分生物實驗的實踐時間較長,例如,在觀察花的結構時,教材上選擇的是桃花,如果教學時間不在春季,或教學地點沒有桃花,實驗教學勢必會受到影響。此時教師需提前準備其他當季花朵,或預先做好干花臘葉標本等留待課用,課上再結合其他花朵與桃花的干花臘葉標本對照觀察,才能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另外,部分生物實驗材料不易采集,教師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這時就可以發(fā)動學生集思廣益,共同制定采集和培養(yǎng)計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獲得更多生物知識,并在實踐中對生活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更多認知和感悟。
2.2做好實驗教學程序的設計工作
實驗教學不僅需要有趣的課堂內(nèi)容,還需要在課堂開始時就引起學生興趣,不斷制造小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共同參與。例如,在學習《生物的變異》一課時,教師可以提供辣椒、大豆、菊花等不同形態(tài)的實物,引導學生思考變異的原因和原理。也可以結合其他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將生物學知識與更多學科相結合,也能讓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在學習《調(diào)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節(jié),分析百草園中鳥類、昆蟲等的生物描寫,并讓學生講述這些生物的形態(tài)和生存習性等。
2.3做好實驗教學過程的示范工作
教師的操作過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做示范操作前,應當提前構思好示范過程中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角度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作深入研究,做到全盤掌握。在課堂操作中,教師需要熟練、規(guī)范,如有條件可提前練習,才能應對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問題。
2.4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科學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
課堂上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在徒手切片、放置蓋玻片、顯微鏡調(diào)焦等一些基礎操作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反復練習。而在較為復雜的試驗中,例如對整株植物的觀察中,需要先用肉眼觀察植株的各個部位,再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各部位的橫切面等。并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照本宣科,要親自觀察,實事求是,而并非籠統(tǒng)的照搬教材上的結論。在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找出原因,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2.5豐富實驗活動,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敢于質疑,從現(xiàn)象理解本質。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適當?shù)恼n外練習更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生物課程的課外實驗是對課堂實驗教學的補充,能把課本知識運用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印象,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后實驗,做一些操作簡單、易于上手的小練習。例如制作細胞模型、制作飲料、利用酵母菌制作饅頭等,或帶領學生制作紙飛機,通過不同形狀的飛機飛行速度和距離,分析鳥類的飛行特點。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小游戲中更能找到生物學的規(guī)律,并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生活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黃勝秀.簡論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4(27).
[2]陳會娟.應該重視生物課外實驗[J].青年文學家,2014(10).
[3]沈賓.重視生物課外實驗提升學生能力[J].學生物學,2014(03).